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网络结构调整探讨

2014-03-26 08:52毕丹宏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话务数据业务网络结构

毕丹宏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 210019)

1 引言

随着GSM站间距进一步缩小,频率规划和网络选点更加困难,话音业务密度的增加以及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导致网络底噪抬升,进一步加剧了网络干扰。在资源方面,经过多年的建设,小区分裂达到极限[1]。在频率复用方面,话务热点区域频率复用度也已达到极限。解决无线网络质量的实质是把容量、覆盖用不同的层来解决,并在各层强化,使容量和覆盖这对矛盾在同一层中得到缓减,从而在技术上找到一条解决无线网络质量的有效途径。近期热点技术方案以骨干宏蜂窝覆盖上层,以街道站、小区分布等底层延伸覆盖下层,其特点是在有限资源下提高单位面积的网络承载能力,通过下层网络的建设解决密集城区深度覆盖问题,把话务转移到下城,使信号覆盖和干扰变得更容易控制,以提升网络话音质量,丰富站点资源[2]。

2 GSM网络现状分析

面对即将到来的LTE网络,用户向4G网络的迁移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即使4G网络非常成熟的发达国家,GSM在4~5年内仍是收入和盈利的基础。一些主流运营商认为GSM至少还有10年的生命周期。但是当前GSM网络存在诸多问题,能否在4G用户普及之前继续维持运营商的利润增长,需要我们对GSM网络进行结构优化和局部调整,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GSM中存在的问题。

从设备能力分析,一般基站在使用7年后将进入失效期(如图1所示)。8年以上基站比例较大将导致EDGE终端被迫使用GPRS业务,维护难度剧增,老旧设备厂家软硬件版本支持力度加速下滑,LTE长期演进能力差,硬扩容站点较多,导致反复进站,多数站点功耗预计增加30%~50%。

图1 基站寿命分析曲线

从网络容量分析,主要城市无线资源利用率远远超出集团规定指标,局部半速率比例高、全网拥塞率高、急需全网扩容。未来两年预计数据业务增长150%,话音业务增长30%。网络扁平化难以支持容量立体化。

从网络覆盖分析,高楼层迅速增多,导致高层覆盖问题显现,同时加剧底层覆盖问题。覆盖投诉占比超过一半以上,热点区域室分容量小区低于2%,网络覆盖维系依靠高站、中层站和直放站的传统覆盖模式,早已不适应城市立体化发展现状,与此相对应的1800 MHz小区占比较低。

从四网融合分析,GSM数据业务承载效益不高,TD-SCDMA网络业务负荷不足,TD-SCDMA网络容量快速增长,但不分流GSM网业务,TD-SCDMA网络设备商独立,互操作性差,TD-SCDMA分流GSM网数据业务比例较低[3]。

从频率复用分析,E频点退网,一半以上的900 MHz小区配置大于6载波,900 MHz频率复用度降低至网络质量开始下降的边缘,1800 MHz超过一半小区载波配置大于8。

随着站距的减小,业务量和无线环境复杂度的增加,必将导致频率复用距离减小,同时深度覆盖建设滞后,种种因素必将导致覆盖不足和底噪抬升(如图2所示)。

图2 底噪抬升原因分析

随着城市高密度立体化、容量立体化、底噪节节攀升、底层电平持续弱化、高层干扰趋重(如图3所示)。虽然网络KPI逐年提升,但用户感知逐年下降,KPI无法真实反映用户的感受。网络结构已经成为移动网络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图3 底噪、底层覆盖电平与业务分布高度关系图

3 网络结构调整策略

当前急需淘汰老旧设备,全面提升覆盖、语音质量和数据承载能力。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导致无线环境不断变化,传统机房式建站模式难以适应快速覆盖,需要提供多形态、小体积、大容量基站,以使用分层组网场景。居民环保意识增强将导致机房获取困难,退租后机房式基站受到严峻挑战,站址选择和安装以及伪装需求急速提升。立体建网作为近期最新的研究成果已在重点城市得到应用,立体建网主要包含直放站替换、网络现代化、GSM/TD-SCDMA融合,精确覆盖等方面的内容。

在立体建网调整网络结构过程中,需要做到精确覆盖,根据话务分布、地形地貌、建筑结构特点有针对性更改建设方案。针对大型商业地区采用RRU独立小区提供底层容量,RRU共小区提供底层覆盖;针对工业园区采用分布式基站,RRU级联共小区解决话务潮汐变化问题;针对市区大型公园等开阔地带采用高容量RRU,闲时RRU共小区提供覆盖,忙时RRU按照预定分裂方案提供容量;针对大型办公楼宇、宾馆等话务热点区域采用RRU加光纤分布或微蜂窝加内置天线的覆盖方式;针对居民区底层覆盖,采用一体化低功率小基站加内置天线的方式,既可以避免干扰小区外宏站,也可有效解决低层容量和覆盖问题。

