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基础建设的对策

2014-03-23 03:16俞卫红
电力安全技术 2014年5期
关键词:预案演练突发事件

俞卫红

(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3)

1 供电企业应急管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电网遭受地震、山火、泥石流、冰灾、台风、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重创的几率在不断增大。电力设备和设施的损坏将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对用户的可靠供电,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近几年,各供电企业通过不断努力,初步建立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基本构建了应急预案体系,增强了应急保障能力。然而,近年来供电企业多次抗击灾害性天气的实践表明,其应急管理基础建设还相对薄弱。

2012年8月上旬,第9,10号强热带风暴“苏拉”、“达维”和第11号强台风“海葵”先后袭击江苏省大部分地区,给过境地区的电力设施和安全供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8月10日,在10 h内台风“海葵”给部分地区带来511 mm的特大暴雨,并伴有强雷电、强龙卷风,造成大范围内数百条输配电线路跳闸。受故障抢修力量限制,故障抢修难以同时开展,恢复供电时间较长。

根据江苏省各供电企业抗击强台风的应急处置情况和实际成效可知,应急管理基础建设还存在以下2方面的问题。

(1) 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完善。各供电企业虽已制订了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但部分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与环节繁多,缺乏实用性与实战性。一些企业内部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顺畅,工作内容、分工和流程有待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此外,在电网故障信息集中“涌现”时段,由于缺少“智能化”的手段,导致故障信息数据的统计工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

(2) 地区电网应急联动能力不足。在应急处置的实施过程中,对于电网的复杂故障,各专业间的协同分析、综合研判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大范围的电网应急抢修工作,时常会出现人手不足、资源不足、信息不畅和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急抢修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延误了停电区域的供电恢复。

2 加强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基础建设的对策

对于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基础不牢的问题,只有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构建应急管理平台、建立应急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基础,才能提高供电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应急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2.1 规范和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供电企业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电力行业应急工作的相关要求,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为原则,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 定期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体系框架及其内容进行梳理、规范;

(2) 及时根据机构职能和人员变化,对原有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进行滚动修订;

(3) 对于涉及政府有关部门或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要书面征求意见,确保相关预案的合法性、完整性和衔接性;

(4) 完善现场处置方案,确保方案与现场相符,满足各类现场应急处置的有效应用。逐步建立以《安全生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核心,专业和区域条块相结合,结构完整、分级负责、管理规范的应急预案体系。

2.2 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效用性

没有经过演练的预案,只是纸上谈兵。供电企业应加强应急预案体系运行状态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每个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培训、演练到位。对综合性、专业性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要有组织、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演练可采取桌面、实战等多种形式。在演练前,要认真编制演练方案;在演练中,要及时对预案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修订、完善;演练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评估总结。通过演练,不仅能锻炼企业应急队伍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也能进一步检验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实际、实用和实效”,确保每个预案的严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相关预案之间的相互衔接性,整体提高企业应急预案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水平。

2.3 构建应急管理统一指挥平台

目前,省、市、县供电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已初步建成,高清的电视会议系统,相应配置的MCU、终端、接入及维护等设备,为实现省、市、县3级音视频互通,确保应急指挥畅通,提供了设施和技术保障。但是,还应进一步在本地区范围内形成企业本部与生产基地、与直属单位、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多点互通,加强应急信息和应急资源的共享,增强应急处置期间的统一指挥和有序协作、高效运转的响应能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供电企业应急响应期间各项应急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以应急指挥中心为依托,构建应急管理的统一指挥平台,开发了企业应急指挥系统。该系统能集企业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的检索、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的基本信息库、与各专业业务平台的对接,以及处置期间的信息报送为一体,实现应急基础信息查询、视频远程指挥、应急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应急指挥中心人员可通过应急指挥系统,及时通报灾害信息的持续监测情况,对各种先兆信息进行分析、统计、辨识,提炼灾害的警示信息,为预警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通过系统发布预警正式启动后,各级部门、工区通过系统及时回复响应措施和人员、物资、车辆等的到位情况,并及时报送当日灾情及抢修情况。

