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义夫学术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2014-03-26 23:12张建伟
关键词:科学史数学史史密斯

张建伟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

三上义夫学术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张建伟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

三上义夫是国际上最著名的东亚科学史家,他架起了西方了解中国传统数学和日本传统数学的桥梁,开创了数学史的外史论研究方法。在其学术生涯中,菊池大麓、哈尔斯蒂德、史密斯、箕作元八、坪井九马三等学者或给他提供资料源泉、或给他搭建国际平台、或给他方法论的指引,对他走上国际舞台、成为著名的科学史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上义夫;学术生涯;重要人物

三上义夫先生是国际上最著名的东亚科学史家之一,也是最早开始从事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东亚学者,是国际上公认的中国数学史现代研究的重要奠基人。

目前,国内对三上义夫的研究主要包括:冯立昇的《三上义夫与中国科学史》专题报告;解延年的《三上义夫小传-纪念日本数学史家三上义夫诞辰110周年》;包羽的《三上义夫博士论文之研究》、《三上义夫及其科技史研究》以及《外史论先驱者三上义夫的科学史观:文化史视野下的科学》;刘秋华、郭金彬的《三上义夫的中算史研究及其影响》;张奠宙、王善平的《三上义夫和史密斯通信述略(1909-1932)》。国外对三上义夫的研究主要包括:平山谛的《三上义夫的欧文论文》、《林鹤一和三上义夫的圆理的论战》、《三上义夫著〈日本数学史〉》;佐佐木力的《三上义夫的生平与工作》专题报告;川原秀城在《日本学者如何研究中国科学史(上)》中谈及了三上义夫;吉山青翔的《关于日本·中国数学史上出现的固有名词的英译-三上义夫和李约瑟的比较》及《李俨和三上义夫通讯的发现和分类》的报告;柏崎昭文的《三上义夫的生涯和业绩》。

笔者认为三上义夫在东亚数学史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产生广泛国际影响跟他的学习工作经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客观因素紧密关联,而上述文章或报告尚未对三上义夫学术生涯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系统梳理,笔者力图在这方面加以总结和分析,为当今科学史研究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径路,引发对日后科学史研究工作的思考。

一、三上义夫生平简介

三上家族起源于日本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武士家族。三上义夫1875年2月16日出生在广岛县高田郡贾立村。他的父亲三上助左卫门是甲立的一个中等富有的地主。三上义夫自己有一块土地,他依靠土地的租金来生活[1]。

1890年,三上义夫毕业于广岛市高等小学校。1891年进入千叶县寻常中学二年级。1892年上京求学,入东京数学院学习数学及国民英学会学习英语。1896年,入仙台市第二高等学校理科,在学数月后因眼疾休学,后退学。他一边治疗眼疾,一边独立地根据英国的数学书和数学杂志进行研究,且日益精进。三上在1901-1902年前后通过文部省的中等教员鉴定考试,算术、代数、几何、三角法、解析几何、微积分均合格,获得中等学校数学教师许可证。1905年,开始研究和算史。1908年,成为帝国学士院和算史特约人员。1911年,经学士院同意,成为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院哲学系选修生,1914年修完毕业,同年,经考试入该大学研究生院学习,研究课题为“科学发展的哲学基础”,至1919年在籍。期间,1915年以后他到日本各地从事和算家遗迹、遗书的调查。1921年到1923年,成为日本文部省社会教育科设置的图书馆教习所日本自然科学史方面的特约教师,是该讲习所同窗会名誉会员及特别会员。1923年12月,他在帝国学士院和算史调查工作因经费情况终止。但内情是:《从文化史上看日本的数学》的发表是其中主要原因。1929年5月,被选举为国际自然科学史委员会通信会员。1933年到1944年,在东京物理学校任讲师,后任教授,负责讲授中国和日本数学史。1945年,由于战火他被疏散至故乡广岛县,所藏文书几乎全部在战火中遗失[2]。1949年12月,根据17年前的论文《关孝和的功绩与京坂地区数学家以及中国数学的关系及比较》获得了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12月31日在故乡理窗院与世长辞[3](P269)。

