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茶区红茶生产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14-03-26 09:47童浦高方长金王华建余淑芳江雪芳
茶叶 2014年1期
关键词:茶区淳安千岛湖

童浦高 方长金 王华建 余淑芳 江雪芳

(1.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站,淳安 311700;2.淳安县农业局,淳安 311700)

千岛湖茶区红茶生产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童浦高1方长金2王华建1余淑芳1江雪芳1

(1.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站,淳安 311700;2.淳安县农业局,淳安 311700)

本文通过对淳安千岛湖茶区红茶生产现状的分析及红茶生产工作中的实践,提出了下一步调整茶类产品结构,实施“绿+红”战略,利用鸠坑种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名优绿茶、红茶共同发展,实现千岛湖茶区茶产业的第二次飞跃。

千岛湖茶区;红茶发展;思考

杭州淳安千岛湖茶区产茶历史悠久,鸠坑茶种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淳安出产的绿茶质优味浓,香气浓馥,是浙江绿茶的中坚,驰名全球。目前,全县有茶园面积19万亩,其中有鸠坑群体种面积10万余亩。2013年生产绿茶3957.2吨,总产值57999.7万元,其中以千岛玉叶名优绿茶3239.6吨,产值56529.4万元,近年来,以鸠坑种生产的红茶有了一定的发展。

1 红茶生产基本情况

千岛湖茶区曾经在民国时期生产过内销红茶,建国后,1958年至1960年大采了红碎茶,名优红茶的创制于1986年,由淳安县茶叶技术推广总站人员,经过多次反复的试制,获得成功。鲜叶原料来始于鸠坑群体种,采摘标准高档茶为一芽一叶的初展,加工工序为:鲜叶萎凋、手工揉捻、发酵、初烘手工做形、烘干。该成品茶的品质特征为:外形细紧成条略曲,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汤色红艳,叶底金红,清香醇厚,回味鲜甜,甚似金桂。茶界泰斗庄晚芳先生在茶乡考察品尝此茶后亲笔提名“千岛金桂”。这是淳安“绿茶王国”中的一枝新秀。随着红茶生产的兴起,淳安的红茶生产量也正在逐年增多。由2010年生产量在0.75吨左右,到了2012年产红茶14.8吨,产值462.5万元,2013年生产红茶产量上升到47.5吨,销售产值1465万元。目前,有10家茶厂调整了茶类生产结构加工红茶,这将振兴淳安茶产业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亮点。

2 红茶生产工作实践

近年来,国内茶叶消费市场日趋多元化,淳安“工夫红茶”悄然兴起,利用鸠坑群体品种,兼具适制红茶的特点,研制当地红茶产品,提高茶园综合效益,对于丰富淳安茶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红茶保健功能明显,市场销量日益增加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经过发酵以后,使得茶叶的茶多酚等内含成分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茶性温和,适于各种体质的人群饮用,具有独特保健功能,常喝红茶具有解渴养胃,强壮骨骼,防治心梗,中风及皮肤病,还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有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与高血压等作用,得到越来越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青睐。因此,千岛湖茶区红茶市场销售日益增加。

2.2 鸠坑种制作的红茶,呈香高味醇品质佳

淳安主产绿茶,高山茶区原种植的均为鸠坑群体种,具有适制红绿茶品质超群的优势。如杭州一位自称“80后”老茶人王家斌先生亲笔来信称:1958年前我研究过鸠坑种,前后“三进鸠坑”。我在“幕后”支持鸠坑红茶研发。为什么?得益于鸠坑良种。去年和今年“鸠坑红”的质量,我都审评给予很高的评价:香高耐泡。如杭州的“九曲红梅,茶中瑰宝”,其选用鸠坑群体等品种,通过注重工艺,不断创新,以质求胜,使九曲红梅之名颂扬于市,传至今日。今年淳安茶叶生产单位参加中国茶叶学会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获奖结果,名优红茶获得一等奖茶企业有6家。“鸠岭御”牌(千岛工夫)红眉茶荣获2013“浙茶”杯金奖,充分体现了鸠坑群体种及无性系鸠坑良种的优势,适制红茶,前景广阔。

