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2014-03-29 09:39王茵茵李春鹏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泉州小微劳动力

王茵茵,李春鹏

(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泉州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王茵茵,李春鹏

(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小微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泉州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必须改善泉州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促进小微企业的持续发展.论文在分析泉州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泉州小微企业面临着成本上涨、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提出政府部门应通过降低税费、扶持企业等方式化解成本上升,多渠道优化融资环境,改善泉州用工环境,优化政务环境,鼓励小微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泉州

1 改善泉州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意义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小微企业的划分主要根据工信部出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同时结合行业特点判定.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目前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包括企业融资环境、政务环境、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所处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总体不断改善优化,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广大小微企业依然面临着“抓大放小”式的不公平政策环境,负担依然较重,面临的市场竞争秩序依然不尽规范,能够享用的社会化服务还不健全发达等困境.

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是大企业的摇篮,小微企业是否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我国小微企业就业数量占全国就业数量的70%以上,专利申请和发明占60%以上,创造的税收和GDP基本上占40%以上.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泉州地区,小微企业占了较大比重.小型微型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泉州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在经济下行压力的严峻形势下,小微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和考验.当前泉州小微企业正面临着各种成本上升、国内外经济和政策冲击与企业内在缺陷等方面的挑战和制约.小微企业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市场活力的“晴雨表”,必须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从而推动泉州经济的持续发展.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更加恶劣.通过改善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才能破解小微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涉及到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面,需要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协调,才能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1].

2 泉州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泉州小微企业是泉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小微企业的存亡.目前泉州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泉州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通过对泉州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调研,以下五个方面问题对于小微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2.1 小微企业成本上升明显

据统计,泉州小微企业成本上升明显,其中劳动力成本上升最明显,其次是土地和税赋较重,企业税收优惠较少,大幅度压缩了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小微企业的利润明显下滑,2011年小企业利润与2010年相比平均减少30%至40%,部分微企业已经倒闭.

企业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能源成本、资金成本等各方面的费用.泉州大部分企业认为产品综合制造成本上升,其中劳动力成本增长最快.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泉州大部分的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泉州市纺织服装企业的工资费用已占企业总成本的35%以上.当前中国人口正处于老年化阶段,同时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年轻劳动力持续下降.目前普通劳动力工资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几年农民工工资实际增速不会低于13%[2].近年来,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愈演愈烈的用工荒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发展劳动密切型产业而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这种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收入的粗犷式增长方式[3].目前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资源价格在不断上涨,这种发展方式已经变得不可持续,必须走资源集约化的增长方式以化解成本上升带来的不良影响.

2.2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在我国也是由来已久.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与小微企业发展现状不匹配、不适应,所提供的支持和服务与小微企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泉州小微企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当中,面临着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该问题是阻碍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小微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而其贷款却低于银行贷款总量的20%.小微企业融资的基本特征是融资渠道单一和融资金额少,长期以来,小微企业都靠民间资金生存发展,但付出的代价则是比银行高出许多的利息.融资困难不仅限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盘活社会闲置资金,延缓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利润微薄的泉州小微业,对信贷依赖程度逐年提高,但是,当下高不可攀的融资成本与融资门槛,正成为众多泉州中小企业无法承受之重.据了解,让石狮、晋江、南安等地不少民营企业界担忧的是,民间借贷利率继续上涨的话,就会导致部分负债较多的小微企业主难以承受,继而选择“跑路”.国家的紧缩财政政策使得本来融资困难的民营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不少小微企业纷纷倒闭.

2.3 小微企业用工难

目前人才短缺已成为泉州小微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人才问题已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后劲,使企业出现规模效益差、管理素质弱、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等现象.根据泉州市工商联的调研,泉州市有39.7%的民营企业面临“用工难”,普通劳动力的缺口率达到28.5%,初级技术工人的缺口率达45.9%,其中小微企业的普通员工缺口率达76.1%[4].同时泉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整体工资水平偏低,吸引人才的凹地效应难以形成,本地的人才留不住,引进的人才往往因无法施展才能和待遇等实际问题也难以扎根泉州.

2.4 地方政府服务效率较低

地方政府的服务效率对地区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作用日益加大,甚至成为一个地区的小微企业发展速度和质量的首要因素.目前泉州部分地区政府机构服务意识较弱,服务效率较低.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基本上是在“管理”企业而不是“服务”企业,不能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效率低,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利益方面的因素.一是地方政府主观上认为小微企业对地方政府贡献少,解决的就业人口少,缴纳的税费少,对经济增长带动泛力,因此主观上一些政府部门不够重视小微企业,不积极为小企业办事.二是审批涉及的政府部门主体多.小微企业需要经过每个部门的审批,每个部门审批时又需要准备大量材料,程序繁琐而且审批时间长[5].三是审批收费高.小微企业每年需要向政府各个部分部门缴纳的服务费名目繁多,累计上交的各种费用对小微企业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2.5 小微企业面临转型发展瓶颈

泉州的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处在全球产业链底端,产品附加值低,能源消耗高,部分产业造成环境污染,在后危机时代,国家将限制高污染、高消耗等行业的发展,泉州民营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发展问题,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但是目前泉州的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存在着一些困境.泉州小微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路径难定、转型升级风险难测、转型升级人才难觅等困难.目前泉州小微企业的发展已经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当前国家正在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等落后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如果不进行转型升级,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泉州小微企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该产业需要依靠大量的劳动力、原材料、资金的投入,才能带来少量的利润,这种发展模式面临一系列的挑战[6].

