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构筑现代农业新支撑

2014-03-31 22:14深州市农机局
河北农机 2014年3期
关键词:农机农民专业

随着国家对农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特别是一些适合农业发展政策的出台,为深州市现代化农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奠定了基础,其中,合作社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创新思路成为发展深州市农业的一项必由之路。

深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总面积1252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区,465个行政村,人口57万,耕地128万亩,是国家优质粮食、花生、棉花生产基地。深州也是一个农机大市,有大中型拖拉机173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183台,大型玉米收获机械1500台,农机总动力217万千瓦。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和农机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深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经营到规模化发展,组织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截止到目前,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157家,注册资金数量最多的310万元,最少的5万元,农机固定资产总额达10656万元,拥有各类农机具5500台(套),作业面积36万亩,流转土地4万亩,年服务总收入4200万元。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层出不穷,201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个(河北省22个、衡水市4个)。2013年衡水市星级管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17个(衡水市33个),受深州市委、市政府表彰的3个。究其原因,深州市合作社发展能如此迅速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领导重视,组织推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深州市委、市政府相当重视,为促进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中共深州市委、市政府于09年2月23日下发了《关于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张忠辉为组长,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赵西坡、副市长魏志春为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深州市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领导小组”,并在农工委设立了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已经退居二线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几位正科级同志组成。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一是完善注册登记制度,简化手续;二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三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五是给予用地、用电和农产品运输优惠等,极大地调动了全市广大农民群众成立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至2010年4月全市已注册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371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没有一家是农机专业合作社。这给深州市农机工作造成了很大压力,为跟上全市的建设步伐,突破农机合作社为零的空白,深州市多次跑市进省,得到了主管部门的指导,找出了工作中的不足,积极与市“促发办”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并成立了农机局“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领导小组”。由局长挂帅,副局长主抓,管理科、推广站、办公室具体办理,形成了一个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浓厚氛围。深州市决心为办社农民引好路,服好务,以不辱农机大市这个称号。

抓好培训,政策驱动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个新生事物,为了掌握专业合作社的概念、性质、意义、作用和建立专业合作社的目的,提高全体农机人员对建社的认识,2010年7月9日深州市组织县乡农机人员,举办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业务培训,并邀请全市20多个农机大户参加,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到会进行了动员。深州市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办公室的专业人员授课,并为与会人员发放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资料,共同学习了深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讲解了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可行性、优越性和发展趋势,就有关办社的条件、原则、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深州市也对成立专业合作社给出了优惠政策:一是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二是牌证办理从速加快,并免收服务费用;三是农机购置补贴向专业合作社倾斜。并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做为基层农机区域站工作职责的考核目标之一。农机工作人员要成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带头人、引路人。通过这次培训,使大家了解了政策,明确了思路,知道了目标,提高了认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引导、动员、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

搞好服务,各方联动

为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深州市局机关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走在前头,深入基层,广泛动员,鼓励农机大户积极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并优化环境,强化措施,量化指标,为专业合作社建设创造宽松的氛围。从2010年7月12日开始,机关除部分人员值班外,其余干部职工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定目标,搞服务,抓落实,下死手抓,真抓、抓实,抓出成效。当时正值“三伏”天气,天气炎热,下乡的同志们口渴了就买瓶矿泉水,车辆少就坐公交车,工商注册手续复杂,就拉关系,找熟人,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帮助办理。有的群众对建社的目的不太明确,就给他们讲政策,做工作,有的合作社规章制度不完善,就给他们找文件,送材料,并帮助他们建制度,定章程,通过多方努力,上下联动,极大地调动农机大户和农民群众建社的积极性。到2010年7月20日,深州市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在工商局注册登记,填补了深州市的空白。

通过多方努力,目前全市共注册157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中以农机大户为龙头的有153家,以农机销售配件供应与维修服务为依托的有3家,以村委会集体注册的有1家,群众的入社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带机入社,有的资金入社,有的技术入社,有的土地入社等等。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深州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

对于农机合作社这一新兴的产物而言,它迎合了国家政策的需求,要想求得发展,必须要有合乎科学的创新思维与做法,不断进取,开拓道路,才能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八大”和今年的中央与省委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最抢眼的字眼是“家庭农场”和“合作社”。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农机合作社对解决“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上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上一轮农村改革是“分”是“包”,搞家庭承包经营;新一轮改革的方向是“合”,搞新型合作经济。上一轮改革主要靠行政推动,新一轮改革主要靠市场机制,靠资本和土地纽带。因为现有的农村体制机制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化全球化的趋势,而且制约了新技术、新装备、新机具的运用和推广,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工业成果、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把农业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从传统落后的水平提高到当代先进水平。农机合作社的服务范围要进一步扩大,由生产资料采购、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向加工、仓储、物流等一体化综合性合作方向拓展。合作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已经到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村新一轮改革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合作社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二是农机合作社要成为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的主力军。

表彰的两家全国农机示范社和17家星级管理的示范社,以及受市委市政府表彰的3家合作社,标志着深州市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标志着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步入了规范化、正规化的道路。在年初结束的深州市三级干部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明确提出了两个关键措施:一是土地流转,二是合作社建设,要求每个乡镇抓好每一个试点的土地流转工作,这既是乡镇的任务也是深州市农机合作社的职责。深州市要当仁不让地把土地流转的任务承担下来,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排头兵。实现土地流转要从多种形式上着手,要不断创新,采取多样化方式,边实践边总结。市委、市政府将重点抓好3-5个土地流转在3000亩以上的大户,合作社做的越大,得到政府的政策和生产要素的支持就越多。希望合作社的理事长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成为农村新一轮改革的生力军,成为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的主力军。

三是要把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做为农机工作的抓手。

首先要抓好农机合作社的培训。利用阳光工程把机手培训放到合作社来完成,不断提高素质,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把合作社办成培养新型农民的平台和课堂。近四年来深州市共组织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培训8次。其次要发挥好合作社的带头作用。麦收秋收的跨区作业要全部交由合作社组织和实施,使合作社成为乡镇农机站农机服务组织的延伸和发展,成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助推器和加速器。最后要做好政策扶持。农机补贴要向合作社倾斜,农机项目土地深松等要由合作社组织实施。深州市要抓典型、选示范、评先进、树标杆,使深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步完善、规范、成长、壮大,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出农机化工作应有的贡献。发展壮大农机合作社必将成为农机化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深州市农机局供稿)

猜你喜欢
农机农民专业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不一样的农机展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