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丙:“洗肺之城”的生态观

2014-03-25 18:28蒋晨明
中国周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红树林湛江分母

蒋晨明

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就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湛江就位于这座充满南国风情的半岛上。

湛江三面环海,大自然赐予了湛江可以“洗肺”的生态环境,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生态的保护也面临着挑战。

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向“生态文明 美丽城市”采访团介绍了生态建设的情况,并就湛江钢铁这个似乎有些“背道而驰”的项目做了详细解读。他提出,“湛江钢铁不姓钢不姓铁,而是姓环保。它不是对生态环境的负担,而是对社会生态的贡献。”

关于“洗肺”

中国周刊:我们刚到湛江,接站的师傅就给我们说湛江是个可以洗肺的城市。前不久也有报道说“中国最适合洗肺城市”评选,湛江名列其中。您作为市长,认为湛江为什么适合“洗肺”?

王中丙:我们湛江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滨城市。小平同志在60年代有一个评价,叫做“北有青岛,南有湛江”,周恩来总理就赞美湛江是“东方小巴黎”,陈毅元帅把湛江誉为“东方日内瓦”。我们这里是浓郁的南国风光,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瓜果飘香。在国内很多城市身陷雾霾的时候,我们的空气质量却一直很好,长期以来它的PM2.5都是在20左右。所以说被评为最适合洗肺的城市,这是我们的骄傲,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周刊:洗肺快成了湛江的名片了。湛江还有一个城市名片,就是早些年提出的“老百姓的城市”的定位。这个定位目前是否还在沿用?

王中丙:湛江是个边陲城市,又是半岛的环境,每年都有一段台风季节,所以养成了湛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让这个城市成为湛江人最适宜居住的地方。当时提出来做“老百姓的城市”,就是想让我们边缘城市的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发达城市的服务。所以我们提出老百姓步行10-15分钟就可到达一个公园。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在政务环境方面要打造一个老百姓的政府,为老百姓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这个理念直到现在没有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老百姓所关心的水、空气、绿地,要让大家荷包鼓起来的同时,让他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能够得到提升。

中国周刊:刚才您讲到湛江是一个海滨城市,成了生态的一个优势,但湛江海岸线长达两千多公里,随着渔业、化工、城市垃圾等污染源的增多,这是否对海洋生态构成了挑战?作为大海的监护人,湛江近些年采取了哪些防治措施?

王中丙:这是个很好的提法,“大海的监护人”。如果从过去来讲或者从一个自然状况来讲,老百姓就是大海的监护人,但随着渔业生产组织化、工业发展现代化,政府理应承担起大海的监护人这个责任。让大海不仅是发展海洋经济的载体平台、资源宝库,而且是海鸥自由翱翔、百姓畅游享受的地方。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最容易发生环境污染,也最容易造成发展方面的方向性错误,就是重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所以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政府要有这种自觉性。

客观地讲,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环境生态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无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从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来说,特别是科学发展10多年来看,都有这样的问题。但我认为,这个矛盾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发展理念和科学的措施进行协调的。

比如我们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就是大力发展以钢铁、石化和造纸这三大产业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所谓现代产业体系,它就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其中一个关键就是现代环保技术。所以我们很有信心,在2015年现代化的湛江钢铁基地建成、2016年现代化的中科炼化基地建成的时候,我们湛江的老百姓依然能够在蓝天白云下呼吸。

关于钢铁

中国周刊:提到湛江钢铁,我们知道这是湛江几十年的梦。但这个项目似乎有些“背道而驰”,在十年、二十年前的时候,各地都在争着上钢铁项目,而湛江没有上。可今天,大家直指钢铁业的环境问题时,湛江反而要上马了。王市长对钢铁很有研究,据说如果不是从政,您可能会是一位钢铁专家。那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湛江今天为何还要发展钢铁?

王中丙:确实会有些人对此感到疑惑。无论是钢铁工程师还是钢铁企业,以前建设钢铁的时候满腔热情,现在则有很大的心理负担,从湛江钢铁来讲更是这样。这看起来像是一个矛盾,但只要把道理简单一讲,大家就会明白。

我们国家以前钢铁业严重落后,但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原来是短缺,现在是过剩,原来技术、管理不行,现在技术也行,管理也行。目前国家钢铁工业总的来说有两个弊端,一是全国布局不平衡,二是无序发展。特别是无序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违背了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所以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来解决这些问题。一要解决布局不平衡。我们国家的钢铁生产是北重南轻,但消费是北轻南重。再一个环境保护问题要解决,虽然说排放可能是达标的,但总排放量巨大,“分母”大。我们现在的“分母”高达10亿吨。现在国家既要减少“分母”,同时也要减少“分子”,要把它建成生产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环境也要现代化的产业,是一个环保的窗口,循环经济的窗口。第三,还要解决成本上的无序。以前节约成本的主要空间是在生产上,现在主要在流通上。

