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关联方博弈

2014-03-28 14:44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何寿伦
财会通讯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大化分管个人利益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 何寿伦

一、审计博弈涵义

博弈,现今比喻为谋取利益而争斗。博弈演绎至审计有三种结果:双方共赢的正和博弈、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一死一活的零和博弈。正和博弈指双方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一方利益增加,另一方利益不受损害,审计报告质量有保证,审计人员没有审计风险。负活博弈指双方利益都有损害,审计人员因审计而承担行政和法律责任,被审计对象违规违纪违法而受到查处。零和博弈指双方一方赢一方输,要么审计人清政廉政无审计风险,被审计对象违规违纪违法受到查处;要么审计人因审计而承担行政和法律责任,被审计对象合法合规无责任。

审计心理是指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在审计过程中各自的心理活动以及所付诸的行为表现,包括感觉、记忆、思维、想象、动机、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弗洛伊德关于人的心理学分析,个人利益始终支配地位,个人经济财富趋大化以及个人风险趋小化为支配“起点”。在一般水平的问题上,人们利他,随着问题变得具体,利他开始削弱,人们开始关注个人利益。此理论演绎至审计活动中,当个人利益在审计中出现时,人们会选择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在审计中涉及不多时,人们较大可能按照利益大小作出选择,而更可能被他们的价值取向或象征性倾向所影响;当直接个人利益在审计中缺失时,人们会选择其他理性备选利益如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等使自己间接受益。审计博弈自始至终贯穿整个审计活动全过程,个人利益趋大化和个人风险趋小化是博弈的起点与目标,博弈考量着人的智商、情商,双方希望正和博弈,排斥负和、零和博弈。

二、离任者心理博弈

本文离任者指有资格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的处级干部。他们坐得稳干得长,只要不“飞蛾扑火”式的与权力层闹心对唱,上后难下甚至不下,常规为平调轮岗,保留待遇式降职,屡见不鲜。他们是被审单位一把手,多为研究员或教授职称,行政、教学、科研一肩挑,签字“一支笔”,是分配政策制定者与受益者,属于校内高收入人群,位高权重。出于对权力、地位、收入的眷顾,他们会珍惜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处处小心,生怕触雷。只要没有原则性问题,谁也不会被洗牌下课。常常誓言“常在河边走,永远不湿鞋”,但总是出现“行为没有语言高尚”的时候,存在“湿”的可能,“湿”鞋、“湿”裤、“湿”身与否,证明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审计鉴证。面对无法回避的经济责任审计,他们的心理博弈更加颤烈,乃至具有颠覆性,有问题希望淡化,无问题希望美化。即使“两袖清风”无经济问题,也愿高调配合审计组,以期审计报告好上加好锦上添花。更何况在中央密集发声反腐,地方反腐提速,反对“四风”、查处违反“八项规定”、治理“舌尖车轮会所”腐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活动的关键时刻,谁能不怕“认真”?出于法与情的考量,他们希望得到无经济责任且无比正能量的审计报告,借此亮化档案并稳固仕途。但审计不是慈善事业,不以悬壶济世和表扬为目的,工作原则性较强,会用审计证据起底所发现的问题。为此,心理博弈开始。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离任者的个人利益与审计紧密相关,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个人经济财富趋大化个以及个人风险趋小化是他们的全部。当他们的个人利益因审计而被反向调整时,他们会将心理博弈付诸行为博弈,以获得个人利益趋大化个和个人风险趋小化,不断追求正和博弈。如果审计对他们有利,则高调支持与配合,态度热情,言语暖心,行为迅速。在资料提供、审计回复、审计整改上异常积极,从不赊账与折扣,既亲力亲为,又安排督办。如果审计对他们关系不大或者没有关系,则坐看云起,听之任之,态度冷漠,言语乏味,行为缓慢,在资料提供、审计回复上再三滞后,严重影响审计进程。如果审计对他们不利,就电话甚至书面反对,甚至口头威胁,狂找历史原因,高谈现实困境,倾诉劳苦功高,以期博取审计组的理解与包容;如果反对无明显效果,就直接抗审,采取消极甚、极端态度,甚至近乎抓狂的搬出“高层授意”这把尚方宝剑,泰山压顶式的恐吓、要挟审计组。

