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方高校男生体质状况及影响因素探析
——以三明学院为例

2014-03-27 02:50郭明志高保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不及格率比率优良率

郭明志,高保华

(三明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福建省地方高校男生体质状况及影响因素探析
——以三明学院为例

郭明志,高保华

(三明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三明学院2011-2012学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男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部分男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统计出三明学院男生体质健康综合评定等级以及各单项指标评定等级中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比例,分析了男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男大学生;体质状况;探析

体质是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机能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1]个人体质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其机体的生命活动以及工作、学习等社会活动的质量.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生活质量,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的素质,因此,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受到了学校、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能及时、准确的把握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为体育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改善我校学生体质状况、提高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笔者对本校四个年级的男生进行了体质测定,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访谈.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三明学院一年级(2011级)男生2051人(其中10人免测)、二年级(2010级)男生1797人(其中15人免测)、三年级(2009级)男生1090人(其中4人免测)、四年级(2008级)男生707人(其中2人免测),总计5645人,检测率为99.5%.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来关于学生体质研究的文献资料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指标的分析与说明.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3软件对本校男生2011——2012学年体质测试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大一和大三年级)/握力(大二和大四年级)和1000米六项.

1.2.3 问卷调查法

对我校男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45份,其中有效问卷320份,有效回收率91.4%.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校男生体质健康状况综合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我校男生体质健康水平优秀率为1.42%,良好率为27.93%,及格水平的百分比为66.61%,不及格率为4.04%.可以看出我校男生体质健康状况虽然总体合格率较高,但是有2/3的男生体质健康处于及格水平,优秀率和良好率偏低.从优良率(优秀率加良好率,下同)来看,四个年级基本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即大二的好于大一,大三的差于大二,大四的好于大三,而不及格率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大一年级男生的优良率较其他三个年级偏低,而不及格率也是四个年级中最高的.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部分学生在高中时不重视体育锻炼或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造成自身的体质状况较差,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18.8%的大一男生未参加过体质健康测试,而我校每年度的体质健康测试时间为新生军训结束后就要开始,因此导致了这部分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不够了解,不能掌握一些测试项目的操作技巧,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大一年级男生体质健康测试综合评级较其他三个年级差的状况.而通过一个完整年度的大学体育课的学习、学校的其他一些体育活动及自身的体育锻炼,使大二年级男生的体质健康综合评定等级比大一年级有了明显的改善.大三年级学校不再安排统一的体育课,而每个学生1学分(26学时)的体育任选课,部分学生在大一或大二时已经修完,即使在大三选修,起到的健身效果也不太明显,学生没有了体育课,加上学习及其他方面的压力比较突出,部分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机会大大减少,致使大三年级男生体质健康测试综合评定等级较大二年级有明显差距.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四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所降低,毕业生为了能较好的通过体质健康测试不影响毕业,也会主动的加强体育锻炼,进而使其体质健康状况有所提升.

表1 我校男生体质健康状况分年级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统计表

2.2 我校男生各项体质健康指标评定等级状况

2.2.1 我校男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等级状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总体上我校男生标准体重的比率为32.88%,偏轻的比率在为39.25%,过轻的比率为14.30%,超重的比率为5.22%,肥胖的比率为8.35%.就各个年级来看,体重过轻和偏轻的综合比率都在50%以上,体重超重和肥胖的综合比率在13%左右,尤其要指出的是,从大四年级到大一年级,我校男生身高标准体重过轻(营养不良)的比率呈逐年级上升趋势,而肥胖的比率大一年级和大三年级较为突出.

表2 我校男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等级表

可以看出我校男生在身高标准体重方面偏重和偏轻两种现象并存.在问卷调查中发现37.2%的男生有吃夜宵的习惯,夜晚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慢,吃夜宵这一习惯对部分学生体重偏重的影响较大;在表2中反映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体重偏轻,在当今的物质条件和大学饮食条件下,客观的外在条件不是造成其体重偏轻(营养不良)的主因,那只能是其自身的生活习惯是主因了,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45.3%的学生有熬夜的习惯,有54.3%的学生有睡懒觉的习惯,有39.7%的学生有不吃早饭的习惯,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体重状况与自身的生活习惯有直接的关系,要有效改善我校男生的体重状况,需要从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惯方面着手.我校男生在身高标准体重评级方面还突出的表现为低年级过轻的比率高于高年级这一现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访谈,笔者归纳原因如下,一是根据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在青春发育期,一般是先是身高突增,体重的增长在青春发育期后期持续的时间较身高更长;二是在饮食方面,大学食堂的饭菜无论是在品种的多少方面,还是在饭菜的口感质量方面,一般都要好于高中的食堂,但饮食对学生体重的影响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我校大三年级男生在身高标准体重评级中偏重和肥胖的比率居四个年级之首,对大三年级男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40%的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我校大一和大二年级有体育课,学生都必须参加体育课堂的学习,以及为了能通过课程考试而必须进行的体育练习,不管出于个人的主动还是外在的被动,这都在客观上促使大部分学生从事了体育锻炼,使其体质有所改善,而大三年级就没有体育课了,部分学生有体育课时出于考试的压力等原因,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而没有了体育课,自身又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导致部分学生体重超标的原因.在对大四年级男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32.5%的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而大三年级有约40%的男生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在经过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两个学年大学体育课的学习以后,没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比例仍然很高,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因此,我校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还有待改进和完善.

