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恨生于“总统”家

2014-03-25 18:41章敬平
中国周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牙医新闻媒体陈水扁

章敬平(专栏作家)

“总统”的女儿是不是公众人物?如果不是公众人物,新闻媒体是否应当保护她的个人隐私?2009年2月3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的女儿陈幸妤,在纽约街头遭遇台湾记者围堵,她是一个牙医,不会问出新闻自由与公众人物及隐私保护这样的问题,她只会失态、愤怒、发飙……

陈幸妤是三天前自台北赶到纽约的,目的是参加美国牙医资格考试。步出考场不久,遇到一批记者,有的问她,考得好不好?起初,她谨慎地应对,说着说着,她情绪失控,对着采访她的记者大吼大叫:“我是通缉犯吗?被你们这样吵,还考得好吗!你们每天这样子跟着我,想做什么? ”

台湾的电视台如获至宝,反复播放这些具有戏剧效果的镜头,冠之以“陈水扁女儿纽约街头怒骂记者”的标题。

中央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也不肯错过这样的镜头,争相放给大陆观众看。

今天,通过视频,我们还能看到这个倒霉的33岁的女性,扎着小辫,站在纽约街头,双手插在口袋里,绝望、悲愤、哭丧着脸,旁边是一家台湾电视台的采访话筒。

通过这样的话筒,陈幸妤曾经对那些跟踪她的记者,委屈而愤怒地责问:我只是一个医生,我做错什么了?你们为什么要跟着我!要我死了才放过我么?

作为“总统”的女儿,听上去像是贵妇名媛,可她实际上就是一个普通医生,一个不会也不愿和新闻媒体打交道的牙科医生。

她为人低调,对政治没什么兴趣。24岁那年,她从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毕业,去台北的一家医院做了一名牙科医生。第二年,她和一名骨科医生手挽手结婚了。第三年,她做了妈妈。第五年,她又做了妈妈。第六年,她从台湾大学临床牙科医学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

她是否热爱牙医的工作,我无从知晓,但是,从各种资讯来看,她工作得非常勤勉,非常辛苦。

当这名辛苦的牙医,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得知,她的家人把她当做受益人,“分”了她一笔赃款,她无奈地告诉追踪她的记者,这与她无关,如果她知道她有那么多钱,就躺在家里好了,就不必那么辛苦地工作了。她希望媒体体谅她,放过她,不要打搅她。然而,新闻媒体不曾理会她,不断地追踪她,哪怕是去纽约,也要跟踪过去。

在纽约街头怒骂记者之前,她曾说过一段狠话:“你们可以把我妖魔化,可以把我人格扭曲,但是你们骗不了上帝,上帝会在天堂看着你们这些魔鬼,他会知道怎么处罚你们。”

她的怒骂和悲愤,并没有换来体谅和同情。对她爸爸陈水扁不依不饶的国民党立法委员讥讽她在演戏,更多的人则认为,她不应该责备媒体,要责备,只能责备她的爸爸。

她的爸爸,陈水扁,此时正在拘留所。爸爸曾经是“台湾之子”,带给她无上光荣。一年前,他卸任了,“最高法院检察署特别侦察组”指控他贪污“国务机要费”,在他卸任当天就传讯了他,而后将他收押。陈水扁家族,从夫人到儿子到儿媳,全部卷入其中,行动受到限制。陈幸妤是家族成员中唯一的自由人。

此番,陈幸妤赴美,有人怀疑她是联系他们家族在美国的代理人,准备“洗钱”。所以,围堵她的记者除了问她的考试情况,还问她,去纽约是不是为了密会某个为她家洗钱的人?陈幸妤恼怒地说,你们怕我和他见面,你们就去找他嘛,你们把他围住,我就不能跟他见面了,你们围我做什么呢?

我觉得,在陈幸妤正式卷入弊案之前,围堵陈幸妤的台湾媒体多少有些违背职业伦理。他的爸爸是公众人物,而她不是。“公众人物无隐私”的报道原则对她并不适用。

她不是爸爸那样的自愿性公众人物,也不像她哥哥那样,因为卷入贪腐而变成非自愿性公众人物。

站在纽约街头的她,只是一个与公众人物相关的非公众人物,一个不幸生在扁家的无意抛头露面的女孩,任何一家尊重新闻伦理的新闻媒体,都不应该侵犯她的隐私,用她绝望、悲愤的表情换取收视率赢得广告费。endprint

猜你喜欢
牙医新闻媒体陈水扁
雪中放牧新风景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最好的牙医2
最好的牙医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
米糕“牙医”
陈水扁入狱满一年
陈水扁可能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