三、接任者心理博弈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离任者卸任,接任者履新,接任者代表被审计单位。根据心理学理论分析,接任者也不免俗,个人经济财富趋大化以及个人风险趋小化,同样是他们的心理博弈“起点”。与离任者不同的是,他们的个人利益在审计事件中涉及不多,他们较大可能的被他们的价值取向或象征性倾向所影响。面对无法回避的经济责任审计,接任者不像离任者那样闹心,往往能够平静的面对。根据审计观察与分析,大致有两类审计心理博弈。

第一类认为审计与己无关。无论离任者有无经济责任,均与自己不搭边,个人利益不直接,或者涉及不多可以忽略。即使离任者属于“有想法、有办法、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成绩骄人,受分配政策限制,接任者很难分得一杯羹,因为“无功难受禄”。如果离任者在资产、财务管理上出现重大经济问题,“出头的鸽子先落难”,定有纪委监察部门来过问党纪政纪,自有资产、财务等业务部门来纠偏,不需要接任者抛头露面当恶人。

第二类认为审计与己有关。今朝审离任,明日必审接任,表面审前任,实质审现任。审计与接任者关系紧密,不论前任有无经济责任,均给予高度关心,正如“关心他人就是关心自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正好借助审计力量,将资产、债务等审计清楚,界定相关责任。只有这样,个人利益最大化在审计中才能得到保障。离任者轮岗时,大都只移交办公室行政用资产,诸如办公用台式电脑、空调、桌椅等,其实,需要移交的资产还很多,如实验与科研设备、数量惊人的耗材等。更为重要的是,没有移交那些价值不菲的“两用”资产如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离任者没有主动移交,接任者不会主动清查。这些本该属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常规业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成为接任者高度关注的焦点。接任者额外高度关注账外资产、“两用”资产、账外债务,希望有详细的移交清单,移交人、接收人、监交人签字手续完整。一清二楚的资产与债务,就是接任者个人利益趋大化和个人风险趋小化的“起点”。

四、校方分管高层心理博弈

套用心理学理论分析,校方分管高层深知“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效应,更需要考量因审计给自己带来的个人利益、个人风险,并谋求利益趋大化、风险趋小化。他们处于博弈的最高层次,游走在经济利益的边缘,“热”上审计带来的个人非经济利益,如因审计而产生的校园稳定的强与弱、群体事件的有与无、个人权威的大与小、仕途影响的好与坏等。有的分管高层潜意识认为,内审部门成立于内部,领导点头开展业务,没有行政与司法权力,既不参与经济决策,也不负责日常经济业务,只是校内摆设。诚然,有的高校还没有独立的审计机构,多与纪委监察合署办公,审计业务近乎为零。日常经济业务有财务处、资产处、基建处等诸多经济职能部门,查处问题有纪委监察处,内审机构可有可无。毕竟内审机构是依法设立,依法审计是法定职责,如今“跑不过电话,打不过法律”,如果出现重大经济案件,作为校方分管高层必定承担法律责任。他们从骨子里希望部下清正廉洁,成为审计不倒翁,所分管的人、财、物不出现任何经济问题;更希望通过审计部下为自己长脸,部下廉洁与否,直接关系到自己前途的加分与折扣。如果部下为审计不倒翁型,没有给分管高层的仕途设障添堵,反而添砖加瓦,分管高层个人利益趋大化。如果部下缝审必倒,出现刑事案件,即使分管高层清正廉洁,也难免要承担领导责任,仕途大打折扣。经济责任审计表面审的是一个处级干部,实际上审的是分管高层所分管的部门和一群处长,可能牵扯到学校高层、中层、基层一连串人员,可能损害到小团体利益,每次审计都牵动校方分管高层的神经。审计越多,考量越频繁。出于个人非经济利益最大化考量,出于局势可控,面对经济责任审计,有的分管高层甚至要求事先征求分管高层意见后,再出具报告意见稿。在意见交流环节,及时主动过问,积极协调,适时发声,处心“扒堆”,过滤权利网,拓展权力寻租,高调为部下造势,唯恐学校因审而乱,要求审计工作服从学校大局。如果问题能在权力网中消融、管控,分管高层往往当面喝斥部下,在给足审计面子的同时,背后“压力山大”地给审计组施加压力。既然分管高层动脑、动心、动口,审计组也就睁眼装瞎,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再抗旨,避重就轻出具审计报告。如果问题游离权利网,脱离掌控,触犯党纪国法,分管高层则会上纲上线不留余地的批评部下,高调表扬审计工作。“原则上同意”、“按规定与程序办理”、“烦请某某最后审批”之类不负责任的签字,已将领导风险趋小化,个人利益趋大化淋漓精致的彰显。

