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转型期如何增强专业自觉性

2014-03-28 10:54常海
传媒 2014年8期
关键词:转型期书店受众

媒体不只局限于新闻事实的传播,更是作为政治宣传的一种手段,许多客观的外界环境也要求传媒业自身进行与时俱进的提高,变得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呈现出媒体的传播价值和精神魅力。大众作为接受媒体传播的对象,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也需要媒体更加专业化内容的滋养。以此作为策略思想,笔者针对媒体转型期的专业自觉性提出几种可以探讨的建议。

媒体间的跨行业支持。我们通常接触的媒体,包括图书、报纸、杂志在内的印刷媒体和包括唱片、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电子游戏在内的电子媒体。其中,互联网行业及与其他行业有所关联而衍生出的一系列产品,如电子书籍、电子杂志、博客、微博及其他网络社交工具是所谓的“新兴媒体”这个词的外延所涉及的。众多媒体行业在共同的价值观、经济利益、商业包装模式的统一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整合和沟通,这也是未来各种不同的媒体行业合作发展的趋势。

比如图书、杂志行业,一条由出版商、批发商到零售商的生产分配流水线,在与各大图书网站合作后被重组,网络提供给了读者非常大的方便以进行图书的自由选择,读者可以在亚马逊或其他网络书店进行分享、评价、交流、选购图书。这一现象在得到更加普及化的今天,也许会有人担心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但我们欣喜地发现,许多实体书店并没有受到互联网的冲击,相反,他们吸取各个年龄层面读者的意见,组织策划了文化沙龙、小型展览、学术交流会等新鲜的创意活动,通过互联网渠道广而告之。不久前,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正式变身为7天×24小时的书店,北京第一家24小时书店由此诞生了。由此可见,在频繁使用电子化书籍的今天,实体书店依然存在并发挥其价值,这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局面。

行业专业性的“三度”。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此消彼长中,我们总是在浪费着大量的精力,谈论着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我们可以跳出二者的对立来向内看,从行业内部找原因。我相信,只要每个媒体行业都做到自身专业性的提高,所有的行业是可以在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共存并且找到良性循环的制衡点。

第一是对受众问题的重视度。在全球媒体业急速转型时期,我国媒体对受众重视得依然不够。譬如,有些国家对电影的分级制度,一旦对象的年龄、职业、价值观确认,针对一个固定群体的创作要比混乱的受众调查明智得多。当然众口难调,一部作品在传播时不可能得到满分,例如春晚的话题,说了几十年,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相反,受众群体明确、精巧、坚持自己独特风格的栏目就会受到较好的评价。凤凰卫视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到今年4月1日已经播出4000集了,栏目针对的受众群体非常鲜明,其内涵性与包容度是它能够找到依托的左膀右臂。

第二是对内容的专业程度。传媒的专业度,内容问题是首要的,是所有环节的重中之重。当然,作为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是第一要素,也是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但作为以讲故事为主的影视传媒而言,人性的坚韧、美好,生活的希望及广阔度是他们的支撑点。好莱坞就是抓住这个理念,在电影里自由而大胆地表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加上他们讲故事的功底:精彩的故事线索、完整的叙述方式、紧凑多样的结构、出色的剪辑和电影配乐,这些赢得了全世界观众的好评。即使这是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我们也不能否认一部电影的全部文化符号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有效地传播开来。在如何提升文化自信,打造出专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品牌问题上,全体媒体人应该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唯有专业、理性、坚持的态度,处于媒体转型期和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传媒人才能寻求自己的立足之地。

第三是对行业的控制力度。行业的控制力度是知识和信息最终传播出来的关键,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行业内人员自身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和审美能力,面对庞杂无序的原始素材,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敏感度发现有价值的内容,要在博观的基础上借鉴所有优秀的制作案例,从而具有一定的审美欣赏水平,做到眼到;能够运用真正的人文关怀,开拓审美的境界,做到心到;在制作过程中,能够把握制作的专业要求,严谨地运用创作技巧,做到手到。另一方面,除了自身能力和专业度提高以外,还需要有其他行业顾问的支持,因为传媒行业所覆盖的范围太广,涉及的内容太多,如不向其他行业的精英团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可能会固步自封。

媒介素养是双方面或多方面的,它不仅指向从事媒体行业的专业人员,还包括我们每一个媒体的受众者。对每个人来说,要充分利用个人求知能力,能从自己关心的内容和话题出发,运用好传媒这个“工具”去重塑知识的价值和力量,因为,知道从何处寻找信息比知道信息本身,在未来更为有价值。

媒介素养的多方面提高。媒介素养是双方面或多方面的,它不仅指从事媒体行业的专业人员,还包括我们每一个媒体的受众者。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如此复杂多变的世界,知识在不断地变化、重构和迁移,对每个人来说,要充分利用个人求知能力,从自己关心的内容和话题出发,运用好传媒这个“工具”去重塑知识的价值和力量。因为,知道从何处寻找信息比知道信息本身,在未来更为有价值。

当下,对于传统媒体转型的话题,有非常多的学者及理论家通常会认为传统媒体在逐渐衰落,最终会被新兴媒体所取代,这种结论未免武断而且不符合事实的发展。的确,面对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作为依旧在媒体中获取知识、依旧希望为媒体的健康发展做些许贡献、依旧矢志不渝地坚信传媒行业有美好明天的想法会遭遇一定的不解和磨难。也正是因其处在大转型期,作为守护媒体良性发展的一份子,我们有理由相信,时代不会唱衰传统行业,他们会与新兴的媒体行业碰撞出独特的火花,撞击出既有交融,又各自恪守专业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我们媒体人应努力构建一个更加有序、包容、智慧并存的媒体时代。

猜你喜欢
转型期书店受众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最美书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