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城市主干路的拥堵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2014-03-31 12:30刘海强姜迪张科超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年6期

刘海强+姜迪+张科超

摘要:城市规模受到规划的限制影响越大,城市的道路通行能力远落后于交通需求的增长,造成城市拥堵的现象。文章以佛山市禅城区季华路升级改造工程的为例,对贯穿城市主干路的拥堵问题及治理对策做具体论述。

关键词:贯穿城市主干路;交通结构;路网结构;拥堵治理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9-0104-03

1 贯穿城市主干路拥堵简析

贯穿城市的主干路多为中小城市道路布局采用,通过一条主干路将城市贯穿,城市各功能区采取沿路两侧分布的城市规划布局,具有城市连接顺捷、功能区分布明确及交通出行快捷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在变大,由于城市规划的提前实现,原有的道路通行能力已不能满足各功能区的交通需求,因而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

在同一时间段内道路上的车辆形成集聚、车速明显降低、甚至停驶的交通现象称之为正常性交通拥堵,具有时间性、规律性,可预见性特征;由于道路上发生突发性等事件导致车辆通行缓慢、甚至停驶的交通现象称之为偶发性交通拥堵,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特征。通过交通拥堵调查分析,城市道路拥堵情况大部分为上述两种。

主干路的拥堵除了交通出行需求大以外,更深层原因是城市布局不合理、道路结构组成不协调、道路的维护及改建滞后等。

1.1 城市的规划布局影响

产生交通拥堵的中小城市大部分都是因为当前的城市规划基本上已实现,城市承载力接近极限。城市要发展,交通要出行,城市扩容的规划多以旧城为基础,由此各功能区面积在扩大,产生的交通需求在增长,但是道路资源有限,其通行能力越发不能与交通需求相

适应。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各功能区需进行扩容,新建大量工业开发区、居住区、商业休闲区等。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造成了交通出行空间距离及出行时间也在增加,提高了人们在道路上的时间,尤其在城市上下班高峰期间的交通流更加拥挤,加大了城市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流。随着私家小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上的交通工具密度增大,进一步加剧了道路的拥堵。因此,城市需要合理的规划,统筹各功能区的布局,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交通需求。

全线功能分布图

1.2 道路结构组成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路网结构组成应该是:以较少的主干路作为路网骨架,快捷连接各个主要功能区并形成快速交通走廊;以次干路和支路作为路网补充,深入到各功能区内部集散交通并与主干路相连,共同组成完整路网。合理的路网组成是主干路比例最小、次干路比例居中、支路比例最高,共同构成协调的交通网路。

目前交通拥堵的中小城市交通结构组成比例失衡,城市路网的建设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过于注重主干路的维护而忽视低等级道路的建设,未形成良好的路网结构,不能将主干路上的交通快捷分流到周边路网并引导入功能区内。因此,加重了主干路的交通负担,并形成交通拥堵。

2 贯穿城市主干路的拥堵治理方法

2.1 完善城市的规划布局

中小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说明:采用沿城市主干道路两侧分布的的简单规划布局已无法再满足这些城市发展需求。城市发展需要新型的城市规划布局与其相适应,降低交通拥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规划方面应在保留旧城的同时,建立新的城市功能副中心区,并配套相关的生活区、文化区、工作区等对旧城区的人员产生吸引并引起分流,通过建设快速路及主干路等相连接,降低老城区的承载压力,提高新城区的发展活力。这样的布局才能全面促进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并产生对道路较低的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拥堵。

2.2 良好的交通结构组成

依据多数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交通现状分析:公共交通以轨道交通长距离运送为主,由地面公交完成集散,个别出行以出租车的点对点服务完成,由这些共同组成了城市公共运输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比例逐年增大,必然挤占更多的道路公共资源,造成交通拥堵。因此,应更加提倡以公共交通出行为主,对于人口密集的办公区、商业区等应鼓励以步行和自行车的绿色出行方式为主。

3 佛山市禅城区季华路拥堵治理研究

现状佛山市禅城区季华路,全长约20Km,是佛山市金融服务、商务咨询、总部办公、现代商贸、娱乐休闲等高端服务业的聚集区,是佛山市和禅城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度最高、配套最成熟的商圈之一。

季华路是禅城区现有唯一一条贯穿东西向连接佛山一环的交通大动脉,也是佛山市中心组团骨干路网规划“十横十三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季华路西延线的进一步推进和季华路中央商务区的逐步形成,季华路将担负更大的交通压力。现状季华路交通拥堵已非常严重,已不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