五、校方公众心理博弈

如今高校腐败频发,在“拍苍蝇打老虎”的时代,社会公众更加关注高校内部反腐,期望风暴更加猛烈,期望重获审计反腐的信心,期待审计挖出高校的苍蝇与老虎。事实上,这种心理期待与现实反差巨大,公众只是奇迹期盼,但依然在作无望的坚持。事实证明,实践中还没有审计发现线索并移交的腐败案件。根据心理学理论分析,高校公众的个人利益在审计中不是很直接或者涉及不多,较大可能按照利益大小作出选择,而更可能被他们的价值取向或象征性倾向所影响。与审计没有关系的公众,他们心理活动比较单纯,属于“坐山观虎”型,认为现在干部都有廉洁病,只分轻重而已,但审计走不出“闭眼审不错、睁眼审不出”的怪圈。即使不小心审出了问题,基于各种利益考量与博弈,最终大化小、小化无。为此,这类公众先希望后失望,对审计漠不关心,任由审计活动自生自灭。与审计没有直接利益但有间接利益的公众,他们知道“树倒狐猴散”的悲哀,为保住间接利益而狂奔呐喊,到处“围观”,用所谓“民意”、“法不责众”给审计组施加压力。为此,这类公众既期望审计发挥正能量,又不希望个人利益因审而损。今后需要接受审计的公众,他们无时无刻关心审计,虽置身事外却在谋求个人利益并使其最大化。对审出的“共性”问题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利用“话语权”,在不同场合特别是在领导身边、在审计组身边不断灌输自己的见解、观点,力争使自己今后遇到的问题事先在他人身上解决。对于今后审计可能遇到的“个性”问题,主动与审计部门交流,提前探路,以期求得正解。这类公众在审计中虽无直接个人经济利益,但由衷希望被审对象“平安渡审”,由此直接获得今后个人利益参照物与标杆。

六、内审人员心理博弈

根据心理学理论分析,行使审计权的内审人员也要考量自己的个人利益趋大和个人风险趋小的问题,这点毫无疑问。不论是间接参与审计活动的审计部门负责人,还是直接参与审计活动的审计组长和成员,谁都想借助无比正能量的审计活动而上位,如职称、职务、荣誉等。现实中要实现此愿望,难上加难,随之产生的博弈更是万象。

审计部门负责人是学校纪委委员,审计委员会成员,职称高,位置高,人脉厚,政策掌握准,说话算数,应属校内重量级人物。希望审计结论板上钉钉,更希望审计结论被校方和被审对象完全接纳、整改。这种希望本身就是一种愿望。如遇对方强烈反对审计结论,分管高层“选边站队”,不支持审计一方,如何说服他们接纳审计结论,是一门学问,高端、大气、上档次。这种博弈,注定无正能量;这种“痛”,无药可治。一是审计处与被审部门存在从属、依附关系,潜意识里很难把握利益冲突之间的协调性。二是审计结论属于“钉子已回头”,虽由审计组集体做出,毕竟还是由自己亲自把关、审阅并盖章。无证据支撑不敢变动结论,不变动审计结论,对方又强烈反对,又有引起不稳定的可能。变动结论已不用质疑,怎样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同样是一门学问,只不过低端而已。既然已经无法面对审计组,再就不能违抗高层的意志。审计工作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学校不能因审而乱,“维稳”审计义不容辞。毕竟职称、职务、津贴、荣誉等全由校方高层管控,哪敢借审计之名暗抗高层。此时,审计法、会计法,法法不灵;人生观、价值观,观观失色。在反复掂量个人利益和个人风险,权衡利弊后作出妥协,审计结论避重就轻,缝大说小。如遇审计组抗审,便寻租权力“曲线救国”,亲自操刀越级修改迎合校方高层口味的审计报告。

