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支付平台集中支撑模式浅析

2014-03-31 09:21李叶林
移动通信 2014年3期

李叶林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信运营商传统的线下实体渠道缴纳费用的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充值缴费需求,客户可选择的支付渠道和方式正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建立一个可以接入商业银行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商平台等机构且采用集中化支撑的统一支付平台,从而完善运营商缴费充值体系,实现缴费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缴费充值 统一支付平台 集中支撑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03-

1 引言

缴费充值一直以来都是移动通讯客户的刚性需求,也是客户使用最频繁的服务。缴费充值服务的通畅、便捷、高效与客户满意度息息相关,同时也是通信运营商收入的重要保证。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有力支撑下,电子货币形式的支付手段在商业行为中的占比不断加大,高效便捷的手机支付、银行卡绑定类快捷支付、网上银行支付等新兴互联网支付方式正逐渐成为客户缴费充值的首选支付方式,通信运营商也在不断探索建立一个可以兼顾客户便利性和高效低成本运营管理的缴费支付体系。

2 缴费充值体系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支付方式的发展和成熟,通信运营商传统的线下缴费充值渠道如营业厅柜台、实体充值卡等,由于营业时间有限、便利性低、业务限制多等因素,已经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的缴费充值需求。基于此,通信运营商在缴费充值的渠道及方式上进行了不断拓展和创新,如空中充值、网上营业厅缴费等;同时,还通过接入银行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外部渠道来提升客户缴费充值的便利性。但是,在业务形态上仍存在短板,主要体现在目前运营商普遍的外部渠道接入方式上,运营商在开展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缴费充值业务时,多采用下属各分公司分别与商业银行分行分别接入的模式,其架构如图1所示。

在这种分对分模式下,运营商各分公司需要与商业银行等机构分别建立接口,多次接入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建设成本高:各分公司自行接入商业银行等机构系统,接口重复开发;

(2)网络成本高:点对点电路互联,传输电路资源占用总量高、利用率低;

(3)佣金成本高:各分公司与商业银行点对点商定费率,全网费率不统一;

(4)运营成本高:各分公司与商业银行点对点结算对账,需要大量业务运营人员参与;

(5)未全网覆盖:各分公司分别与商业银行合作,造成接入机构情况不同,从全网来看,用户体验参差不齐;

(6)业务场景单一:各地区分公司系统相互独立,无法支撑跨地区的缴费充值业务场景。

3 统一支付平台集中支撑模式分析

为解决银行缴费充值业务现有模式下存在的网络成本高、佣金成本高、运营成本高、用户体验不一致等问题,需要构建一个集中运营、全网覆盖的统一支付体系。集中化运营也是OSS/BSS系统建设的必然趋势,理想的统一支付平台集成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统一支付缴费充值体系架构

注:Cn=分公司,Bn=商业银行,P=第三方支付机构,M=电商平台。

统一支付平台采用运营商总部系统对银行总部系统一点接入方式,规则统一。拓展外部渠道时,只需统一接入统一支付平台,接口配置、清结算等功能均由平台完成;其他机构只需专注于服务提供,支持快速简洁的渠道拓展功能。统一支付平台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统一支付平台在集中负责客户签解约/缴费等联机交易处理的同时,承担全网集中对账、酬金核算、数据一致性管理、业务管理和运维监控的职能。其支撑模式的优势主要如下:

(1)一点接入:针对主要全国性商业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实现总部对总行的一点接入,降低网络成本,统一接入规则,降低建设成本;

(2)全网覆盖:所有分公司客户都能获得同样的银行缴费能力,包括托收签约和代扣、代缴、网银支付等,在实现客户体验一致性的同时也间接解决了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异地的情况下无法缴费的问题;

(3)统一费率:总部统一在全网与商业银行等机构商定较低的佣金费率,降低总体佣金成本;

(4)集中运营:总部建立一支专业的缴费支付运营团队来集中承担全网对账和酬金管理等运营工作,可减少环节、理顺关系、提高效率,以集中运营提升服务水平、降低总体运营成本。

统一支付平台集中支撑模式可以有效发挥全网规模优势和资源整合效应,在降低网络成本、佣金成本、运营成本的同时,将支持更加复杂的业务场景,从而得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比如:在广东工作的小张将手机号码与银行卡账号通过统一支付平台进行绑定后,可以将手机号码归属地为湖北的父母添加为附属号码,之后小张就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指令、网上营业厅办理等方式,用自己的银行卡为父母进行缴费充值,十分便捷和人性化,这在现有分公司模式下的缴费体系中是无法实现的。

4 结语

客户的需求是推动运营商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分阶段的逐步建设,不断提升电子渠道缴费支撑能力,完善顺应移动互联网潮流的统一支付体系,逐步解决客户缴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提升客户缴费充值便利性的同时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实现企业运营高效低成本,是统一支付平台集中支撑模式建设的目标。