三上义夫先生作为国际上最著名的东亚科学史家之一,最早开始从事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东亚学者。他以英文撰写了第一部在西方出版的东亚数学专著-《中日数学发达史》(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in China and Japan,Teubner,1910,Leipzig,1913)。由于该书用英文撰写,被西方学者广泛引用,长期以来成为萨顿、李约瑟、史密斯等非常著名的科技史家与数学家研究中国数学史的基本参考文献。三上义夫是国际上公认的中国数学史现代研究的重要奠基人。

二、对三上义夫学术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一)菊池大麓:提供资料源泉

菊池大麓是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曾任帝国学士院院长。早期和算史的勃兴与菊池大麓的鼓励、参与及组织有很大关系。1908年,在菊池大麓及藤泽利喜太郎等人的组织下,东京数学物理学会举办了“关孝和逝世200周年纪念大会”,推动了关孝和及和算的研究。菊池大麓在会上以文部大臣与学士院院长的名义呼吁全社会特别是和算家积极收集和算史籍寄赠学士院或各地图书馆,由于他的这种鼓励,使学士院图书馆和算藏书达2万册,并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和算史研究高潮[4]。菊池大麓本人也进行和算研究。他和藤泽利喜太郎等人一方面开始搜集整理和算书籍,另一方面用西方文字向国外介绍和算的工作,西欧各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解和算的部分内容并对此产生兴趣,菊池大麓和藤泽利喜太郎二人为此出力甚大[5]。

三上义夫开始研究和算史的时候既没有研究经费,又没有研究资料,幸好能从和算家出身的冈本则録那里借来些和算书,但仍满足不了研究需要。三上义夫在研究日本数学的同时认识到日本数学是以中国数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所以也要尽可能地研究中国数学。当时他只有阮元的《畴人传》,最珍贵的《九章算术》没有全部看到,资料非常欠缺。后来,他在本乡的一个书店见到《算经十书》,需要四元钱,但是当时买不起,设法筹措钱款才托朋友买到[3](P259-260)。再后来,三上义夫结识了东京大学史料编纂系长三上参次,并被他介绍给了菊池大麓。三上义夫的业绩被菊池大麓所赏识,被允许自由地使用资料,条件是从1908年开始受嘱托开始学士院和算史的调查。

三上义夫在《从文化史角度看日本的数学》序言中曾提到:

“帝国学士院で多大の便宜を与えられたのは故菊池大麓先生の恩顧であった。先生はある事情から深く私の真意を諒解せられ、それからは全く慈父のようであった。先生がもっと長命であったならばと、念頭を去らない。”

的确,在三上义夫研究刚刚起步缺少资料之时是菊池大麓给他提供了资料。正因如此,1910年秋,三上义夫的两部著作《中日数学发达史》和《日本数学史》的原稿应运而生,数年后出版[3](P261-262)。三上义夫在前者的序言里提到了感谢菊池大麓。

(二)G·B·Halsted:提议外文写作

哈尔斯蒂德是一位美国数学家,同时是美国数学学会的成员和美国科学促进学会的副主席。他探索过几何的基础,把非欧几何译介到美国,基于希尔伯特公理写了一本初等几何教材,被翻译成法文、德文和日文。1905年,三上义夫受到哈尔斯蒂德“可否(以欧美文字)将和算向西方加以介绍”的鼓励从而开始了正式的日本数学史研究。

当时的日本数学,通过明治维新以及明治初年的变革,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江户时期日本特有的数学-和算,到西洋近代数学-洋算的大变革。结果,时至19世纪末叶,和算急速衰废,以致呈现出若有若无的状态。出于此种状态的忧虑,首先在和算家中间,为使和算永传后世,便产生了对日本数学史进行研究的要求[5]。当时,可以说三上义夫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接受了哈尔斯蒂德的建议。

