《诸病源候论》养生导引法连载之三
——摇肩

2014-03-23 22:24上海理工大学体育部徐海朋
健身气功 2014年3期
关键词:牵拉肩部手部

文 上海理工大学体育部 徐海朋

《诸病源候论》养生导引法连载之三
——摇肩

文 上海理工大学体育部 徐海朋

《诸病源候论·风冷候》养生方导引法记载:

“两手长舒[一],合掌向下[二],手高举与齐[三],极势[四],使闷痛[五],然始上下摇之[六],二七[七]。手下至髀[八],还[九],上下缓急[十]。轻手前后散振[十一],七[十二]。去[十三]内风冷痛[十四],日日消[十五]。(双手前拓[十六],努手合掌向下[十七]。)”

校注:

[一]两手长舒:手指分开,坐腕立掌,两手向前舒展延长。

[二]合掌向下:两掌外旋,两手相合,掌指向下。

[三]手高举与齐:“”指肩膀,指两手高度与肩膀齐高。

[四]极势:两手合掌姿势下,向前牵拉肩部,逐渐达到极限。

[五]使闷痛:两手向前牵拉肩部,使肩膀牵拉感到闷痛、酸胀,并以此作为牵拉力度的标准。

[六]然始上下摇之:“之”为代词,指代肩膀。然后开始上下摇动肩部。

[七]二七:是指重复两个七拍。

[八]手下至髀:“髀”指大腿骨,与髋部同高位置。

[九]还:返回,指在摇到髋部高度后,再返回原处。

[十]上下缓急:又作“上缓下急”,描述摇肩的速度要做到向下摇动时要急速,向上返回时要缓慢。

[十一]轻手前后散振:手部做前后轻快的振散运动。

[十二]七:是指一个七拍。

[十三]去:消除。

[十四]风冷痛:指肩部受风、寒等致病因素造成的疼痛或屈伸不利现象。

[十五]日日消:“日日”指“天天”的意思,“消”有“消除”、“消损”等含义,指出天天去消磨肩部的致病因素。

[十六]拓:拓音读“tuò”,以手用力推物状,例如:《列子·说符篇》记载:“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十七]努手合掌向下:转为两掌相合,掌指向下时,两手向前努动旋转。

描述:

“摇肩”描述了在站立姿势下,两手合掌向前努动,在将肩部充分牵引、拉开的状态下,进行上缓下急的摇动,实现对肩部有针对性的健康调理。通过对肩部的上下摇动,来温和肩部气血,调和气血平衡,对肩周炎、肩紧张、肩部风湿等各类劳损或慢性疾患有比较好的康复效果。

“长舒”的动作方法体现在舒指坐腕方面,同时注意两手向前延长伸展的意境。“合掌向下”指两手掌相合并拢,是在两手向前长舒之后进行的下一步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原文中最后一句“双手前拓,努手合掌向下。”是对“合掌向下”的进一步说明,指出合掌向下时要同时向前努动双手,外旋变掌,这种技术细节可以进一步牵拉肩部。“使闷痛”是牵拉力度的标准,每个人的力度存在差异,但就产生的动作体验应当相同,且以此为标准。从动作教学实践经验来看,肩部劳损或疾患越严重,所产生的“闷痛”感越强烈。“上下缓急”是摇动的方法,从“阴阳”角度来进行阐释的话“缓”属于阴,“急”属于阳,“急”可以激发阳气,“缓”可以濡养“阴血”,体现了《黄帝内经》记载的“把握阴阳”的重要思想。“轻手前后散振”,可以作为上下摇动之后进行的调理,两手上下摇动之后,气血会在运动的作用下向手部聚拢,通过前后振散两手,来疏散手部的气血。

“摇肩”通过两手前推,努手合掌等方法先将肩部牵引拉开,之后进行上缓下急的摇动,在此之后,再通过手部的前后振散来疏散气机。该动作对肩部的肌肉、关节、韧带、血脉、神经等均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原理阐释:

两手前拓可以畅通肩部、臂部和手部的气血运行;努手合掌可以有效的牵拉肩部韧带、关节、肌

肉,活跃

肩部气血,进而强化上肢的气血运行;通过“阴阳”为特征的运动方法,活跃肩部气血,使气血自然达到平衡状态,对肩周炎、肩紧张、肩部麻木,血行不畅等现象起到调理效果。

养生效果:

※畅通肩、臂、手的气血运行。

※调和肩部气血平衡。

※防治肩周炎、肩部肌肉紧张、麻木、血液循环不畅等现象。

导引姿势:

站立: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宽,头正颈直,下颌内收,松肩坠肘,腋下微悬开,手指展开,放松手腕,胸略回收,小腹微紧,膝蹬直,脚趾轻微扣地,松腰直背,目视远方,提起精神,全身放松。

运动步骤:

1.舒指坐腕,两手掌向前推出,与肩同高。

2.两手继续向前牵拉,逐渐达到极限。

3.保持手与肩在同一个高度上,两手向前努动外旋,由上向下,由外向内合掌,手指尽量向下,同时,两手牵拉肩部,直到肩部感觉到闷痛。

4.两手快速向下摇动到大腿根高度。

5.两手沿原路线缓慢返回。

6.步骤4、5一上一下为一次,重复14次。

7.两手分开,垂落到身体两侧。

8.手心朝后,由前向后振散两手,使得两手感到放松。重复7次。

9.两手垂落到身体两侧,返回站立。

10.结束导引运动。

注意事项:

※站立姿势要规范。

※两手五指自然分开,向前舒展到极限,与肩同样高度。

※两手合掌向下努动要明显,使肩部尽量感到酸胀、闷痛。

※向下摇动时,要以肩部为轴,摇动速度要快,但要避免身体前俯。

※向上摇动时,仍然以肩部为轴,摇动速度要慢。

※向下摇动时到达胯部高度,避免两手打到自己阴部。

※两手由前向后轻轻振散。为能体会振散双手的技术要领,可以将两手湿水,做轻轻甩干的动作练习。

猜你喜欢
牵拉肩部手部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机械牵拉对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途径的研究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热身中不同牵拉方式对高校网球运动员灵敏能力的影响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对我国男子体操专业运动员训练后牵拉放松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