IT支撑系统集中化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集中支撑带来种种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具体如下:

(1)数据安全问题:客户信息/银行账户资料集中保存在统一支付平台,如何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是系统建设及后续运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2)交易稳定问题:集中支撑将面临高并发频繁大量交易,要求系统做到高性能、高可用性,同时还具备负载均衡和过载保护机制;

(3)运营时效问题:集中进行全网缴费充值交易对账及结算对运营时效性要求高,需要强大的自动化处理机制作为支撑。

这些潜在的风险对于统一支付平台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建设及运营期间需要解决的问题。统一支付平台集中支撑模式在未来还有很多可持续提升的空间,比如:在保持集中支撑的前提下,优化对各分公司个性化业务需求的定制化支撑等;未来接入更多全国性商业银行及第三方金融机构,最终打造一个完善的统一支付体系是长远的目标,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高航. 电子商务统一支付平台的需求分析、设计与测试[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1.

[2] 谢若晨. 统一支付清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2.

[3] 杨宏宇. 关于电信行业OSS/BSS系统建设的思索[J]. 科技资讯, 2005(27): 180.

[4] 曾文辉. B市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集中化管理模式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5] 刘波.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风险防范的研究[D].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07.★endprint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信运营商传统的线下实体渠道缴纳费用的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充值缴费需求,客户可选择的支付渠道和方式正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建立一个可以接入商业银行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商平台等机构且采用集中化支撑的统一支付平台,从而完善运营商缴费充值体系,实现缴费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缴费充值 统一支付平台 集中支撑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03-

1 引言

缴费充值一直以来都是移动通讯客户的刚性需求,也是客户使用最频繁的服务。缴费充值服务的通畅、便捷、高效与客户满意度息息相关,同时也是通信运营商收入的重要保证。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有力支撑下,电子货币形式的支付手段在商业行为中的占比不断加大,高效便捷的手机支付、银行卡绑定类快捷支付、网上银行支付等新兴互联网支付方式正逐渐成为客户缴费充值的首选支付方式,通信运营商也在不断探索建立一个可以兼顾客户便利性和高效低成本运营管理的缴费支付体系。

2 缴费充值体系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支付方式的发展和成熟,通信运营商传统的线下缴费充值渠道如营业厅柜台、实体充值卡等,由于营业时间有限、便利性低、业务限制多等因素,已经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的缴费充值需求。基于此,通信运营商在缴费充值的渠道及方式上进行了不断拓展和创新,如空中充值、网上营业厅缴费等;同时,还通过接入银行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外部渠道来提升客户缴费充值的便利性。但是,在业务形态上仍存在短板,主要体现在目前运营商普遍的外部渠道接入方式上,运营商在开展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缴费充值业务时,多采用下属各分公司分别与商业银行分行分别接入的模式,其架构如图1所示。

在这种分对分模式下,运营商各分公司需要与商业银行等机构分别建立接口,多次接入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建设成本高:各分公司自行接入商业银行等机构系统,接口重复开发;

(2)网络成本高:点对点电路互联,传输电路资源占用总量高、利用率低;

(3)佣金成本高:各分公司与商业银行点对点商定费率,全网费率不统一;

(4)运营成本高:各分公司与商业银行点对点结算对账,需要大量业务运营人员参与;

(5)未全网覆盖:各分公司分别与商业银行合作,造成接入机构情况不同,从全网来看,用户体验参差不齐;

(6)业务场景单一:各地区分公司系统相互独立,无法支撑跨地区的缴费充值业务场景。

3 统一支付平台集中支撑模式分析

为解决银行缴费充值业务现有模式下存在的网络成本高、佣金成本高、运营成本高、用户体验不一致等问题,需要构建一个集中运营、全网覆盖的统一支付体系。集中化运营也是OSS/BSS系统建设的必然趋势,理想的统一支付平台集成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统一支付缴费充值体系架构

注:Cn=分公司,Bn=商业银行,P=第三方支付机构,M=电商平台。

统一支付平台采用运营商总部系统对银行总部系统一点接入方式,规则统一。拓展外部渠道时,只需统一接入统一支付平台,接口配置、清结算等功能均由平台完成;其他机构只需专注于服务提供,支持快速简洁的渠道拓展功能。统一支付平台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统一支付平台在集中负责客户签解约/缴费等联机交易处理的同时,承担全网集中对账、酬金核算、数据一致性管理、业务管理和运维监控的职能。其支撑模式的优势主要如下:

(1)一点接入:针对主要全国性商业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实现总部对总行的一点接入,降低网络成本,统一接入规则,降低建设成本;

(2)全网覆盖:所有分公司客户都能获得同样的银行缴费能力,包括托收签约和代扣、代缴、网银支付等,在实现客户体验一致性的同时也间接解决了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异地的情况下无法缴费的问题;

