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纸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4-03-29 11:24孙玉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纸样立体服装

孙玉芳

(安徽工程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服装纸样设计课,也被称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制图等,是服装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主干课程.服装纸样设计是依据立体的服装造型(图纸或实物),在纸上或布料上将其结构分解,展开成用于服装裁剪、缝制加工的平面化的服装样板.它是一项具有工程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工作,是实现设计思想的根本,对这门课程掌握和应用的程度可以直接体现设计者的专业水平,因此纸样的设计与绘制是服装从虚构的图像转化为现实的服装的必经之路.

服装纸样设计课程虽然在服装专业的培养计划当中一般被列为核心课程,但是其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纸样设计是服装设计和工艺设计的中间环节,它与其他相关服装专业课程存在着必不可少的内在联系,但是课程的开设往往是独立的,以往在教授这门课程时教师通常以一本教科书为主对其进行讲解,对纸样设计的人体工学原理、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服装工艺加工操作性等均很少涉及,这无形中将服装纸样的很多原理和内涵忽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在教学方法上过于重视平面的绘图技能的训练,忽视立体构成的方法训练等,过多地模仿教材的案例,缺乏对实践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鉴于服装纸样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纸样设计课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服装纸样设计课程是服装专业主干课程的核心,其它课程为核心主干课的支撑、补充或延展,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既有纵向的承接关系,又有横向密切关联,构成形式也比较复杂.应将核心课程服装纸样设计的各单元模块合理配置于相应教学阶段,其它课程如立体裁剪、服装工业制版、服装CAD、服装工艺等均围绕核心课程,根据不同阶段和知识结构的递进关系穿插其中.例如立体裁剪课程中立体裁剪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纸样的设计方法在服装纸样设计课程反复应用,作为与平面制图同样重要的方法,在纸样设计过程中应有自如的应用,不应该为了立体裁剪而裁剪.服装工业制版课程的案例教学可以作为服装纸样设计课程的延伸教学,在成衣纸样设计中可以相互的穿插.服装纸样设计与服装CAD、纸样设计模块具有紧密关系,教学中就可以彼此渗入,在服装纸样设计教学中可以引入应用CAD软件的教学模式,在服装CAD实践教学环节中可以加入服装纸样设计、工业制版板的实践内容.在服装纸样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相关、相邻课程授课内容的串连关系,彼此互为促进,将服装纸样设计课程至于整个服装专业培养方案的教学体系中,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安排,将原有课程中重复的、脱节的内容,进行优化与重组,实现设计、结构、工艺的三大服装教学体系的有序衔接,使学生始终在完整的知识体系内学习.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1 平面和立体教学交叉教学方法

服装纸样设计课程给学生的印象是枯燥、难懂,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教学方法上的偏颇,其实服装的形成从构思到成衣,就是平面、立体相互不断转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就要将平面和立体两种方法交替运用.例如:在进行服装原型构成,省道转移,裙装结构等理论教学时,可并行的进行立体裁剪的演示.在服装纸样设计课程中,运用立裁演示的方法来讲解结构,借助人台来剖析人体体态和纸样间的关系.平面裁剪中在样衣做好后,一般都要试样、补正,在人体或人台穿着时的立体形态下,观察、修正服装的造型缺陷,以及不合体之处,这本身就是立体裁剪之一.这种立体的示范教学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复杂的纸样原理,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由此可见,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是紧密相连的,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同为裁剪服装的两种不同方法,二者有区别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立体和平面的方法一定要在纸样设计课程中交叉使用,不能有厚此薄彼现象.

2.2 开展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为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项目教学法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其核心追求不再是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各种能力.例如在女装纸样设计教学中,可以针对某一女装品牌的成衣服装设计,布置纸样设计项目任务,学生通过合理安排项目计划,严格执行项目任务,边学边练,取得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提高.项目教学可以结合校内外的一些活动来开展.比如学校里的演出服、校服,服装专业表演秀的系列服装,各种服装设计大赛或者企业里的项目.开展项目教学不是要另设课堂,而是将开展的项目融进课堂,灵活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以项目实践驱动学生提高技术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及处理有关生产一线的技术和管理方面问题的能力.

2.3 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动态课件

多媒体在服装纸样设计教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它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容量,突破知识难点,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特别是应用动画效果直观地解释服装结构原理,采用解构再组合的动态效果,解释服装平面制图和立体成型的因果关系以及人体与服装的相互作用关系.动态课件可有效带动学生的思维,使枯燥的原理性知识讲解变得生动有趣.我校服装纸样课程已经初步开展了新型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学生的接受程度得到了提高,新颖有趣、直观准确的结构部位动态解释,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内容理解难的问题.同时还应加强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学习,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自主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课件,提高效果和质量,努力实现网络课堂教学.

3 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研究

在当前的服装教学中,通常将服装由创意到形成的过程,拆分为各个独立课程,如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推板、服装工艺制作,服装生产管理等.各课程教师往往仅针对各自授课环节进行教学,缺乏课程间的相互联系.通常情况下,除工艺课程采取实践教学外,其它课程多采用理论教学.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时间跨度较大,学生往往在学习新课程的时候,先修课程有所淡忘.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将服装专业课程内容统筹安排,构建实验教学体系,要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实验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实验、实践与生产相结合,创新实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由基础验证型实验向综合应用型实验的转变,由规定性实验向自主性实验转变,由传统型实验向开放型实验的转变.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实践教学,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自主设计的款式,独立设计样板、设计工艺,编制工艺流程.这个过程重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思维方法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服装纸样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以专业培养计划为基础,以服装纸样设计核心课程为主导,建立适合现代服装工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合过程中,注重课程间的渗入和承接.在课程实施中加强方教学方法的研究,立体和平面交叉的方法、项目任务法等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打破了传统的课程界限,融合综合多门课程知识,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实现一体化实验教学.

〔1〕朱广舟.项目教学法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11(3).

〔2〕袁惠芬.服装纸样设计课程的教学手段探讨[J].大众科技,2011(7).

〔3〕王式竹.“立体法”在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4).

猜你喜欢
纸样立体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男西装两片袖纸样放缩方法设计
念个立体咒
立体登陆
小尺寸纸样匀度测试方法研究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纸张光学特性对印刷图像再现效果的影响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翘肩装纸样设计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