2.4 加强应急工作专项调研和交流

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作为企业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蓝本,必须注重其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确保关键时候用得上。因此,供电企业应组织专项调研,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了解相关管理人员和班组人员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熟悉程度、应用情况,并征求其对预案及其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企业应急预案体系运作现状。同时,积极与其他供电企业加强应急工作的交流,开阔眼界、查找差距、取长补短、明确努力方向。

3 提升地区电网应急联动能力的措施

3.1 地区电网应急联动存在的不足

(1) 市供电公司的检修力量分流到省检修公司,导致班组人员减少,人员管辖设备增多,在应对大范围的电网应急抢修工作时,出现了人手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

(2) 县域检修公司虽划为市供电公司管理,但其主要工作仍在县域范围内开展。在应急抢修过程中,一些当地用户设备故障导致的突发事件不仅需要县域检修公司协助处理,还需要当地供电公司协助做好涉及当地政府、媒体、群众的相关事宜。

(3) 县域配网抢修队伍和市域农网抢修队伍均存在年龄老化、技术力量薄弱、资源有限等问题,日常抢修主要依靠外协施工队伍。由于配、农网设备数量多且易受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在发生大范围的停电事件时更需要加强联动。

3.2 研究建立4层应急联动机制

进一步整合、合理利用供电企业现有的应急资源,使之发挥更优的效率。根据目前地市供电企业应急联动工作的管理现状,将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拓展到县域范围的主网、配网应急抢修和市域范围的农网应急抢修,提升整个地市供电公司的整体应急能力。为此,研究建立4个层面的应急联动机制:

(1) 220 kV及以上电网间的应急联动;

(2) 县域范围内35~110 kV电网之间的应急联动;

(3) 县域范围内配网的应急联动;(4) 市域范围内农网的应急联动。

与此同时,还应制定各个层面的联动准备、预警联动、联动响应和信息报告等4个阶段的形式和流程,明确各层面联动的内容和安全责任。

3.3 确定3种应急联动的处置模式

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性质及其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研判可能需要参与处置的应急救援协调支援单位,可以确定以下3种应急联动的处置模式。

(1) 综合性突发事件联动处置,指涉及2个以上单位的严重突发事件。如:因灾害性天气或地质灾害等原因导致的大面积停电事件;因较大范围电网故障导致较大范围停电或重要用户停电的突发事件等。此时应急联动由相关联动工作组组长发起,召集联动工作组会议,协商应急处置联动事宜,部署联动工作。

(2) 单一性突发事件联动处置,指某一单位内部发生且依靠自身能力无法处置的较大突发事件。如:事件发生地域内属地单位在相关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需要其他联动成员单位提供技术力量支援,协助做好涉及当地政府、媒体、群众的相关事宜等。此时应急联动由相关联动工作组组长发起,召集联动工作组会议,并向联动单位发出协助请求。

(3) 常规性突发事件联动处置,指日常业务往来中需要协作处理的一般性突发事件。如:设备跳闸后故障原因排查、分析、处理和信息报送;电网运行方式调整、配合停电工作安排;故障抢修时不同单位之间人员队伍、技术力量、专业装备的互济;抢修过程中涉及通道清理、物资配送、舆情应对、外部关系协调、后勤安排等工作的协作。此时应急联动一般由各单位的对口专业职能部门负责联系、协商、安排。

4 预期效果

供电企业在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基础建设的同时,制订并完善应急管理相关制度(包括预案审核、联动协商、日常工作例会、定期培训演练、督察考核等制度),为今后应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促进公司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危险源管控和事故预防预警工作机制,推动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通过建立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同一地区内公司系统相关单位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快速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加强在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响应处置、恢复重建等阶段的沟通协作和相互支援,充分发挥市供电公司属地优势和联动单位技术优势,提高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生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1 种衍师,孙建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实践[J].电力安全技术,2012(9).

2 吕 振,李 光.加强应急事件管理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J].电力安全技术,2006(2).

猜你喜欢
预案演练突发事件
首次演练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未雨绸缪演练忙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应急预案的编制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