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掺烧劣质煤后的影响及调整

2014-03-23 03:16陈大辉
电力安全技术 2014年5期
关键词:发热量制粉劣质

陈大辉

(贵州西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黔北发电厂,贵州 遵义 563000)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受煤炭成本及发电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电力行业内外对煤炭的争夺日益激烈。为降低生产成本,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给锅炉掺烧一定量的劣质煤,已成为当前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燃用劣质煤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劣质煤的主要特点有:挥发分含量低、发热量低、灰分含量高、可磨系数小。

(1) 锅炉燃用劣质煤时,煤粉气流的着火距离延长、火焰温度低、火焰中心易偏斜、四面墙温度偏差大、火焰稳定性差、闪烁严重,易造成锅炉局部断火,甚至是灭火事故。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则会增加锅炉灭火次数,给运行人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2) 锅炉灭火后用油和稳燃用油增加,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3) 运行中经常堵煤、断煤,对锅炉燃烧的稳定性、经济性、安全性带来很大影响。

(4) 如果对锅炉灭火事故处理不当,会造成停机、停炉的严重后果。

(5) 由于劣质煤灰分含量高,使得火焰燃烧不剧烈,炉膛、受热面、烟道等处飞灰磨损加剧,易造成受热面及承压部件磨损及泄漏,或烟道及冷灰斗堵灰,从而造成锅炉排渣困难,可能会造成锅炉爆管。

(6) 劣质煤发热量低,不能带满负荷运行。

(7) 由于煤质差,燃烧需要更多煤粉,容易造成一次风堵管。

(8) 制粉电量增加,导致钢球消耗增加,成本增加。

(9) 经常发生给粉机来粉不好,使给粉机发卡的现象。

(10) 由于劣质煤的发热量低,使得投粉量增加、烟气中灰分增大且灰的温度升高,进而造成汽温升高,减温水用量增加,特别是再热汽系统的减温水用量大幅增加,使得机组的经济性下降,甚至造成超温事故。

2 燃烧工况的调整

燃烧的好坏直接反映在炉膛负压、氧量、火检及工业电视上,间接反映在汽压、汽温、烟温上。燃烧好时炉膛负压、氧量、汽压、汽温稳定,火检及工业电视火焰显示稳定,火焰呈亮白色或金黄色;燃烧不好时负压波动大、氧量变大、火焰变暗发红、汽温汽压下降。

根据掺配劣质煤后的入炉煤质的情况(水分8.5 %、内水1.5 %、灰分30 %~40 %、挥发分6 %~7 %、发热量18~19 MJ/kg,发热量最低为16 MJ/kg),再结合煤粉迅速完全燃烧的条件(炉内要维持足够的温度、供给适量的空气、煤粉与空气良好混合、足够的燃烧时间),合理配风,积极调整。为了保证掺烧劣质煤后锅炉燃烧稳定,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值长接到煤质分析数据,确认燃用劣质煤时,要立即通知各司炉按燃用劣质煤的情况做好准备工作,司炉要每天主动了解煤质情况。

(2) 正常运行中要严格控制风粉比例,特别是在增减负荷时要及时调整风量和粉量。适当降低氧量(氧量以炉膛转向室测量为准),维持在低限附近。一般来说,80~90 MW负荷段控制氧量在4 %左右为宜,90~125 MW负荷段控制氧量在4 %~5 %为宜。由于测量的误差,氧量值可视燃烧情况而定。

(3) 根据不同的负荷作相应的调整,合理配置一二次风速和风量。掺烧劣质煤后,入炉煤的发热量低、灰分大,在着火阶段,应尽可能降低一次风压(以不堵一次风管为准),让煤粉提前着火;调整上应保证下组燃烧器稳定着火,风量不能太大;下层二次风开完,启旋二次风开度在30 %~50 %。在燃烧阶段,风粉要充分混合,根据负荷情况调整上层二次风开度在70 %~100 %,消旋二次风尽量开完,才能保证在燃烧、燃烬区有充足的空气,使煤粉充分燃烧。

