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国际实验流体力学会议(ICEFM2014)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圆满闭幕

2014-03-30 07:40
实验流体力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幕式院士

第四届国际实验流体力学会议(The 4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xperimental Fluid Mechanics,ICEFM2014)于2014年8月12日上午9时,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隆重开幕。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李家春院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乐嘉陵院士,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陶智教授、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超教授,开幕式由大会秘书长北航流体力学研究所教师高琪主持。

开幕式首先由陶智副校长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致欢迎词,随后大会主席北航流体所所长王晋军教授介绍了本次国际会议的历史背景和组织筹备情况,并宣布大会开幕。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嘉宾们在北航航空馆前合影留念。至此,第四届国际实验流体力学会议正式拉开序幕。图1为与会代表合影照片。

图1 第四届国际实验流体力学会议代表合影

国际实验流体力学会议是由庄逢甘院士等人发起、由中国主导创办的一项重要国际会议。会议从1991年在中国成都举办后,每隔3年举办一次,但由于各种原因第三届ICEFM在俄罗斯举办后至今已经停办了17年。本次北航主办第四届ICEFM会议,旨在重启这个由我国发起组织的专门针对实验流体力学交流的国际会议平台,促进国内外流体力学实验技术、分析方法和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展示国内实验流体力学界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提升我国实验流体力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本次国际实验流体力学会议于2014年8月12至8月15日在北京举行,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会议由北航王晋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由中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和日本等国的13位资深科学家组成会议指导委员会,由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36位国际著名学者组成国际科学委员会,由国内同行组成了组织委员会。会议针对实验流体力学学科发展状况、趋势及成果展开探讨和交流,营造高水平学术交流氛围。大会邀请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乐嘉陵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得州农工大学William S.Saric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研副校长Morteza Gharib教授,Experiments in Fluid期刊主编、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Cameron Tropea教授,欧洲流动控制学会主席、英国诺丁汉大学Kwing-So Choi教授,以及国际多相流研究著名专家、日本福井大学的Fujio Yamamoto教授等6位专家做大会邀请报告(见表1)。

表1 大会邀请报告简介

大会分会场报告内容覆盖湍流流动、空气动力学、流动控制、微尺度流动、多相流、环境生物流动、燃烧与化学反应、流动稳定性、流动显示和实验测量技术等多方面的实验研究内容。会议还组织与会者参观了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和北航流体力学研究所的风洞和水洞等大型实验设备。本次会议得到了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学者的大力支持,共接受稿件109篇,与会者200余人。大会评出了3篇优秀会议论文,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和荷兰Delft大学的3名代表获得了“青年学者奖”(见表2)。王晋军教授于8月13日下午主持了大会顾问委员会和科学委员会联席会议,委员们深入探讨了如何将ICEFM会议办成一个具有传统的高水平国际会议等问题,会上同时讨论确定了第五届ICEFM会将由德国的Christian J.Kähler教授负责于2017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

表2 优秀会议论文简介

猜你喜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幕式院士
院士寄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那些年,我们参加的运动会开幕式
习近平G20杭州峰会开幕式致辞十大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