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2014-03-29 19:45王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阅读者文章策略

王兰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451191)

大学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王兰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451191)

为了满足新时代和教育的要求,基于新时期对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需求,对大学英语阅读展开策略研究.笔者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加以完善,同时还对英汉的阅读策略进行比较性分析.通过分析英语和汉语阅读的本质、阅读的策略和相似规律,进而提出英语阅读中应当借鉴的汉语阅读的优势.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阅读;策略;比较

进行阅读策略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其阅读能力和合理使用策略的能力.因此,了解并掌握阅读策略教学方法,对改进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

1 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分析

在最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明确提出了:教改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培养自身的个性化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提高.新的教学环境应当让学生自主的选择适合个人发展的材料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育学生主动应用阅读策略的能力,在阅读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成为主动学习的高手.

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是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国外研究学者从上世纪末开始,就提出了要将英语教学和策略培训融合起来,让策略教学成为英语教学的常态.在新时代下,要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大学英语教学除了要承担知识传授的责任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策略的培育和训练.

进行课堂阅读策略的培养是建立在如下的思想上的:要取得成功的阅读比如要合理的使用策略.一个学习者,特别是阅读不是很熟练的学习者,其可以通过有目的性的学习其他优秀者使用的策略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并对阅读过程进行有目的性的自我监督来实现主动学习的目标.所以,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将大学阅读策略教学的目标确立为:学生可以有效掌握并熟练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能够在阅读前、中、后做好自我监督和灵活的调整,并对自身的阅读效果进行评价,促进自身阅读水平的提升.

2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优化

关于策略的教学是最近些年来国内外教育理论界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它也是今后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点.关于阅读策略是整个策略教学当中的核心,对于提升我国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效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关于阅读策略的教学目的在于传授给学生一种科学的阅读方式和应用方法.通过结合学科间的阅读策略的教育成果,对于优化我国过往的阅读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2.1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任务型教学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广泛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比较,任务型英语教学不仅吸收了传统教学的优点,而且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有明确目标,易于激发主动性.基于任务型的阅读教学首先有明确的目标,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标有定向的作用,它能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并且可以在完成任务之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2)运用多种语言技能,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学生往往要调动原有知识结构中的多项知识,运用多种方法来达到目标,这就有助于学生对目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2.2 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与改进

根据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把任务型教学模式分为阅读前(Pre-task)、阅读中(While-task)和阅读后(Post-task)三个阶段.(1)阅读前阶段.阅读前阶段的教学目的是熟悉教材的主题,开展预测内容活动.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课文的主题和任务.导入任务时,教师要运用提问、讨论、图像等多种方法,把任务呈现给学生,引入任务阅读话题,激活任务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充分做好阅读准备,熟悉阅读任务.为使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a.介绍背景知识,b.扫除语言障碍,c.明确阅读目的.(2)阅读中阶段.经过阅读前阶段的准备后,学生已在大脑中勾勒出课文主题的大概轮廓,并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进入阅读中阶段—“任务环”阶段.阅读中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课文的结构和具体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阅读活动,通过运用各种阅读方式和技巧来阅读和理解课文,获取信息,培养阅读技能.实施课堂阅读教学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a.扫读,b.略读,c.详读.(3)阅读后阶段.a.展示.学生可以按照个人或这小组的形式通过表演、报告等一些方式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b.讨论与评价.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观点或兴趣去进行一些交际任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讨论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鼓励性的评价.c.布置作业.在课后安排给学生文章改写、缩写或续写以及短文填空、阅读理解等相关内容的作业.

3 从语文阅读中改进英语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的教学究竟要传授何种策略呢?通过分析汉语和英语的阅读策略的教学,从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说明了,下列的策略可以推动学习者阅读水平的提升.我们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经验的借鉴,来嫁接到英语阅读策略的教学中来.

3.1 确立重要信息的策略

阅读能力较高的读者一般可以按照阅读的目的来差异化的去区分和确定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文章里的重要信息一般能够通过两个办法去确立.第一是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和观点,优秀的阅读者往往可以更好的去把握作者文章的核心部分.第二是阅读者进行阅读所需要的基本信息.有些情况下,二者是呈现出一致性的,有些情况下,二者又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按照阅读目标来区分性的阅读重要和不重要的内容.但是在过去,往往进行阅读的教学一般强调让学生去找出作者的写作核心而不是让学生基于某种需要来确定阅读的重点信息,这样就无法满足学生今后的多元化需求.