他以英文撰写了第一部在西方出版的东亚数学专著——《中日数学发达史》。李约瑟认为该书是日本学者特别重要的著作。此书的出版使三上义夫登上了国际科学史的舞台。三上义夫之所以成为国际上最著名的东亚科学史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与他用英文撰写著作密不可分,而哈尔斯蒂德正是三上义夫正式用外文撰写著作的第一个提议人,他的国际邀请对三上义夫研究成果的推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D·E·Smith:国际学术合作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史密斯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和国际著名数学史家,曾任《美国数学会公报》副主编和美国数学会图书馆馆长,创立了服务于大学数学教学的美国数学协会,曾任会长。后又担任了美国数学会的副主席,创立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科学史学会,推动了美国的科学人文主义运动。史密斯的《数学史》、《数学原典》和《算术珍本》是数学史的经典之作,他是最早研究东方数学的美国学者,是中美数学交流的先驱[6]。

三上义夫曾想在美国出版有关和算的书。他在更早的时候给出版公司创办人卡鲁斯的信被卡鲁斯转给了史密斯。于是,史密斯1909年1月给三上义夫写信沟通此事。在他们通信过程中,史密斯表示乐于与三上义夫合作,愿意把三上义夫的手稿改写得符合美国的情况,并且加入他所掌握的材料,同时建议三上义夫的手稿应确保包括林鹤一与远藤利贞的所有材料。由于三上义夫当时获得东京帝国学士院的任命从事日本数学史的研究,可以接触到许多珍贵资料,所以三上义夫在给史密斯的回信中说他不想参考林鹤一和其他人的著作,但不反对史密斯把他自己藏书中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加进去,他计划写一本50页到70页的小册子。接着,史密斯给三上义夫回信说不赞同写小册子。

“……我认为准备只写一本100页的书不是一个好计划。林鹤一先生的书有133页,比您所计划的厚,而我要写的东西比他多。此书很容易写到200页,并使它永远成为全欧洲国家的标准文献。您也很容易成为一个权威的数学史家,只要花比写一本薄书更多一点的精力。”

“总之,您的工作应该比林鹤一的更全面,它应该包括他、您自己以及菊池大麓男爵和藤泽利喜太郎教授的所有研究成果。除非它是一部标准著作,否则我不会参与。……这部书应达到如此水准,以致今后五十年没有人会试图写一部更好的。”[7]

1909年5月20日三上义夫回信同意史密斯的创作计划,合作著书之事便谈妥[7]。《日本数学史》于1914年在美国得以出版[5]。

从史密斯给三上义夫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史密斯在出什么水准的书上是非常有立场的,尽管从之前他们的通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一部日本数学简史也是史密斯的心愿,他也十分愿意和三上义夫合作,但是当三上义夫的出书计划及内容与其不一致时,史密斯及时并且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以此为合作的前提郑重提出。后来,三上义夫正是答应了史密斯的合作条件,才最终达成了合作意向。他们的著作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用英文编写和算书的经典著作,史密斯功不可没。

(四)箕作元八、坪井九马三:新方法论启发

柏崎昭文在《三上义夫的生涯和业绩》一文中曾提到三上在东京帝国大学受到历史学家箕作元八、坪井九马三的教诲,引领他把数学史的上位历史学的方法论运用到数学史的实践中[8]。

箕作元八,日本历史学家,数学教育家菊池大麓的弟弟。毕业于东京大学动物学科。起初钻研动物学,后来转变成历史学。他研究西洋史,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蒂宾根大学等学习,在蒂宾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来在法国留学,研究政治史、法国大革命。归国后在东京帝国大学任教授,讲授近代法国史,著有《西洋史报告》、《法国大革命史》、《拿破仑时代史》等。历史界公认他对于西洋史研究的重要性有很大贡献。

三上义夫在其外史论代表作《从文化史上看日本的数学》的序言中提及了箕作元八:

箕作元八先生から西洋史の教えを受けだが、大正三年大学院の時、先生から口頭試問があり、研究方針をも尋ねられて同感の意を示され、精進するよう頼まれたのは忘れられない。元来動物学専門の先生が検鏡ができなくなって留学中に歴史に転ぜられ、動物生態の知見を人類社会にも考え及ぼされたのは、よほどの参考になっている。