4 立体网建设方式

立体建网的核心内容是分层规划以及解决频率复用的问题。分层规划应着力于调整网络结构,解决不利于干扰控制、质量提升的规划问题,提升用户感受。通常把各层定义为微蜂窝层、室分热点层,宏站覆盖层和宏站容量层[4],各层定位如表1所示。

表1 立体网各层定位

我们以某地区城市广场为例,写字楼建有分布系统但高层信号杂乱,干扰大,广场主要依靠高站、中站和直放站覆盖,存在大量切换区,越区干扰严重,通话质量差。对于此种类型区域,我们采用共小区解决方案,首先是搬迁高站至中层楼宇,解决最大干扰源;其次是RRU替换分布系统直放站信源;然后采用耦合室分信源信号的方法覆盖部分无室分的小高层楼宇;最后是采用新建微蜂窝方式吸收高层楼宇近点的热点话务。对于广场区域,在中层楼宇新建1800 MHz网络解决话务容量不足的问题(如图4所示)。

图4 共小区调整CBD核心区网络结构

立体建网需要考虑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频率复用。根据载干比要求和频率复用度的关系:q=D/R=SQRT(3×N)

其中D为复用距离,R为小区半径,N为复用簇小区数,q为频率复用度;

其中r为路径损耗斜率,m为同频复用小区数;

现网规模应用的4×3复用情况下,C/I最差计算约为13dB,现网实际无法达到,且根据经验该值主要适用于TCH信道;

不同业务信道复用度要求不同,以BCCH信道为例理论上可以按4×3复用,复用度为12,BBCH载频内包含本小区所有的信令信息,一旦干扰严重将造成所有用户的通信失败,因此放宽余量,按6×3复用,复用度为18;

对于TCH信道,理论上可以按4×3复用,复用度为12,可以通过采用跳频等技术压缩复用距离,做到3×3复用,复用度为9~12;

对于PDCH信道,干扰较话音提升6 dB左右,载干比要求提升,根据计算复用度要求为13.28;

数据业务的增长带来底噪抬升,干扰增加,同比例下数据比话音下行干扰高6 dB,干扰增大提升了对频率复用度的要求,数据业务占比为n%时,频率复用度要求为(13.28-12)×(4×n%+1-n%)/4,因此数据业务占比每提升10%,考虑干扰和复用度要求,承载业务密度下降约1%~3%。

考虑全网平均载干比始于频率复用度5×3,拐点出现在4×3和3×3之间,复用度过高将导致网络质量明显下降;数据业务的质量下滑始于拐点5×3,因此建议全网平均频率复用度不低于4×3,900 MHz平均站型不超过S6,1800 MHz平均站型不超过S8。当前中国移动934~954 MHz带宽,按照20 MHz带宽计算,建议设置6个室分专用频点,25个BCCH专用频点,使得20 MHz频率资源,实现S6/6/6平均站型,频率复用度为12;25 MHz频率资源的1800 MHz系统,建议设置10个室分频点,27个BCCH专用频点,在频率复用度为12的前提下,可以实现S8/8/8平均站型。

5 总结

本文探讨的GSM网络结构调整,旨在分析转型期GSM网络面临的困境,提供网络结构优化调整的建议及方式。对于即将到来的LTE网络大规模建设期,除了日常的规划、选址、设计、实施等工作,有必要借鉴GSM立体网的建设经验,从网络建设初期就做好全网的结构规划与调整,避免抢工期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问题。

[1]吴晓升.GSM网城区深度覆盖的研究[J].移动通信,2008,32(5):60-63.

[2]戈玲,邱杰,杨明帅.GSM立体结构组网策略研究[J].移动通信,2008,32(21):64-67.

[3]丁东.GSM立体网覆盖思路和解决方案[J].电信技术,2010,(8):52-54.

[4]刘静艳,张阳.基于MR数据的GSM网立体邻区优化技术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2,25(8):51-54.

猜你喜欢
话务数据业务网络结构
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交通项目评审及交通大数据业务简介
浅析电信话务控制
“互联网+”高速公路客户服务话务平台研究
基于互信息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
知识网络结构维对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远程创新搜寻的中介作用
沪港通下A+ H股票网络结构演化的实证分析
复杂网络结构比对算法研究进展
分组域数据业务的停复机优化
基于互联网数据业务的电子邮件归档管理研究
话务统计分析在网络运行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