3.2 高度概括信息的策略

进行信息高度概括的策略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所阅读材料的大致框架和行为梗概,它是对原文精华的浓缩.在阅读过程中使用信息的概括策略,有助于认知活动的分析和整合加工.在过去进行阅读的教学中,我们更加偏重于概括能力的训练.很多教师忽视了概括要根据目标的差异而灵活应变,在教学中,一般概括可以被划分为2种,第一种是为了便于文章理解而进行的,是给阅读者看的,概括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较为自主.第二种往往是在具体的框架下对文章进行概括,并要按照一定的概括规范.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更加关注后者,而忽略第一种.这样的话,学生更多的是为了迎合教师的指挥而去进行阅读的概括,无法做到边读边总结,无法对文章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把握.

3.3 合理推理信息的策略

进行文章内容的推理指的是阅读者在特定的语境里,使用自身既有的知识加上文章提供的信息来完成新知识体系的建设过程.即便是最基础的阅读材料也要使用合理的推理去填充文章省去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一般可以使用两种推理手段:第一是阐述式的推理,指的是运用推理手段将文章没有直接表达的内容阐明清楚,进而实现对文章深入而又全面的理解.第二种是连接式的推理,指的是运用推理工作将文章的各个部分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统一而连贯的整体感受.一个成功的阅读理解过程是富含创造性的,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既有知识和推理来充实那些略去的信息,充分的感知隐晦的内容,将文章的各部分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实现对文章的理解和深入把握.

3.4 提出并解决问题的策略

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和解决问题是推动理解的有效手段.第一,提出和解决问题可以对整个阅读过程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将阅读者的关注引导到为满足阅读要求不断深入的去理解文章的信息上,让信息的获取更为深刻.第二,提出和解决问题可以推动文章信息加工进程,促进人们阅读的积极性.第三,在阅读中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可以充分的拓展阅读者原有的阅读知识体系和深度,用自身的阅读经验和既有知识来重新解释所读材料的内容.一般来说,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的质疑则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样,阅读教学就变得非常被动,学生的主体性无从体现.另外,一些教师害怕学生不能客观、准确、深入的去把握文章的内容,其会经常的对文章的每个部分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再给出权威性的结果.这样的话,学生很容易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的兴趣,习惯等待老师给出的结果.这样的话,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不到提高.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起学生提出的问题,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变化,尽可能多的鼓励他们去提出问题,然后再给予科学的引导,帮助他们在问题的不断解决中来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3.5 激活既有知识策略

学生在阅读之前能够拥有足够的既有知识,在阅读的时候是否可以激发这些知识来影响他们对所阅读材料的记忆和理解深度.对于学生而言,阅读理解的过程更多的是依赖过往知识的积累与所阅读材料信息间的碰撞和交互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充足的既有知识,也没有在阅读中激活既有知识,阅读的效果往往局限在浅层阶段.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既有的知识和阅读经验,让学生通过原有知识和阅读材料的信息交互实现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另外,还要将阅读课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学生阅读从质变到量变的提高.

3.6 监控理解效果的策略

一名优秀的阅读者之所以能够很好的阅读,不但在于其对文章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还在于其在阅读的时候对自身有着良好的监督和调整,这是自主性阅读的集中体现.我们需要让学生渐渐的领会到:阅读之前要清晰自己的目阅读目标,阅读过程中要选取满足阅读目标、阅读材料特征和个性需要的阅读策略.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要不断监控自身对阅读的理解广度和深度,并按照外界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阅读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对自身的阅读过程进行评价.阅读理解中的监督并不是单纯对阅读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监督,更要监督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求的变化.只有不断拓展阅读视野,加深阅读体验,使用各种各样的阅读策略,并不断监督和完善自身的阅读行为,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4 结束语

教师在进行阅读策略的教学当中,要及时的发现学生存在的客观和主观问题,并在其中施加引导,让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去进行阅读.当然,大学英语阅读策略的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从很多方面着手去提升.在这样一个过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要,变机械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体验的阅读.英语阅读的策略教学要建立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下,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最终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

〔1〕卢晓梅.论阅读策略与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D].首都师范大学,2005.

〔2〕林卫萍.英语阅读策略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1.

〔3〕谢艳红.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实证调查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4〕赵云丽.近十年大学英语阅读策略研究综述[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G642

A

1673-260X(2014)07-0246-02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资助(132400410638)

猜你喜欢
阅读者文章策略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阅读者
我说你做讲策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