即在大正三年(1914年)三上义夫进入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的时侯,箕作元八老师教授他西洋史。由于这位老师曾经研究动物学,后来因用不了显微镜不得不转为历史,所以他把研究动物生态的见解自然地运用到研究人类社会上,三上义夫觉得很具有参考价值。

小仓金之助的研究指出,三上的观点受到他的历史老师坪井九马三的影响,坪井九马三把历史分为两类,“动态的历史”和“静态的历史”。坪井把“动态的历史”看成看得到历史现象变化的历史编纂,“静态的历史”是一种关注不变的民族特色如何影响文化发展的历史。三上义夫的观点受到了这对概念“动态的历史”和“静态的历史”的影响。在他看来:科学在其历史发展中会根据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态等“动态的历史”因素的不同而改变其前进方向和速度。与此同时,它的发展还受着如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外来科学的接受方式等以国民性为基础的、不随时代变化而保持不变的“静态的历史”的强烈影响[3](P252-278)。

三上义夫于1921年完成的《从文化史角度看日本的数学》,向人们展示了科学史研究的多维角度。他从“动态的历史”和“静态的历史”两方面考查了日本数学的发展,重点放在了“静态的历史”方面-国民性与数学发展的关系。他的此项研究确立了和算研究新的方法论,他的文化史视角是数学史研究方法论上的有利补充。

三、结语

综上,在三上义夫的学术生涯中菊池大麓、哈尔斯蒂德、史密斯、箕作元八、坪井九马三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资料源泉方面,菊池大麓为三上义夫提供了学士院和算史调查的工作机会,使他能够接触到丰富的史料,奠定了他从事数学史研究的基础。在成果传播方面,哈尔斯蒂德对他走上国际科学史舞台具有很大的助推作用。另外,三上义夫与史密斯的国际学术合作,也颇具影响力。在方法论形成方面,箕作元八、坪井九马三引领他把数学史的上位历史学方法论运用到数学史的实践中,对他文化史视角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

[1]佐佐木力.The Intellectual Legacy of MIKAMI Yoshio(1875-1950)on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Mathematics[R].武汉专题报告,1998.

[2]三上义夫于1949年申请日本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时提交的“履历表”.见:包羽.三上义夫博士论文之研究[D].1998:48-49.

[3]小仓金之助.三上義夫博士とその业绩[A].中国·日本の数学[M].小仓金之助著作集(第三卷)[M].东京:劲草书房,1973.

[4]徐泽林.和算的中算基础及其与清代数学的比较[D].1998:2.

[5]川原秀城.日本学者如何研究中国科学史(上)[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3):207-209.

[6]汪晓勤.史密斯-杰出的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和人文主义者[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1):98,101-102.

[7]张奠宙,王善平.三上义夫和史密斯通信述略(1909-1932)[J].数学史研究文集第六辑.1995:130-132.

[8]柏崎昭文.三上義夫の生涯と業績-三上義夫による日本数学史の近代化-実証史学と文化史学の往還として[J].数理解析研究所讲究录,2012,1787:138-147.

[责任编辑 陈浩凯]

Indispensable Personages in the Academic Career of Yoshio Mikami

ZHANG Jian-wei
(College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Yoshio Mikami is the most well-known historian of science in East Asia.He helps the West to know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athematics and traditional Japanese mathematics,and found the method for the theory of external history in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During Mikami’s academic career,several scholar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providing him with reference materials,leading him to domain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guiding him in the formation of his methodology,and all these influence made him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world.

Y.Mikami;academic career;influential personage

N09

A

1672-934X(2014)01-0036-04

2013-1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0119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880003)

张建伟(1979-),女,天津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学史研究。

猜你喜欢
科学史数学史史密斯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奇奇·史密斯作品
“细胞呼吸”科学史的分析及教学建议
例谈科学史策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威尔·史密斯是怎么把自己玩坏的?
扎迪·史密斯的《摇摆时光》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