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3-29 19:45孙明明王继红王媛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政治

孙明明,王继红,王媛媛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163318)

石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孙明明,王继红,王媛媛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163318)

本文对石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目前石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工作体制不顺、教育主体模糊、研究生思想道德修养下滑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石油高校

石油高校是“石油人才的摇篮”.由于从事的是石油勘探、开采和加工行业,野外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石油高校学生通常具备勤劳朴实、艰苦创业的优良品质.从对石油高校的调查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石油高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主流上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立场坚定、严谨求实、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大局意识强.但是,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社会矛盾突出化、学校教育形式化以及家庭教育的部分缺失等现象普遍,造成了现阶段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

1 石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不顺

2010 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既体现了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明确指出了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不过,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体制不顺,责任不清”的状况.据调查,多数石油院校,尚未成立学校党委领导下的专门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生工作部”,有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挂靠在本科生学生工作部,也有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旧归属主管研究生培养的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部门界限模糊,降低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从而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推进.

1.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模糊

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导师只重视对研究生学业和科研工作中的指导,而忽视精神上的关心和思想品德教育.对本校研究生的调查中也显示,有近20%的研究生平时与导师沟通只涉及科研、课题,基本不涉及思想、生活等方面.各石油高校名义上实行导师负责制,但在思政工作实际开展和运行中,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被弱化,研究生辅导员的责任被强化.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无形中成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模糊,使重大举措难以落实和推进,一旦出现重大问题或责任事故,无法分清双方的责任,容易造成互相推诿和扯皮.

1.3 研究生思想道德修养下滑

首先表现为自我意识过强.信息时代下,研究生接触的信息量大,思想更加开阔,人生观和价值观表现得更加自我.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自我精神的追求;他们务实功利,偏重物质利益的索取;他们关注自身的发展,组织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其次表现为注重能力提高,忽视品德修养.大部分研究生认为读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积累专业知识和提高科研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学业,谋得一份好工作,因此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实践训练中,忽视了思想进步和品德修养.最后表现为焦虑和压力并存.在校研究生来源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应届毕业生.他们对社会认识尚有局限,有投身社会的热情,但受挫折容易放弃;第二种是放弃工作继续深造的研究生.他们对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生活阅历丰富,生活方式稳定,但由于放弃工作,有的又拖家带口,所以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比较大;第三种是定向委培生.他们的侧重点不是学习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自然对思想政治素质不予不关注,他们主要的压力还是能否完成课业与顺利毕业.

2 加强石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2.1明确责任主体,形成责权分明的工作机制

2.1.1 理顺工作体制,划分责权边界

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研究生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校,应当成立党委负责下的“研究生工作部”,专门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人数未达到一定规模,建议成立专门的学生工作部门,委派专门人员负责,明确研究生职能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的责权利.实行校院二级管理,避免职能部门与学生工作部门、二级院系与研究生院(部)出现两张皮现象.

2.1.2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队伍建设

以导师和辅导员为主体,建立专兼结合、高效精干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同时,明确导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定实施《研究生导师育人制度》,引导全体导师坚持对研究生学术与思想并重、学风与学术道德并重、学业与就业并重的原则,全面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完善导师遴选、考核、奖惩机制,鼓励导师参与研究生党团、班建及各类活动.研究生辅导员按专兼结合的原则进行配备.研究生辅导员须为中共党员和硕士以上学历.鼓励优秀青年教师、优秀中青年研究生导师兼任.鼓励辅导员长期从事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强化其教师与干部的双重身份,落实双重待遇,实现双线晋升.

2.2 积极拓展途径,全方位全过程做好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

2.2.1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阵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学术道德教育.强化专业课教学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2.2.2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校园文化和社会活动之中

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积极建设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健全社会实践保障体系,鼓励研究生以科研报告、技术开发和推广、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针对研究生群体特点,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创新和文体活动,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各类科技竞赛和学术论坛,培养研究生不畏艰难的科学作风、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求新探异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的创业品格、合作沟通的团队精神.制定《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突出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2.2.3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完善研究生学习生活保障体系

通过媒体宣传、课堂讲座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工作.改革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完善研究生资助政策.利用学校办学资源,开展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工作.强化研究生就业创业服务,鼓励和扶持研究生开展创业活动,引导学生到基层、西部和国家重点行业建功立业.

2.3 加强党建和团学组织建设,全面引领和把握研究生思政的开展

2.3.1 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党建工作

在班建支部的基础上,探索和推广在课题组、实验室、学科、创新培养基地等建立研究生党支部,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遵循导向明确、程序公开、操作规范地做好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

2.3.2 发挥团学组织作用,为实现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搭建平台

健全研究生团组织、研究生会和研究生社团组织,指导和鼓励其开展富有思想性和教育性、特色鲜明的各类活动,为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搭建平台.培养研究生骨干,树立先进典型,引导优秀分子担任本科生辅导员、班主任.

3 结束语

深入研究研究生思想教育现状,有助于认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形势,有助于提出破解难题的办法和对策,有助于引起社会关注从而加强政策引导.对于不同来源和层次的研究生来说,压力不同,动力不同,追求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共同发力,需要导师、辅导员、研究生相互配合,使研究生在社会压力下保持良好的信念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1〕蔡茂华,戴雪飞,陈翱.理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的对策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2〕顾慕娴,邹再金.以党建“三步曲”带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广西社会科学,2012(7).

〔3〕蒋琦玮,刘辉.以党建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高教论坛,2008(5).

〔4〕张彦.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G641

A

1673-260X(2014)07-0170-02

2013年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JGXM_HLJ_2013021)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政治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