另外,单只燃烧器煤粉射流的着火热除了接受炉内高温烟气的辐射热外,还接受上游邻角剧烈燃烧火炬的直接引燃。而恰当的邻角补火,最好是四角一二次风速均等、大小恰当,二次风对一次风的引流恰到好处。因此,在调整上要保证给粉机来粉均匀(主要是控制粉仓粉位在9 m以上,因为劣质煤密度大,低粉位来粉不均的情况比优质煤严重),控制一次风速在20~25 m/s之间,二次风速在45 m/s左右。

(4) 保持合理的给粉机运行方式,合理设置各层给粉机的偏置,使各层给粉机出力呈上小下大分布,同时保持中下层给粉机处于手操状态,上层给粉机处于投自动状态。运行中为了满足负荷要求,需要减少给粉量时,应保证给粉机转速,必要时应自上而下减少给粉机转速,以达到保“底火”和集中燃烧的目的,从而保证锅炉燃烧稳定。发现给粉机来粉不好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5) 要处理好安全和经济的关系,运行中要加强对炉内着火燃烧情况的观察,发现燃烧不稳定时,应迅速投油枪助燃,结合火焰电视并现场观察油枪着火情况,确认油枪着火良好;如燃烧恶化,不应盲目投油,以防止锅炉灭火放炮,损坏设备。

(6) 正常运行中,要及时关闭各看火孔、检查孔,杜绝火嘴根部漏风;并随时防止炉底水封被破坏,影响燃烧;同时要关小周界风门,确保燃烧器壁温在上限运行。

(7) 加强对制粉系统的检查,及时处理系统断煤、积煤、积粉、漏粉和漏风等故障,减少乏气对燃烧的扰动。

① 保持粗、细粉分离器落粉管锁气器动作灵活,防止粗、细粉分离器堵塞,引起乏气带粉。

② 及时清理木块分离器,防止木块分离器堵塞,影响出力。清理完木块分离器的杂物后及时关闭相应的风门并锁紧。

③ 保持制粉系统正常出力,磨煤机出口温度为90~120 ℃,给煤量与风量匹配,严禁小煤量大风量运行。这样一方面可保持煤粉均匀,细度合格;另一方面可防止制粉系统超出力运行引起系统各段积粉堵塞带粉。

④ 制粉系统启停时,要注意其对燃烧的影响,操作要缓慢。

⑤ 控制煤粉细度在3 %~4 %之间。煤粉太粗不利于燃烧,而且飞灰大;煤粉太细,电耗高,不经济。

⑥ 随时掌握燃煤情况,注意煤质变化。加强对炉膛负压、氧量、火焰监视器的监视和其他仪表的运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正确处理。一旦发生熄火,要及时按熄火规定处理。

⑦ 定期对燃油系统进行检查和试验,发现缺陷及时处理,从而使燃油系统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⑧ 在任何操作前,都要做好事故预想和预防措施。

⑨ 认真学习《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特别是《防止锅炉熄火放炮的措施》,牢固树立保主设备的思想。

⑩ 加强监盘纪律,提高监盘质量,要根据氧量、负压、电视火焰、灭火保护火焰的变化,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以防止锅炉灭火。

锅炉燃烧要勤检查、勤调整。值班人员要经常到现场检查燃烧情况,如火焰颜色、火焰亮度等,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大修时应重新处理卫燃带,以提高炉膛温度。

4 调整后掺烧劣质煤的效果

经有效调整后,根据锅炉灭火数据统计可知,锅炉灭火次数变化不大。同时,根据相关指标的年平均值对比分析可知,飞灰下降0.36 %,制粉电耗上升0.15 %,油耗与上一年基本持平, 氧量下降0.25 %。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发热量制粉劣质
煤炭中全水分对发热量的影响分析
330MW中储式制粉系统锅炉燃烧优化
山地盛果期劣质枣树改接换优关键技术
煤炭中全水分对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影响的规律分析
昆钢2500m3高炉使用劣质焦炭生产实践
浅析单一煤种及混煤中灰分与发热量的相关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动力煤低位发热量测定中的应用
小麦制粉企业实用检测技术概述
如何鉴别海参品质
劣质眼镜对眼睛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