2.3 调整茶类产品结构,红茶生产有了亮点

千岛湖茶区部分经营者和茶叶大户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了茶类产品结构,红茶生产量由2010年的0.75吨左右,增加到了2013年的47.5吨,产值由2010年的90万元,增加到2013年1465万元。使得红茶的生产量及品质逐年上升。如里商乡五兴茶厂,通过福建茶商的直接进驻,利用鸠坑群体种原料优势,生产红茶,今年生产红茶13.5吨,青叶收购额290万元。茶厂号召茶农标准采茶,投售青叶,实行好茶青好价格,茶农反映:今年做红茶不用家中开机器了,省工又省电,专雇采茶卖青,茶园中采茶青收入比上年增加了25%-35%。再如鸠坑万岁岭茶叶专业合作社,引进相应的萎凋、发酵、干燥等先进设备,生产鸠坑工夫红茶,针对鸠坑种原料的特点,掌握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技术,使得鸠坑红茶具有外形肥硕紧结、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浓醇爽,耐泡。今年生产鸠红5.5 吨,产值260 万元,高档鸠红售价在2000元/公斤,使鸠坑源的茶园经营效益得到了提高,茶农得到了实惠。总之,淳安茶产业要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适销对路茶,减少资源浪费,延伸产业链,提升茶叶产效。

3 红茶生产发展思考

围绕千岛湖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巩固名优绿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上,积极调整茶类产品结构,实施“绿+红”战略。从目前的生产情况来看,淳安夏秋季节生产的绿茶产量、产值甚微,茶树的资源没有得到利用,据调查,夏秋季节一亩茶园生产高档红茶4公斤计算,亩产值在1600-2000元,这样测算,淳安在“十三五”期间,可望夏秋茶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这是一笔可观的茶产业效益啊!利用鸠坑种资源优势,推进名优红茶、绿茶的共同发展,实现千岛湖茶产业第二次飞跃!

3.1 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发展红茶大有作为

引进推广红茶生产,是调整淳安茶叶产品结构和充分开发利用夏秋茶资源的重大举措,涉及厂区建设、设备引进、产品包装、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等方方面面,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研发攻关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为了让茶农掌握这门技术,积极组织县乡(企业)茶叶技术人员到红茶主产区考察学习,聘请专家对茶农、企业、大户进行专业培训,对红茶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搞好技术推广服务。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国家培训项目,重点对茶农进行红茶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培训,使生产者和茶农尽快掌握红茶生产的关键技术。加大政策扶持,出台名优红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鼓励规模茶场、茶企业开发生产名优红茶,对新增红茶生产设备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对企业注册商标,产品获奖分别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扎扎实实推进红茶研发和生产推广工作。

3.2 转变观念,夏秋季节“绿茶改红茶”增效益

目前千岛湖茶区生产春茶产量占全年总产量80%以上,产值占全年总产值的90%以上,这是茶农收成的绝对来源,也是由生产绿茶类的格局所决定了的,这限制了增产增收。众所周知,春季是一年中质量最优的季节茶,它的滋味浓醇鲜爽,香气高雅而持久,而夏秋季节气温高,日照强,茶树体内碳代谢水平相对较高,氮代谢水平相对较低,从而造成夏秋茶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较低,制成的绿茶外形色泽欠佳,苦涩味重,口感较差,香气缺乏,品质远不及于春茶,所产生的茶园经营效益不佳,茶农积极性不高。为此,根据夏秋季节生产红茶的品质,比生产绿茶有利的特点,红茶的品质风格与绿茶迥然不同,绿茶以保持天然绿色为贵,而红茶则红艳为上,利用这一优势加工制作名优红茶。要从观念和技术上推动夏秋茶生产,调整茶类品种结构,使红茶更红。

3.3 加强茶园基础管理,提高夏秋红茶产量

鸠坑种,是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名扬全球,为国家赢得了声誉。目前千岛湖茶区地处海拔200-500米的鸠坑种老茶园面积有6.5万亩左右。这部分茶园自然品质特优,都不采夏秋茶。茶园管理粗放,处于半荒芜状态,亩产值不足1000元。针对这些茶园如何进行管理,增加产量,提高效益。首先要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产量高低,实施不同的方式进行改造,重塑理想树型,培养出矮、壮、阔、密的采摘蓬面,实现优质高产;其次,针对茶树改造后的茶园进行深耕,清除柴根杂草,促进茶树生长;再次,重视茶园施肥,结合茶区有传统的割草铺园习惯,就近割草、割柴蕻铺茶园,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润,增加土壤肥力;最后,要实行合理采摘,采养结合,针对更新后的茶园,树高不到40厘米只养不采,当年生长超过这以高度的可适当打头,以抑制主轴生长,促进细枝健壮,提高丛高幅度。总之,通过剪、养、采及肥培管理技术配套,培养出丰产树型,促进茶树健壮,多采夏秋红茶,提高茶园整体效益。