泉州许多小微企业从事利润最少的加工、组装等环节,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劣势.同时泉州不少小微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个体、家庭企业小生产管理方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专业化层次较低,技术熟练工人缺乏,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研发能力.同时泉州许多小微企业投入在研发方面的资金严重不足,导致企业后续发展乏力.

3 改善泉州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对策

泉州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多不能靠企业自身解决,而是直接或间接牵涉到政府的相关政策,迫切需要政府部门针对小微企业突出问题出台有效的政策或措施,解决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营造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改善泉州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3.1 通过降低税费、扶持企业等方式化解成本上升

目前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上涨,其中劳动力成本上升幅度最大,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也最大.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总量不断减少,普通劳动力价格也在持续上涨.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提升普通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才能破解当前成本上涨的困境.一是政府部门引导企业把工厂迁移到劳动力充裕和成本较低的内陆地区来化解劳动力不足和成本上升的困境.普通劳动力的短缺是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同时普通劳动力的成本也将进一步上涨.二是政府部门资助企业开展对现有员工的培训,提升员工的技能和工作效率,从而提升员工的劳动产出,消除劳动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降低.三是政府部门鼓励企业加大设备和技术投资,对技术改造明显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通过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减少普通劳动力的依赖,同时提升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是政府通过减免税收或资助创新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给企业和员工更大回报.五是发展职业教育,培育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提升农民工技术水平.可以通过企业、学校联合办学或订单培养等方式,为企业输送合格的、适用的人才.

3.2多渠道优化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目前以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很少.现有银行要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切实帮助小微企业融资,使银行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要尽快落实银监会“单户金额500万元以下小企业贷款的10项优惠政策”,积极出台具体措施,让银行积极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减少小微企业融资的成本和时间.二是充分发挥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作用,协助金融机构更加便利地对民营企业融资.泉州市现有120多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创业投资机构、信用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三是鼓励民间资金根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或入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兴农村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对小微企业融资.据统计,泉州有民间资本约4000亿元人民币,如果加上海外泉籍侨资,预计超过2万亿元.四是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于破解传统的小微企业发展的三难“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险”是有很大的好处.互联网金融通过信息透明化、操作高效化、安全保障化等机制,鼓励各类投资者与企业融资者进行对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努力成为我国金融服务的有效补充.互联网金融是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之外的第三种融资模式,互联网能够真正地使金融走向中小企业和金融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的可得性.

3.3 改善泉州用工环境,破解企业用人困局

泉州经济总量位于福建省第一位,且逐年增长,泉州市急需大量的技术工人和高层次的人才.政府需要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用工环境,解决企业“用人难,留人难”的困局.一是要改善泉州人才环境,加大留人力度.企业要改善人才的工作软硬环境,加强福利待遇,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政府要改善人才的居住生活环境、人文环境、治安环境、住房设施等等,让员工乐于在此生活.二是为农民工解决户口、就医、孩子就学等难题,把农民工固定在泉州,提高员工的归属感,把“候鸟式”的农民工变为本地工人.三是企业加大对在职员工的技能培训,使员工短时间内掌握职业技能,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让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员工也得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四是强化职业教育,培育泉州企业发展适用的人才.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以及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定向输送急需人才,解决现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矛盾,迅速为企业输送急需和适用的人才.

3.4 优化政务环境,提升政府为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

政务环境是泉州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突出问题,需要加大力度改善.一是提升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打造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服务民营企业的质量,切实解决工作态度差,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施行行政人员问责制.各级政府主动上门服务小微企业,为泉州民营企业送技术,宣传相关激励、扶持政策.了解小微企业困难,排忧解难,及时提供帮助.二是要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大幅度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能取消的一律取消,可以简化的尽量简化,对确需保留的要予以公示并进行规范.三是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再造行政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增加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服务产品供给.政府提供服务于民营企业的公共服务,包括道路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专业市场、公共研发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服务产品.政府需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产品供给,尤其是教育、住房、医疗等公共保障.同时政府须构建服务民营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技术、人才、法律服务平台和小企业统计体系建设,提升为民营企业服务的能力.

3.5 鼓励小微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泉州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领域,传统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利润空间小.新兴行业大多属于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事新兴行业的小微企业较少.传统产业面临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等困境,但作为泉州的支柱产业,必须提升其发展活力.引导小微企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向现代集约地企业转型,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途径.一是鼓励小微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增强研发能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7].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企业,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变革.

〔1〕刘飞.泉州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3):55-61.

〔2〕金三林.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成因及趋势[N].东方早报,2013-05-28(C10).

〔3〕金三林,朱贤强.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成因及趋势[J].经济纵横,2013(2):37-42.

〔4〕泉州市工商联.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泉州民营企业影响的调查与思考[EB/OL].(2010-09-08)[2012-04-06].http:// wenku.baidu.com/view/0c7b46c2aa00b52acfc7cabf.htm l.

〔5〕木须虫.从服务效率看政府机构改革成色[N].中国青年报,2013-04-01(2).

〔6〕李冀平.泉州民营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探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8):111-114.

〔7〕徐钢.创新引领未来[N].泉州晚报,2011-01-09(2).

F127

A

1673-260X(2014)09-0052-03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A103);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智能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经费,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规划项目(2013H 12);泉州师范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经费,泉州师范学院第三批青年骨干教师资助

猜你喜欢
泉州小微劳动力
泉州
小微课大应用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小微企业借款人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