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型黄瓜新品种碧翠18 的选育

2014-03-29 11:57
中国蔬菜 2014年12期
关键词:横径瑞格霜霉病

(浙江勿忘农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20)

水果型黄瓜新品种碧翠18 的选育

邵伟强 蒋国军 郑 烨 朱碧云 王建科 张德威*

(浙江勿忘农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20)

碧翠18是以0714-2-4-6-3为母本,以0701-2-2-22-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果实整齐;耐低温弱光,持续结瓜及丰产优势明显。单株可采瓜50条以上,瓜条较短、光皮、无刺、绿色,结果集中,商品瓜长13.5~15.5 cm,横径2.5 cm左右,单果质量75~85 g,品质鲜嫩松脆,有清香味,口感微甜,抗白粉病和枯萎病,中抗霜霉病。每667 m2产量可达5 500 kg以上。适宜华南、华东及华中部分地区设施栽培。

水果型黄瓜;碧翠18;一代杂种

1 选育过程

碧翠18的母本是2007年春季从荷兰引进的杂交一代品种通过试种观察、连续7代自交筛选,获得生长势强,口感微甜、较脆,抗霜霉病、白粉病能力强的自交系0714-2-4-6-3。瓜长15~17 cm,横径2.5~3.0 cm,单果质量90 g左右。生长势强,叶片大,深绿色,叶片心脏型,茎粗,耐弱光,耐低温。瓜皮光滑无刺,有轻微蜡质,口感甜,脆,有清香味。结果集中,每节着生雌花数2~3朵,抗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圆斑病能力强。无限生长型。

父本是2007年春季从以色列海泽拉公司引进的高产、口感较佳的水果黄瓜品种萨瑞格HA-454,经连续7代自交筛选,获得生长势强,产量高,口感较佳的自交系0701-2-2-22-1。瓜长11.5~13.5 cm,横径2.5~3.0 cm,单果质量70 g左右。生长势强,早熟,叶片心脏型,绿色,节间短,结果集中,每节着生雌花3~6朵,单性结瓜率高,产量高,耐寒能力强。短瓜型,瓜皮光滑无刺,有轻微蜡质,口感微甜,较脆,肉质鲜嫩。无限生长型。

2010年春季根据育种目标测配56个组合,2010~2012年进行配合力测定和品种比较试验,2012~2014年进行生产试验,2012年定名为碧翠18,开始在全省试种推广。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目前已在我国浙江、山东、甘肃、湖北等地示范推广80 hm2以上。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1~201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1年春在萧山、金华、慈溪三地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小区面积分别为17.0、16.8 m2和28.0 m2; 2012年春在萧山、金华、慈溪三地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 分别为17.0、15.0 m2和12.8 m2;连续两年各试点均以萨瑞格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表1):碧翠18前期产量为755.84 kg·(667 m2)-1,比对照萨瑞格增产3.62%,两年平均总产量为5 495.93 kg·(667 m2)-1,比对照萨瑞格增产5.96%。

2.1.2 生产试验 2012~2014年在浙江、山东、北京等地进行生产试验,各试点面积在667~3 335 m2之间。浙江地区采用吊绳或“人”字架引蔓栽培,平均总产量为5 400 kg·(667 m2)-1,比对照萨瑞格平均增产6.2%;寿光稻田镇采用嫁接栽培,多次落蔓,总产量可达到12 013 kg·(667 m2)-1,比当地主栽品种碧玉2号增产9.12%(表 2)。

2.2 抗病性

病圃抗性鉴定:将碧翠18、萨瑞格定植于病圃。该病圃周围种植南瓜等易感白粉病作物,鉴定期间,南瓜白粉病发生严重;同时在生长中期,人为增加湿度,保持棚内高温高湿,促使霜霉病发生。通过2011、2012年两年种植观察,并进行病情调查。发现碧翠18植株生长健壮,对白粉病、霜霉病抗性较对照萨瑞格强(表3)。

表1 碧翠18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表2 碧翠18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人工接种鉴定:将碧翠18、萨瑞格委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微生物研究所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碧翠18抗白粉病和枯萎病,中抗霜霉病(表3)。

表3 碧翠18抗病性鉴定结果

2.3 品质

2011~2013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碧翠18为雌性系,单性结实能力强;可连续坐果,商品瓜圆筒形,瓜长15 cm左右,横径2.5~3.0 cm;果实绿色;平均单果质量80 g左右;品质鲜嫩松脆,有清香味,口感微甜。

2013年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表4):碧翠18 VC 含量62.2 mg·kg-1,总糖19.0 g·kg-1,水分 96.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2%,均高于对照萨瑞格。

表4 碧翠18品质检测结果

3 品种特征特性

碧翠18耐弱光、耐低温,生长势强,叶片大、茎粗、节间短,早熟,全雌性株,第2节开始着生雌花,每节有雌花3~5朵,单性坐瓜能力强,每节都可坐瓜1~2条,并可节节连续坐瓜,结回头瓜多,采收期长,产量高。单株可采瓜50条以上,瓜条较短、光皮、无刺、绿色,结果集中,商品瓜长13.5~15.5 cm,横径2.5 cm左右,单果质量75~85 g,品质鲜嫩松脆,有清香味,口感微甜,抗白粉病和枯萎病,中抗霜霉病。每667 m2产量可达5 500 kg以上。适宜华南、华东及华中部分地区设施栽培。

4 栽培技术要点

在长江以南大棚栽培春、夏、秋三季都可种植,在冬季温暖的广东、福建和浙江温州等地区冬季11~12月大棚播种,翌年2月开始采收;北方地区日光温室9~10月播种,可采用嫁接栽培,12月至翌年1月开始采收,最长可采收至5月。

施足长效有机肥,适当稀植,株距35~40 cm,每667 m2栽1 800~2 500株。生长期及时抹去下部侧芽及畸形雌花和幼果。地温控制在12℃以上,气温10~30℃,可以正常生长。采收期注意多次肥水;病害以防为主,加强温湿度管理,防止病害发生。低温时2 d(天)采收1次,适温时1 d(天)采收1次,高温期1 d(天)采收2次。

A New Mini-cucumber F1Hybrid—‘Bicui 18’

SHAO Wei-qiang, JIANG Guo-jun, ZHENG Ye, ZHU Bi-yun, WANG Jian-ke, ZHANG De-wei*

(Zhejiang Wuwangnong Academy of Seed Science Co.,Ltd.,Hangzhou 310020 ,Zhejiang,China)

‘Bicui 18’ is a new cucumber F1hybrid bred by crossing 0714-2-4-6-3 as maternal parent and 0701-2-2-22-1 as paternal parent. ‘Bicui 18’ has strong growth vigor. The fruit is produced on its main branch. The fruit is in uniform shape and size. It is tolerate to low temperature and weak light. It can bear fruit continuousely and has remarkable high yield potential. The single plant can harvest over 50 melons. Its melon is of short type and is light green in color. The commercial melon is 13.5-15.5 cm in length and about 2.5 cm in diameter. Th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75-85 g. Its melon tastes crisp and light sweet. It is resistant to powdery mildew and Fusiarium wilt,mid-resistant to downy mildew. It can yield over 82.5 t· hm-2. It is suitable for protected cultivation in east China,south China and certain areas of central China.

Mini-cucumber;‘Bicui 18’;F1hybrid

邵伟强,男,专业方向:瓜类遗传育种,电话:0571-82900766,E-mail:19887814@qq.com

2014-07-05;接受日期:2014-09-04

猜你喜欢
横径瑞格霜霉病
更正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绚烂北极光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灰枣果实体积与单果质量的估算方法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芽孢杆菌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