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

2014-03-24 02:44罗志明
教师·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质量生物

罗志明

一直以来,生物的地位都被认为是低于语数外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敷衍了事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好。针对这些现象,通过对生物教学过程细致的研究,本人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中学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落后

在我国,中学的生物教材沿用了三四十年,教学内容与学生没有密切联系起来,教学观念相对来说又有点落后,课堂上大多都是以老师的口头讲述为主,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这样一种老师讲、学生听和背的教学模式更加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

虽然很多生物老师在研究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但在旧观念的束缚下对于学生如何去学重视得还不够,很难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导致教学质量很难提高。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少学校已经将多媒体、网络技术等运用于教学。但大多时候,这些科技手段仅仅起到一种丰富教学手段的作用,它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生物教学条件简陋,对生物教育的重视不够

生物这一门学科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一直不太受重视,随着生物这一门学科在高考中所占比例的提高,也随着生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生物学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才慢慢地体现出来。长久以来的不重视还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生物教学的资金投入不够,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简陋,生物学课外活动也较少。甚至连生物老师的待遇也不如其他学科的老师,导致生物老师上课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心思专心进行学术研究。

3.教师素质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是一辈子的工作,特别是针对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但是有一些老师,平时不注意学习,不注意知识的更新,认为自己的水平教一个中学生绰绰有余,因而故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影响教学效果。

二、解决对策

1.引进电子阅览室,提供获取先进的科技知识与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场所

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我们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学校里面建立一个电子阅览室,能够为广大的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方便师生通过网络获取文献资料、科技信息,在线交流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等。网络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为学习提供一个自由的海洋。

2.提高社会各界对生物学教育的重视,改善教学条件

由于长久以来教师、学生、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对中学生的生物学教育的重视不够,严重影响到生物学教育的发展。生物其实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学科。当今困扰全球的环境污染问题、气候变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和生物息息相关。我们不能把生物看作一门小学科,生物学直接影响到国家今后的发展。应当在资源配给和经费发放上予以重视,才能改善生物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3.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

教师本身的素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提高生物教师的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生物教师的教学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后,往往会出现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和专业技能才能突破。特别是面对目前的科学技术的更新,许多教师都难以适应,其中一些老师会主动去学习,努力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但是还有一部分没有这样的认识,这一部分人就会逐渐不适应时代的变化,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学习吸收别人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进步,才不至于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被时代淘汰。

相关部门应当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地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与培养。按学科组成教学团队,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里的成员需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修规划,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关心青年教师成长。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总之,学习不是学生或老师单方面的事情,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想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就应当重视生物这一门课程,改善生物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只有通过大家的努力,才能真正达到提高生物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市三家馆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学教学质量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第12话 完美生物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