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腹腔镜技术在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2014-03-30 23:09谷军飞任立新霍红旭张素静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右肾肾癌泌尿外科

谷军飞,张 勇,任立新,霍红旭,张素静,朱 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研究快报·

3D腹腔镜技术在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谷军飞,张 勇*,任立新,霍红旭,张素静,朱 猛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肾肿瘤;腹腔镜检查;治疗结果

腹腔镜技术具有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势,在泌尿外科中已广泛开展。近年来,3D腹腔镜技术已经在医疗领域开始应用。我院利用3D腹腔镜系统成功完成了肾癌根治术,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45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于2013年10月入院。双肾CT平扫+强化显示右肾变形,轮廓不光整,外侧肾实质内可见一较大软组织密度肿块突出肾脏表面,大小约6.0cm×5.1cm×5.9cm,边界清楚,三期增强扫描CT值分别约64、74、75Hu,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肾动态显像示右侧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为40.46mL/min,左侧GFR为43.09mL/min。患者心肺功能及泌尿外科检查未见异常,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1.2 手术方法:采用美国Viking 3D高清腹腔镜系统。麻醉成功后,取左侧卧位,分别取腋前线、腋后线与第12肋交点及腋中线髂嵴上2cm为穿刺通道,置入Trocar。超声刀打开肾周筋膜,钝性分离肾周脂肪间隙,游离肾动脉、肾静脉,Hem-o-lok夹钳夹肾动、静脉后离断。沿腰大肌表面找到输尿管,向下游离至髂血管水平,Hem-o-lok夹钳夹后离断,整块取出切除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1.3 结果:手术时间95min,术中失血量约15mL,术后第5天拔除切口引流管。病理结果回报右肾透明细胞癌Ⅱ级。术后随访5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无肿瘤复发及转移。

2 讨 论

腹腔镜技术利用电子和光学设备,通过几个1cm左右的小孔完成复杂的手术,具有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已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但是,常规腹腔镜只能展示平面图像,无法将器官、组织在真实世界中的自然深度感呈现出来。因此,医生在操作常规腹腔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平面与立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大大增加手术医生的疲劳感。

3D高清腹腔镜技术改善了腹腔镜医生对深度的感知,这是二维视觉效果无法实现的[1]。3D高清成像系统在提供三维手术画面的同时具有最大4倍的放大效果,可以最大程度实现手术的精确度,而精确度的把握是衡量外科医生技术水平的关键[2]。3D腹腔镜手术的最大优势在于还原了真实视觉中的三维立体手术视野,相当于实施开放手术,可以在各脏器之间查找有病变的部位,再进行精确的切除及重建。此项技术为手术医生提供高清的视野和深度的感知,为微创手术提供了立体视觉效果,使得手术医生的视野更加直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血管、神经的损伤,较常规腹腔镜进一步减少出血及手术并发症。在本例肾癌根治术中,术者能清晰辨认肾动脉及肾静脉周围的细小分支,将其阻断,术中失血量仅为15mL,不会因出血影响手术视野,从而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但3D腹腔镜对于刚刚开展腹腔镜技术的医生而言,手术视野放大4倍,二维影像变成三维,因此,如何运用长器械在腔镜下手术还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

[1] HONECK P,WENDT-NORDAHL G,RASSWEILER J,et al.Three-dimensional laparoscopic imaging improves surgical performance on standardized ex-vivo laparoscopic tasks[J].J Endourol,2012,26(8):1085-1088.

[2] 沈旭东,梁朝朝.3D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3,34(9):712-714.

(本文编辑:赵丽洁)

2014-04-02;

2014-04-14

谷军飞(1984-),男,河北邯郸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师,医学硕士,从事泌尿外科疾病诊治研究。

R737.11

B

1007-3205(2014)06-0725-02

10.3969/j.issn.1007-3205.2014.06.039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右肾肾癌泌尿外科
右肾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合并透明细胞癌1例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后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术中肾静脉处理方法比较
阿巴西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右肾动脉变异一例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自噬与肾癌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小肾癌诊断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