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生课堂的教师素养

2014-03-29 19:45熊希康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素养课堂教学

熊希康

(遵义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贵州 遵义563000)

高校创生课堂的教师素养

熊希康

(遵义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贵州 遵义563000)

伴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在课堂上的创生能力成为当前新课改中的一大主题.响应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创生能力这一理念,加强高校教师课程意识、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的个性化教育和共同学习研究促进等是培养高校教师课堂中创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创生课堂教学现状,对高校创生课堂教师素养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高校教师;课堂创生能力;教师素养

教师素养主要包括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以及身心素养等.由于教师个人的教育程度、知识经验和能力、和课堂实践的不同性,教师对课程的个性化解读造就了课堂创生能力的不同.在新课程改革中,高校教师在课堂中的创生能力的强弱就可以看出新课程是否有效的实施.教师素养的有效提高,是为了适应现代教育体制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1 当代高校教师在进行创生课堂教学是所面临的概况要点分析

1.1 教材内容中的弊端与不足

在新课程改革后,新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情感,并且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使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无论在思维能力方面,还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等都同样取得了不同的进步.而且新教材关于方法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没有做出原有的固有化处理,只是做出一些相关的规则和策略.这样就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方法技能应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挥留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同时也是对高校教师在课堂上的掌握力需要很大的变革,如何去将创生能力在课堂上培养起来,这是对当代高校教师素养的考验.

1.2 当代高校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1.2.1 思想道德的不完善,对社会的责任感不强烈.把教育工作当成一种赚钱的途径,不存在太多的敬业精神,在教学中用固有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陈旧,以至于教学的效果不佳,根本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

1.2.2 知识结构单一化,由于科学的不断进步,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老越广泛.我国原有的老式教育造就了很多知识结构单一化的专业人士,固化了知识单一化的格局,造成部分教师知识陈旧和更新缓慢,闭门造车,对于学科之间的互补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1.2.3 创新能力低,高等教育的创新,就要从高校教师开始.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培养出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不高,高校教师没有相应的科研能力,如何去更新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创新的能力.

1.2.4 心理素质差,高校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缺少热情,把工作当成一种固定式的工作模式,不投入一分兴趣,造成了有些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较差,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影响了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等等.

2 提高高校教师素养的重要性要点探究

在知识不断更新、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提高高校教师素养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主要问题.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国始终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和核心内容,从教育方法和学法改革两个方面进行入手.这不仅要求了高校教师在课程解读方面有所改变,也考验了高校教师必须要在思想、知识与能力素养上做出改变.在教师素养中,文化素养占很重要的一部分.从文化素养中可以体现出教师的人格情感,人生观与价值观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文化素养大体可分三个主要方面:教师的工作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这也就要求教师拥有博学的文化知识功底;高校教师应该在本专业的学术上拥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在课堂上能驾驭本学科专业进行教学;教师的工作本质就是育人,因此教师必须熟知和掌握各种有关教育的科学知识,而且在日常教育态度上和自身职教理念上体现出来.

3 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对创生课堂教学的影响要点分析

3.1 知识素养的影响

高校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育思想素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知识素养高的教师在教学中能让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而且知识素养和教育思想素养相对较高的教师,在教育中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举动,言谈举止都会在一些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文雅的举止和谈吐,都会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使学生愉快的进入到学习生活中.学生是处在成长中的人,作为正在成长的的人,也就意味着每个学生还都不那么成熟,是一个尚未成熟起来的的人.从教育角度上讲,学生成长和成熟这个过程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此阶段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教师的知识素养高,可以很快的将学生引申到课程里面去,可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学科的兴趣和对不同问题的探索心理以及相应求知心理等.

