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环保类专业综合实习模式探讨

2014-03-28 09:39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实训岗位高职

,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综合实习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高职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如何规范,一直是困扰实践教学的一大难题。大部分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通常采用课程实习的形式,即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安排一周或两周时间进行实践训练,这种实习模式通常是一次性的、终结性的实习。各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对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提高其综合素质非常不利。尤其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更加大了实训教学的难度,有些学校为了便于学生就业和管理,就开始了“放羊式”实习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对实习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结合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环保类专业的实习教学,尤其是综合实习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工作工程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为驱动,校企合作培养”的综合实训模式。现对其指导思想、内容设置和实施方式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兄弟院校从事高职实践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有所借鉴。

1 新综合实习的指导思想

新综合实习是高职学校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为重点而设置的实训项目。综合实习一般在第五学期开设,学生主要在校内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项目。综合实习不同于顶岗实习,也有别于单一的课程实习。综合实习项目要全面反映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避免单一课程核心能力堆砌,让学生通过综合实习,全面提高其对专业核心课程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提高其对专业知识、技术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2 新综合实习内容的设置

2.1 新综合实习内容及核心能力确定

通过对陕西、河南、山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全国13个省市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环保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及岗位对应的核心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2.2 核心能力获取途径分析

根据专业就业岗位群及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确定本专业核心能力及知识能力构成以及获取途径分析如表2所示。

表1 职业岗位群及对应核心能力分析表

表2 环保类专业核心能力分析表

2.3 新综合实习模块划分与实施

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确定专业综合实习模块为: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实习和环境污染治理综合实习两大模块。具体方案如下。

2.3.1 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实习 ①内容及要求:结合区域环境、环境分析岗位的能力要求以及具体的岗位工作过程,设置典型实训项目,使学生在分析方案制定、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实验室分析、分析数据处理、报告的编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的具体工作任务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②方式方法:校内、校外实习相结合,以具体的监测任务为驱动。③时间安排:第5学期,集中6周进行。④考核方法:过程考核与实习技术总结报告相结合。

2.3.2 环境污染治理综合实习 ①内容及要求:结合环境污染治理岗位的能力要求及具体岗位工作过程,设置岗位任务,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完成一个一个的工作任务,最终完成整个实习,提交实习成果。②方式方法: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以实习单位工程项目为依据。③时间安排:第5学期,集中10周进行。④考核方法:过程考核与实习技术总结报告相结合。

2.3.3 新综合实习考核方式 新综合实习考核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校内实习的部分可以采取现场的方式进行,如环境监测实习,可以通过对学生具体操作技能的规范性和熟练性进行评价考核;对校外实习部分,以学生所在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对该学生在单位实习期间的评价为主,同时可以通过学生编写的项目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以及实习技术总结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

3 新综合实习条件建设

3.1 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

实训基地应满足学生基本职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的要求, 既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 又要满足服务社会的需要[1]。

3.1.1 根据需要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实习需要建立环境监测实训中心,环境污染治理生产实习需要建立环境工程训练中心。

3.1.2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网络 结合校企合作的平台,建立包括建有污染防治设施的企业,如果汁加工,机械设备制造和污水处理等行业企业;从事污染治理工程设计和运营单位;环保工程设计、环保设备制造和环保咨询运营等企事业单位的实习网络。

3.2 配置实习指导教学团队

为了能够及时与学生交流,解决学生的难题,配置校内和校外两支教学实习指导团队。校内教学指导团队主要以在企事业单位锻炼过的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组成。校外教学团队主要以实习基地的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并且已被学校评为兼职教师的企事业单位人员组成。

4 新综合实习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

4.1 调动教师、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新综合实习模式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通过一次次认真的实践,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由“理论”到“实践”到“能力”的认识过程,从而加深了理论理解和技能掌握。由于以实习岗位的工作任务为驱动,每一项任务都是“来真格的”,改变了校内模拟实习中,学生总以训练为借口而出现不认真的局面。同时,这种模式也要求教师精心准备,广泛搜集素材,及时更新知识。总之,这种考试模式不仅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使教师、学生双双认真地投入到了教学的整个过程,改善了教学效果。

4.2 促进课程建设

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综合实习过程中反馈的技术建议,及时地对专业所设置的课程调整,或者对某一门具体课程的内容做出调整,以使设置的课程或者课程内容能更好的与实际工作过程相适应,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与企事业单位要求的技能相吻合。

4.3 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指导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过程中,要随时解答学生在生产一线碰到的疑难问题,有时可能需要与学生、校外指导教师共同在现场解决问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也就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4.4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综合实习相对于单个专业课程的实习,具有集成性、综合性。通过综合实习,可以增强学生对某一工作整个过程的训练,从而锻炼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目前很多企业所需要的技能。

5 结 语

新综合实习有效地避免了旧综合实习由单一课程实习堆积而成的诟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为驱动,校企合作培养”的实习模式开展,使实习效果得到极大提高。但作为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模式,仍是当前高职环保类专业教学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赵秋利.高职高专《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65-67.

[2] 胡春宝.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7):77-78.

[3] 朱海波,等.构建“立体化”校外实训基地的探索[J]. 职业教育研究, 2012,(11):161.

[4] 崔力拓,李志伟. 高职环保类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开发[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6).

猜你喜欢
实训岗位高职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