3.4 珍惜茶园生态环境,保障红茶产品安全

淳安生态环境优越,要根据生态高效农业的要求发展现代茶产业,努力将淳安的茶叶打造成生态茶、健康茶。利用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有力扶持,推动淳安无公害、绿色、有机茶认证工作。夏秋茶生产还需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注重病虫防治实施无公害生产技术,确保夏秋茶质量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夏秋茶的生产大有空间。在茶叶加工方面,继续实施茶厂优化改造,确保清洁化生产。加快规模茶叶加工厂建设,重点扶持茶叶加工、农业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标准生产模式”,打响淳安的生态牌茶,扩大影响力。

3.5 注重名优茶叶采摘,实施红茶精细加工

夏秋期间因气温高,生长快,持嫩性差,茶芽易老化。。建议:及时嫩采,以采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多做高档名优红茶。

红茶加工需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产品要求具有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在加工过程中应掌握过硬的技术,才能制出理想的好茶。制茶中应对萎凋、揉捻、发酵的程度、时间、温度,发酵供氧状况及干燥温度等进行合理调控,使优质原料的内在品质能在产品中充分体现出来,制成色红、香甜、味醇、形美的“鸠坑红”高档红茶。

3.6 开拓红茶外向市场,拓宽茶叶销售渠道

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千岛玉叶营销的网络平台,不断创新营销理念,引入新颖的设计创意和包装元素,建立现代化的营销网络和物流配送体系,通过直销、连锁、加盟、代理等形式,与国内知名大型连锁超市进行战略合作,建立茶文化、茶品牌展示窗口,让千岛湖红茶进入终端消费市场。同时,要大力发展各类流通、服务、中介组织,积极培育茶叶经纪人队伍,充分利用现在信息化成果和条件,建立千岛湖红茶销售网络,拓宽销售渠道。

3.7 塑造茶叶品牌形象,提升茶叶产业效益

打造千岛玉叶品牌,突出千岛湖地理环境优势,让“好山、好水、好茶”深入消费大众。围绕千岛湖茶叶品牌进行内涵的挖掘,找出独特卖点,将千岛玉叶和鸠坑种鸠坑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千岛玉叶即有鸠坑茶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有创新品牌的活力,全面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加大茶叶品牌整合力度,将千岛湖茶区的各类名茶全部整合在千岛玉叶品牌之下,确定为“千岛玉叶龙井茶”和“千岛玉叶鸠坑红”两大类,通过打造千岛湖红茶品牌,以“千岛玉叶”公用品牌创建为模板,申请“鸠红”证明商标,启动“鸠红”公用品牌形象塑造工程,促成全县千岛玉叶品牌的形成,提升千岛湖绿茶、红茶的知名度,提升茶产业效益。

1 许咏梅. 浙江淳安千岛湖茶叶批发市场发育状况调查. 茶叶,2009,35(2):91-93.

2 童浦高,徐爱凤,王华建,胡多,鲁卫军. 漫话鸠坑茶. 茶叶,2005,31(2):125-127.

3 张启煌. 实施名牌战略 发展效益农业:“千岛玉叶”名茶成功走向市场的启示. 茶叶,2000, 26(2):97-98.

4 胡多. 发展机制名茶的几点经验. 茶叶,1998,24(2):99-100.

Practice thin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Tea production in areas around Qiandao Lake

TONG Pugao1,FANG Changjin2,WANG Huajin1,YU Shufang1,JIANG Xuefang1

(1.Chunan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Tea Station,Chunan 311700;2. Chunan County Bureau of Agriculture,Chunan 311700)

The practice of black tea production in Qiandao Lake area of Chunan County was reviewed in the present paper. It was proposed that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es producing both black tea and green tea using Jikeng tea resources will be helpfu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amous green tea and black tea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econd leap of tea industry in Qiandao Lake areas.

Qiandao Lake tea area;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tea; thinking

2013-10-10

童浦高(1955年-),男,浙江淳安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TS272.5+2;F307.12

C

0577-8921(2014)01-021-03

猜你喜欢
茶区淳安千岛湖
《千岛湖-2》
北缘茶区秋季修剪对茶树越冬及次年茶芽萌发影响的探讨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杭黄铁路沿线车站探营
——千岛湖站
渔舟唱晚
生态茶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浅析
安徽茶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
联手骑友网 千岛湖以体育赛事促进旅游经济
中国茶的四大茶区
淳安:举办首届淳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