3.1 季华路拥堵原因分析

(1)快速、主干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尚未形成,主要对外交通方向上干线公路布置不足,与周边地区路网的衔接不够顺畅。区内对外联系的快速路网只有佛山一环和佛山大道,区内的快速路网不够完善,东西向的快速路急需建设。与广州方向道路接口除季华路等级较高外,其他道路宽度不足以满足广佛(禅)交通联系。向西方向,南庄大道和季华路承担了过多的过境货运交通流,造成交通拥堵。

(2)东平水道两侧,缺乏连通的主干道路。随着禅城区向西跨东平水道的发展,水道两侧的交通联系将更加紧密,目前,东平水道两侧只有季华路、南庄大道两条主干道联系,造成现况道路通行压力大。

(3)摩托车与机动车混行状况严重,缺乏相应分流设施。禅城区内摩托车交通在车行交通内占有很大比重,摩托车和其他机动车交通的混行严重降低了城市道路的使用效率,急需建立明确的分流措施,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的组织与联系。

(4)禅城区路网未建设完整。目前与桂城相连接的道路较少,道路状况较差,上下班交通高峰期交通比较拥挤。现状交接道路大都尚未打通,交通“瓶颈”现象严重,造成现况季华路交通拥堵严重。

(5)旧城区道路的影响。旧城区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形成了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街道网络,尤其是祖庙、东华里历史街区周边,历史街道较多,但随着近年来机动车交通的迅速增加,这些街道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的要求,反而形成了交通的“隘口”,影响季华路的交通。

3.2 季华路拥堵治理方案设计

(1)完善路网的建设。依据对季华路沿线上交通拥堵问题的分析,并结合佛山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后的情况总结,对禅城区的路网组成进行分析梳理,研究确定季华路的功能及定位,并针对沿线的交通供需矛盾及通行压力,建议升级改造与季华路平行的魁奇路,以缓解东西向的交通压力,新建华宝路下穿隧道及江湾路立交,减小相交路对季华路的影响提高了通行能力。

(2)突出季华路的交通性功能。依据路网的规划要求,应严格控制与主干路相交道路的等级和间距。依据交通组织的设计要求,应严格控制相交支路穿越主干路的车流。如通过沿线相交路路口采用右进右出、交叉口次要方向上车辆采用“禁左+调头”的交通组织方式以减少对主要道路的交通影响,提高主要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3)分流不同性质的车流。根据道路沿线的实际情况和规划红线,对主干路沿线不同路段的横断面进行重新设计,分离快行和慢行交通流、分离直行与转向交通流、减少冲突和交织,尽可能提高通行能力,在道路红线宽度允许的情况下,对道路进行拓宽,全线实施机非物理分隔,增设行人过街通道,给予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独立的通行空间。

(4)合理的渠化设计。依据保证交通设施连续的设计原则,季华路主路保证6个连续车道,未出现交通瓶颈路段。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交通路权进行划分、车道划分,封闭沿线上的机动车调头路口,取消华宝路与江湾路两个平交路口,将这两处平交叉改立交,此外在交叉口范围做渠化设计,并结合人行过街设施设置合理的调头车道。

4 结语

目前我国的中小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对这些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和研究得出:主要是城市布局不合理、道路结构组成不协调、道路的维护及改建滞后、道路交通组织管理不利等原因。通过研究、分析能够解决这些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此外能对其他中小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教训及经验。

参考文献

[1]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S].

[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S].

[3] 李嘉.公路设计百问.

[4] 李少明,段里仁.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成因与对策

研究.

[5] 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2005版)[M].

作者简介:刘海强(1984—),男,北京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道路工程、公路路线及互通式立交设计;姜迪(1982—),男,河北唐山人,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咨华科交通建设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路线、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张科超

(1984—),女,北京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桥梁结构隐蔽工程检测技术。

(5)旧城区道路的影响。旧城区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形成了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街道网络,尤其是祖庙、东华里历史街区周边,历史街道较多,但随着近年来机动车交通的迅速增加,这些街道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的要求,反而形成了交通的“隘口”,影响季华路的交通。

3.2 季华路拥堵治理方案设计

(1)完善路网的建设。依据对季华路沿线上交通拥堵问题的分析,并结合佛山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后的情况总结,对禅城区的路网组成进行分析梳理,研究确定季华路的功能及定位,并针对沿线的交通供需矛盾及通行压力,建议升级改造与季华路平行的魁奇路,以缓解东西向的交通压力,新建华宝路下穿隧道及江湾路立交,减小相交路对季华路的影响提高了通行能力。