2.2.2 我校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评定等级状况

肺活量体重指数是反应机体呼吸系统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一项必测项目.从表3可以看出,总体上我校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评定等级为优秀和良好的比率分别为

6.34 %和22.60%,处在及格水平的比率为61.14%,不及格率为9.92%,反映出约2/3的男生处在及格水平,约1/10的男生该项指标不及格.就各个年级来看,大一年级的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评定等级优良的比率最低,不及格率最高,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访谈了解到,部分学生在高中时只整天忙于学习,无暇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导致了其身体基础条件较差,还有就是个别学生没有掌握肺活量测试仪器的操作技巧,没能发挥出自身的实际水平.

表3 我校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评定等级表

2.2.3 我校男生立定跳远评定等级状况

通过表4可以看出,在总体上我校男生立定跳远成绩评定等级优秀率为8.42%,良好率为26.30%,及格率为62.42%,不及格率为2.86%,反应出我校男生立定跳远成绩评定等级约2/3的处在及格水平,但不及格的比率也比较低.就各个年级来看,优良率是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年级上升,而不及格的比率则呈逐年级下降趋势.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学生本身所处的年龄阶段(基本处在19—25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加,下肢力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我校将立定跳远项目作为大学体育课的教授和考试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我校男生立定跳远成绩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2.2.4 我校男生坐位体前屈及握力体重指数评定等级状况

表4 我校男生立定跳远成绩评定等级表

表5 我校男生坐位体前屈及握力体重指数评定等级表

坐位体前屈是反应机体柔韧性的测试项目,而握力体重指数是反应机体力量的测试项目,这两个测试项目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都是选测项目.从表5可以看出,大一年级和大三年级在坐位体前屈这一项目上的评定等级各个成绩分段的比率方面,存在的差距较小,说明我校不同年级男生在机体的柔韧素质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大四年级较大二年级在握力体重指数的优良率方面稍差,而不及格率方面稍高,反应出大四年级的男生在力量素质方面较大二年级有所不如.就坐位体前屈和握力体重指数这两个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选测指标来看,在良好的比率方面,采用握力体重指数明显占有优势,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差距不大,可见体质健康测试采用不同的测试指标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评定等级会有所影响.

2.2.5 我校男生1000米跑评定等级状况

表6 我校男生1000米跑评定等级表

1000 米跑成绩是反应机体耐力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大学男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中,该项具有一票否决权,即一名男生即使他的其他体质测试项目测试成绩再好,只要1000米跑这一耐力项目测试成绩不及格,该生本次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最高只能为59分(即不及格),可见该项指标的重要性.从表6可以看出,在整体上我校男生1000米跑的评定等级优秀率为14.14%,良好率为31.08%,及格率为52.41%,不及格率为2.37%.反应出我校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评定等级分布比较理想,不及格率能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从各个年级来看,我校男生的优良率是大一年级和大四年级较高,大二和大三年级的优良率较低,不及格率为大一和大三年级的偏高,大四年级的不及格率为零.1000米跑是我校大一年级学生第二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也是体育课程考试内容,但从我校各个男生的1000米跑测试的成绩来看,体育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作用不够明显,但也可以看出体育教学对耐力素质较弱的学生起到了一定的参与体育健身的督促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我校男生体质健康综合评定等级总体上合格率较高,但约2/3集中在及格区间内,优秀率仅为1.42%,在优良率方面,大二的好于大一,大三的差于大二,大四的好于大三,而不及格率基本呈从大一年级到大四年级逐年级下降趋势.就各项体质健康指标评定等级状况来看,在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等级方面,偏重和偏轻两种现象并存,从大四年级到大一年级,我校男生身高标准体重过轻(营养不良)的比率呈逐年级上升趋势,而肥胖的比率大一年级和大三年级较为突出;在肺活量体重指数评定等级面,总的优良率约为30%,不及格率约为10%,大一年级的优良比率最低,不及格率最高;在立定跳远评定等级方面,总的优良率约为1/3,不及格率比较低,优良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年级上升,而不及格的比率则呈逐年级下降趋势;坐位体前屈及握力体重指数评定等级方面,大一和大三年级在坐位体前屈评定等级方面不存在明显差距,在握力体重指数评定等级方面,大二年级的优良率高于大四年级,采用不同的测试指标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评定等级会有所影响;在1000米跑评定等级方面,总的优良率较高,不及格率较低,大一和大四年级的优良率相对较高,大一和大三年级的不及格率相对较高.

3.2 建议

一是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前,有必要对大一新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相关测试仪器的使用操作技巧进行培训,可以将其制成简单的操作简图,张贴在学校的各个宣传栏中,或下发到各个二级学院的各个班级中去,以提高大一年级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仪器的操作能力;

二是继续执行学生宿舍定点熄灯制度,同时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使学生能按时作息,学校有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指出早餐的重要性,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是大学体育教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校的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如何在当前的形势和条件下,怎样能促使学生更好的提高身心素质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关部门有必要对大三和大四年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关注和指导,多组织一些体育类的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健身.

〔1〕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锻炼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3.

〔2〕王小军.师范类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2(11).

〔3〕尹小俭,杜建强,等.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9).

〔4〕夏俊彪,程传银,等.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对比分析——以南京师大学生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

G804.49

A

1673-260X(2014)02-0074-04

三明学院“2012年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ZL1237/CS)

猜你喜欢
不及格率比率优良率
201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汉族大学生运动能力发展趋势研究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基于高校辅导员“学生教育管理”视角下的“创优学风”影响因素初探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多期Sharpe比率及在基金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文理大类培养与专业培养两种模式下大学生不及格率的比较研究
人为规定不及格率作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