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临床分析

2014-03-30 06:29王露芳张爱红梁艳陈禹王玮婧孙聪欣
河北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脉络丛羊水囊肿

王露芳 张爱红 梁艳 陈禹 王玮婧 孙聪欣

胎儿脉络丛囊肿是位于胎儿脉络丛的囊性改变,在妊娠早中期产科超声检查中较常见,其在中孕期的发生率较高,占1%~3.6%[1]。胎儿脉络丛囊肿常合并胎儿染色体异常,亦可伴有其他系统异常,可能存在不良妊娠结局。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脉络丛囊肿的胎儿进行随访,探讨胎儿脉络丛囊肿对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孕16~28周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6 406例,对检出脉络丛囊肿进行大小测量,孕周16~28周,平均(23.4±1.5)周;孕妇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7.90±0.15)岁。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GE730pro及PHILIPS 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 MHz。所有检查数据及图像通过仪器自备软件系统进行测量和保存。孕妇取仰卧位,经腹常规检查胎儿、胎盘、羊水状况,测量各项生长参数,着重观察胎儿颅内结构,以胎儿双顶径标准切面为主,显示脉络丛后进一步观察其形态及内部回声,胎儿脉络丛囊肿为脉络丛内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测量其大小,对发现有脉络丛囊肿的胎儿再进一步对各系统全面检查,观察有无合并其他结构异常。

2 结果

6 406例胎儿中检出脉络丛囊肿205例,检出率为3.2%,205例胎儿单纯脉络丛囊肿未合并其他结构畸形者为178例,通过观察在28周前囊肿全部消失,合并其他系统畸形为23例。205例中除10例终止妊娠,其他胎儿均通过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4例为18三体综合征(2例为单侧多发脉络丛囊肿,2例为双侧多发脉络丛囊肿)。见表1。

表1 脉络丛囊肿合并其他系统畸形情况例

3 讨论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形成:胎儿在孕7周时形成脉络丛,位于侧脑室间脑的顶板,为神经管的分泌型神经上皮细胞,是产生脑脊液的重要场所。脉络丛的结构可在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发生较大变化,脉络丛囊肿是在妊娠10~16周时由疏松的脉络膜绒毛迅速生长包裹脑积液形成的囊样结构,妊娠在19~28周时,疏松的脉络膜绒毛会逐渐的被致密的结缔组织所代替,故而大部分脉络丛囊肿可在28周前消失或变小。

产前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其典型表现为脉络丛内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暗区,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亦可单发或多发(图1),大小多在10 mm以内,少数可达20 mm以上。

图1 脉络丛囊肿

有脉络丛囊肿的胎儿1%~2%有染色体异常[2]。脉络丛囊肿胎儿中18-三体的发生率很高,不仅如此脉络丛囊肿还常伴有胎儿其他系统异常,尤其当发现双侧多发且囊肿大于15 mm时应当高度注意并认真扫查胎儿其他系统,经本研究观察合并其他畸形发生率较高的为: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

单纯脉络丛囊肿的胎儿预后良好,本组178例单纯脉络丛囊肿的胎儿,除2例早产死亡外,其余经生后随访均预后良好。脉络丛囊肿是胎儿先天异常的软标记之一,超声医生应认识此标记的重要性,无论是否合并其他畸形均应建议临床抽取羊水及脐带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处理。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可明确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及其合并的其他系统结构异常,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灵敏度。超声检查是本病的可靠手段,并能进一步检查胎儿是否合并其他器官的发育畸形,为产前检出异常胎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提高染色体异常胎儿的产前检出率,为降低出生缺陷提供有利帮助。

1 徐佩莲,鲁红主编.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09.

2 李胜利主编.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62.

猜你喜欢
脉络丛羊水囊肿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胎儿脉络丛囊肿超声诊断及应用价值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及预后临床分析
正常国内人群侧脑室脉络丛钙化的CT检测结果分析
46 例羊水过少的临床分析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