3.2能力素养的影响

高校教师的能力素养是伴随着高等教育进入信息时代更加体现出来,信息时代造就了高校的教材多媒体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和任务合作化等.这也就激发了高校教师能力素养的进步与飞跃,课堂下教师要不断钻研本学科教材,还要自主的设计、制作具有个性化的多媒体教学用具.不仅要将自己对本学科的理解最大程度的融入其中,还要不断地进行创新,革新好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能最快的将学生引申到学习的兴趣中,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分析和讨论,发现新的问题,去研究和探索.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信息化教学已逐步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因此,将信息技术和教学紧密联系到一起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4 高校创生课堂教学教师素养的几点培养方法详述

当今高校面临着教育多元化和国际化这两大趋势,也使高校成为人才竞争最激烈的地方.高校教师面临着不仅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而且还要求在本学科上有一定的造诣,让自己始终都处在不断地钻研与设计中.这样才能分析和处理好教材,并且应用到教学中.而且高校课堂创生力也在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的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因为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宽广,学科内部的分化衍生了大量的新兴研究领域.而运用好这一点,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愈来愈主动的去学习和探索,也是达到了课堂创生这一理念.教师拥有的好的教育理念和态度之后,教师变成为了一个设计者,课堂就是拿出创意而应用上最好的地方,而学生就是创意的激发者,也是互动者.教师作为设计者,为学生画出课程的蓝图,学生才能不断地发掘和创新出更多的同一领域中的不同路线.

4.1 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素养

首先要完善高校教师思想道德素质,要自我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民族使命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注重,完善敬业意识,把从事教育事业作为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使命感.增加对教育方法、教育理论、教育手段的不断学习和探讨,保证自我学术上的纯洁性.打开知识单一化格局,不断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构建合理化的的知识结构,培养持续创新的能力,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发挥.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科研能力,同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这样会在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科学成就和动态,让自己和学生一直在科学发展的前沿.

4.2 高校教师身心素质的培养

让课堂走向"绿色",创设以学生发展为本、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态课堂环境,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创生课堂文化的美好构想.皋埠镇中学将绿色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激活个体生命中生机、成长、和谐、可持续发展等“绿色因子”,创生多姿多彩的生态型课堂教学文化,但同时也应注重教师自身思政工作培训,思想政治工作对高校教师身心素养培养十分重要,加强民主和科学的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教师应有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自我意识,还要提倡高校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这样才能形成高尚的自我人格.这样才能让高校教师在自身知识、能力以及人格上达到符合现在化的高等教育新模式. 4.3加强高校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是课堂创生的主要路径

首先加强的是教师的课程意识.在王一军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指出“课程意识是一种主体价值张扬的意识,是师生创造力彰显的意识,它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行为,决定着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所以课程意识是教师教学实践的内在力量,而且高校教师在课堂创生中十分需要课程意识的支持.所以高校教师要不断的去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以及先进的研究成果,使自身的理论修养得到提高.再者,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广泛的涉猎和研读,逐渐培养起课程创生的意识,在教学中可以融入实践.

4.4 开放式的去相互交流与学习

高校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探讨是可以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等多方面来提高教师的课堂创生能力.教师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新的课程标准目标位基石,以教学过程中共同面对的各种课程创生问题为对象,从而加强高校教师的课堂创生能力.通过高校教师长期进行相互交流学习,这会使彼此在课程创生能力上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与发展.

4.5 教师对课题的研究与引申

黄希庭在《心理学导论》中曾经说过“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即使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高校新课程改革对高校教师的定位是研究者,要求教师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不断地学习、研究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这对教师的课堂创生能力的衍生做出很多无形的帮助.而且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授就不会固定在解答的模式,潜移默化的去将学生引申到自己学习研究中发掘到的有价值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5 结束语

教师素养的有效提升与学生课堂创生能力是有息息相关的.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传道授业,答题解惑,在课堂教育方式的改革中,教师要不断完善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还要在授业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思维模式.在这一点就是检验教师的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只有教师素养的稳步提高,在课堂中与学生不断地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才能完成高校课堂创生能力的稳步提升.

〔1〕王依初.课堂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J].新课程(综合版),2010(08).

〔2〕陈黎明.独特而精彩的杜郎口课堂文化[J].语文建设,2008 (Z1).

〔3〕施民贵.中小学十种“新课堂文化”课题成果简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06).

〔4〕张琼.呼唤绿色生态课堂[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07).

〔5〕卢尚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文化型态:打破与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8(07).

〔6〕周晔.创新教学设计让课堂充满活力——《走进非洲》一课畅想(中)[J].儿童音乐,2005(08).

〔7〕徐忠祥.试论语文课堂文化图景的构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2).

G645

A

1673-260X(2014)07-0155-02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素养课堂教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