(2)突出季华路的交通性功能。依据路网的规划要求,应严格控制与主干路相交道路的等级和间距。依据交通组织的设计要求,应严格控制相交支路穿越主干路的车流。如通过沿线相交路路口采用右进右出、交叉口次要方向上车辆采用“禁左+调头”的交通组织方式以减少对主要道路的交通影响,提高主要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3)分流不同性质的车流。根据道路沿线的实际情况和规划红线,对主干路沿线不同路段的横断面进行重新设计,分离快行和慢行交通流、分离直行与转向交通流、减少冲突和交织,尽可能提高通行能力,在道路红线宽度允许的情况下,对道路进行拓宽,全线实施机非物理分隔,增设行人过街通道,给予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独立的通行空间。

(4)合理的渠化设计。依据保证交通设施连续的设计原则,季华路主路保证6个连续车道,未出现交通瓶颈路段。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交通路权进行划分、车道划分,封闭沿线上的机动车调头路口,取消华宝路与江湾路两个平交路口,将这两处平交叉改立交,此外在交叉口范围做渠化设计,并结合人行过街设施设置合理的调头车道。

4 结语

目前我国的中小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对这些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和研究得出:主要是城市布局不合理、道路结构组成不协调、道路的维护及改建滞后、道路交通组织管理不利等原因。通过研究、分析能够解决这些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此外能对其他中小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教训及经验。

参考文献

[1]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S].

[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S].

[3] 李嘉.公路设计百问.

[4] 李少明,段里仁.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成因与对策

研究.

[5] 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2005版)[M].

作者简介:刘海强(1984—),男,北京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道路工程、公路路线及互通式立交设计;姜迪(1982—),男,河北唐山人,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咨华科交通建设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路线、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张科超

(1984—),女,北京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桥梁结构隐蔽工程检测技术。

(5)旧城区道路的影响。旧城区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形成了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街道网络,尤其是祖庙、东华里历史街区周边,历史街道较多,但随着近年来机动车交通的迅速增加,这些街道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的要求,反而形成了交通的“隘口”,影响季华路的交通。

3.2 季华路拥堵治理方案设计

(1)完善路网的建设。依据对季华路沿线上交通拥堵问题的分析,并结合佛山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后的情况总结,对禅城区的路网组成进行分析梳理,研究确定季华路的功能及定位,并针对沿线的交通供需矛盾及通行压力,建议升级改造与季华路平行的魁奇路,以缓解东西向的交通压力,新建华宝路下穿隧道及江湾路立交,减小相交路对季华路的影响提高了通行能力。

(2)突出季华路的交通性功能。依据路网的规划要求,应严格控制与主干路相交道路的等级和间距。依据交通组织的设计要求,应严格控制相交支路穿越主干路的车流。如通过沿线相交路路口采用右进右出、交叉口次要方向上车辆采用“禁左+调头”的交通组织方式以减少对主要道路的交通影响,提高主要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3)分流不同性质的车流。根据道路沿线的实际情况和规划红线,对主干路沿线不同路段的横断面进行重新设计,分离快行和慢行交通流、分离直行与转向交通流、减少冲突和交织,尽可能提高通行能力,在道路红线宽度允许的情况下,对道路进行拓宽,全线实施机非物理分隔,增设行人过街通道,给予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独立的通行空间。

(4)合理的渠化设计。依据保证交通设施连续的设计原则,季华路主路保证6个连续车道,未出现交通瓶颈路段。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交通路权进行划分、车道划分,封闭沿线上的机动车调头路口,取消华宝路与江湾路两个平交路口,将这两处平交叉改立交,此外在交叉口范围做渠化设计,并结合人行过街设施设置合理的调头车道。

4 结语

目前我国的中小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对这些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和研究得出:主要是城市布局不合理、道路结构组成不协调、道路的维护及改建滞后、道路交通组织管理不利等原因。通过研究、分析能够解决这些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此外能对其他中小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教训及经验。

参考文献

[1]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S].

[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S].

[3] 李嘉.公路设计百问.

[4] 李少明,段里仁.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成因与对策

研究.

[5] 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2005版)[M].

作者简介:刘海强(1984—),男,北京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道路工程、公路路线及互通式立交设计;姜迪(1982—),男,河北唐山人,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咨华科交通建设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路线、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张科超

(1984—),女,北京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桥梁结构隐蔽工程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