除上述博弈外,更大博弈群体当属一线内审人员,在光怪陆离的高校,面对为他人作嫁衣的责任内审,既甜又酸,酸大于甜。内审业务量不大,只要不幻想“惊天动地”,当和尚撞钟,内审日子过得去,可谓“甜”矣。除去“甜”,“酸”就成为内审人员的“痛”。毕竟内审也是审,直接涉及个人清白,非常严肃,但在审计实践中“酸”味十足。一是“酸”在无权威。内审机构地位低,无司法权,少数人不知内审,多数人不惧内审。本应审计参与的事项,没有参与,争也无用。争,反有嫌疑,不如落个不争的清静。审计有被边缘化的感觉,正如“大财务,小审计”,校方全方位提及财务,鲜有提及审计。二是“酸”在“低审高”。大部分内审人员职务低、职称低、地位低,对方职务高、职称高、地位高,“低审高”本身就尴尬,双方很难见面,更别说积极配合,内审艰难进行。三是“酸”在“锅里无米空添柴”。全校都知道没有必要审计的干部,按照组织要求必须启动审计程序,正如“锅里无米空添柴,囊中无箭徒拉弓”,耗时、闹心。四是“酸”在问题被博弈淡化。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经过审计负责人、被审计人员、被审计对象、分管高层之间的过滤与权力博弈,审计报告最终取悦高层和迎合管理需要而妥协。

其实,一线内审人员面对审计实践,出于潜意识本能,个个激情满怀,他们希望借助无比正能量的审计实践,达到“有功无过”,并希望借此上位,改变职称低、职务低,待遇低、影响力低的窘境。但希望总被现实绑架,面对“酸”味,他们只能选择盲从,不再奢望“有功无过”,转而祈祷“无功无过”。他们知道,自己还没有较真的资本,必须从现实出发考虑自己个人利益和个人风险。如果较真,将有无尽的现实悲催,个人利益定会因审计不断趋小、个人风险不断趋大。职称的报与不报,职务的上与不上,考核的过关与否,鞋码的大与小,继教的跟进与靠边,思想表现的好与坏等,全靠组织关怀。审计人员也有自己对不住自己的时候,即使发现“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也只能望笼心叹,处处谨言慎行,深怕“吃不了兜着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后,不再考虑新的问题,怕问题扩大化;审计报告先送个人,无异议后再送单位和学校高层,留出缓冲空间;责任报告只送单位一把手和被审个人手上,防止外传;不再强烈要求审计报告的公开,保管越紧越好;不再要求审计结果的合理运用,领导决策永远正确。

总之,面对无法回避的经济责任审计,多方利益相关人员都在积极展开心理博弈,目的是达到个人利益趋大化和个人风险趋小化。形式或明或暗,动作有大有小。博弈,毕竟是基于个人利益趋大化和个人风险趋小化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如果被审计对象存在原则性问题,博弈也枉然。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反腐,任重道远。

[1]蔡春、田秋蓉、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审计研究》2011年第2 期。

猜你喜欢
大化分管个人利益
航空发动机燃油分管断裂故障分析
及时传达 迅速行动 抓实抓细抓落地 胡志勇副厅长召开分管处室负责人视频会议
宜居大化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简介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简介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
谁该分管“安全生产”?
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乡村社区治理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漫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