把钢厂建在物流最便捷的港口,最靠近市场的地方,就是从无序变为有序的调整。所以说,湛江建设钢铁不是湛江的事情,是全国的事情。湛江钢铁要树立生态文明的标杆、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标杆、循环经济的标杆。同时不光要在产品上让世界信服,在生态上特别是在保护海洋、保护东海岛(湛钢所在地)、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要在全世界树立一个标杆。

可以说,湛江钢铁不姓钢不姓铁,而是姓环保。它不是对生态环境的负担,而是对社会生态的贡献。同时,我们这个钢铁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一个不会说话的物品,而是记录我们国家工业化进程转型特征的综合型的项目。

中国周刊:用您刚才所讲的“分母”概念,湛江钢铁做得再好,但它仍然是“分母”,仍有排放。那排放量和整个城市环境承载量这两者的关系应该怎么来摆?endprint

王中丙:众所周知,工业发展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污染,肯定涉及排放问题,当然排放量在环境承载范围之内就不会造成大的问题,但超出承载范围就会成为负担。

一方面,我们需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环境容量问题。即便很多钢厂很“绿色”,但为什么大家反映还是这么强烈呢?就是因为太集中,好像在房子里烧东西,烧一团火有烟雾,烧十团火产生的烟雾就会很大,房间就容纳不了,这就是你说的环境容量问题。二是自然扩散能力问题。首先,扩散能力强不强,这是自然条件赋予的;其次,往哪里扩散。湛江钢铁建在岛上,自然扩散能力很强,并且是往海洋扩散,符合世界规律,不会形成集聚的废物向城市转移。三是经济和生态矛盾调和问题。美国100多年的工业化历史也是从最初的不调和,到现在的调和,证明解决发展与生态的矛盾,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而不仅是工业系统的单一行动。四是“分子分母”问题。十亿吨排放量的“分母”太大。美国的GDP是20万亿美元,现在钢铁产能不到一亿吨。我们国家的GDP大概是7万亿美元,但我们有13亿人,我们的消耗水平远远大于美国。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很快,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需要大量建筑钢材。但是,这个消耗量注定要从高峰慢慢往下降。美国150年的工业化历程才用80亿吨钢材,我们现在用四五十年的时间就把100亿钢材消化掉,肯定是不行的。

关于治理

中国周刊:除了在钢铁项目这样的大工程上采取环保措施之外,在其他工业减排和日常生态环境营造上,湛江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王中丙:在很多生态指标上,湛江都是全国领先的,比方说单位GDP的能耗,我们大大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广东省已经是全国最好的了。另一方面,湛江市在发展新型能源方面的空间巨大,我们三面环海,所以发展风能、太阳能,包括海上风能的条件很好。同时我们还建成了一座生物质发电厂,农村的秸秆、甘蔗、香蕉叶等基本上可以把它们处理掉。

中国周刊:我们注意到,湛江在从滨海城市向生态型海湾城市转向。生态型海湾城市都包含哪些要素,目前建设情况如何?

王中丙:湛江湾是一个天然的港湾,我们湛江市就是在这个湾的两岸,所以我们叫海湾城市。我们提出来不光是要打造美丽的滨海城市,还要打造生态型的海湾城市。我们提出的发展战略就是三句话: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

就生态建市来说,就是把我们的蓝天、碧水、绿地三篇文章做好。蓝天我们刚才讲了,空气质量要保持高品质,可以“洗肺”。碧水就是实施市区主要江河水渠、水库环境整治,包括生活污水在内,实现100%截污处理。绿地方面,目前我们市区的绿地覆盖率已经超过40%了,但光绿地还不行,因为很多绿色是用经济林来覆盖的,我们现在希望用生态林来取代它。因为经济林到四五年就砍掉了,又要重新开始。

中国周刊:提到生态林建设,就要讲到红树林了。我们知道湛江市红树林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湛江生态建设中最具特色的生态资源之一,目前这类资源的保护和建设情况如何?

王中丙:千年红树林、罕见红珊瑚、迷人湖光岩,这些都是湛江人引以为骄傲的宝贵自然资源。我们湛江应该是全国红树林最多的一个地级市。红树林是自然形成的,在保护家园方面,它确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形成了大片的湿地,这样使得我们整个半岛的肺都能得到很好的呼吸。

国家非常重视保护湛江红树林,成立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施专责保护管理。我们也对红树林进行科学规划,面积正以每年3.7%的速度增长。我们保护红树林,不只是扩大种植面积,关键是布局合理、保护恰当。特别是科学配置红树林树种,让红树林在自然防护、保护海堤方面起到更大作用,确保湛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

总之在生态建设上,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因为全国那么多城市,生态良好、人民喜欢的却没有多少,我希望湛江的生态环境永远都这么好,让湛江成为南中国海洋度假中心、滨海旅游中心和中国南方冬休度假基地,让全中国人共享湛江“湛蓝的海、湛蓝的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红树林湛江分母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漆盒欣赏
2021湛江海洋诗会启动
红树林为何能在海水中生长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找回“丢弃”的分母
走过红树林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多种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
红树林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