(3)统一费率:总部统一在全网与商业银行等机构商定较低的佣金费率,降低总体佣金成本;

(4)集中运营:总部建立一支专业的缴费支付运营团队来集中承担全网对账和酬金管理等运营工作,可减少环节、理顺关系、提高效率,以集中运营提升服务水平、降低总体运营成本。

统一支付平台集中支撑模式可以有效发挥全网规模优势和资源整合效应,在降低网络成本、佣金成本、运营成本的同时,将支持更加复杂的业务场景,从而得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比如:在广东工作的小张将手机号码与银行卡账号通过统一支付平台进行绑定后,可以将手机号码归属地为湖北的父母添加为附属号码,之后小张就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指令、网上营业厅办理等方式,用自己的银行卡为父母进行缴费充值,十分便捷和人性化,这在现有分公司模式下的缴费体系中是无法实现的。

4 结语

客户的需求是推动运营商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分阶段的逐步建设,不断提升电子渠道缴费支撑能力,完善顺应移动互联网潮流的统一支付体系,逐步解决客户缴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提升客户缴费充值便利性的同时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实现企业运营高效低成本,是统一支付平台集中支撑模式建设的目标。

IT支撑系统集中化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集中支撑带来种种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具体如下:

(1)数据安全问题:客户信息/银行账户资料集中保存在统一支付平台,如何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是系统建设及后续运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2)交易稳定问题:集中支撑将面临高并发频繁大量交易,要求系统做到高性能、高可用性,同时还具备负载均衡和过载保护机制;

(3)运营时效问题:集中进行全网缴费充值交易对账及结算对运营时效性要求高,需要强大的自动化处理机制作为支撑。

这些潜在的风险对于统一支付平台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建设及运营期间需要解决的问题。统一支付平台集中支撑模式在未来还有很多可持续提升的空间,比如:在保持集中支撑的前提下,优化对各分公司个性化业务需求的定制化支撑等;未来接入更多全国性商业银行及第三方金融机构,最终打造一个完善的统一支付体系是长远的目标,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高航. 电子商务统一支付平台的需求分析、设计与测试[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1.

[2] 谢若晨. 统一支付清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2.

[3] 杨宏宇. 关于电信行业OSS/BSS系统建设的思索[J]. 科技资讯, 2005(27): 180.

[4] 曾文辉. B市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集中化管理模式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5] 刘波.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风险防范的研究[D].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07.★endprint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信运营商传统的线下实体渠道缴纳费用的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充值缴费需求,客户可选择的支付渠道和方式正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建立一个可以接入商业银行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商平台等机构且采用集中化支撑的统一支付平台,从而完善运营商缴费充值体系,实现缴费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缴费充值 统一支付平台 集中支撑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03-

1 引言

缴费充值一直以来都是移动通讯客户的刚性需求,也是客户使用最频繁的服务。缴费充值服务的通畅、便捷、高效与客户满意度息息相关,同时也是通信运营商收入的重要保证。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有力支撑下,电子货币形式的支付手段在商业行为中的占比不断加大,高效便捷的手机支付、银行卡绑定类快捷支付、网上银行支付等新兴互联网支付方式正逐渐成为客户缴费充值的首选支付方式,通信运营商也在不断探索建立一个可以兼顾客户便利性和高效低成本运营管理的缴费支付体系。

2 缴费充值体系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支付方式的发展和成熟,通信运营商传统的线下缴费充值渠道如营业厅柜台、实体充值卡等,由于营业时间有限、便利性低、业务限制多等因素,已经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的缴费充值需求。基于此,通信运营商在缴费充值的渠道及方式上进行了不断拓展和创新,如空中充值、网上营业厅缴费等;同时,还通过接入银行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外部渠道来提升客户缴费充值的便利性。但是,在业务形态上仍存在短板,主要体现在目前运营商普遍的外部渠道接入方式上,运营商在开展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缴费充值业务时,多采用下属各分公司分别与商业银行分行分别接入的模式,其架构如图1所示。

在这种分对分模式下,运营商各分公司需要与商业银行等机构分别建立接口,多次接入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建设成本高:各分公司自行接入商业银行等机构系统,接口重复开发;

(2)网络成本高:点对点电路互联,传输电路资源占用总量高、利用率低;

(3)佣金成本高:各分公司与商业银行点对点商定费率,全网费率不统一;

(4)运营成本高:各分公司与商业银行点对点结算对账,需要大量业务运营人员参与;

(5)未全网覆盖:各分公司分别与商业银行合作,造成接入机构情况不同,从全网来看,用户体验参差不齐;

(6)业务场景单一:各地区分公司系统相互独立,无法支撑跨地区的缴费充值业务场景。

3 统一支付平台集中支撑模式分析

为解决银行缴费充值业务现有模式下存在的网络成本高、佣金成本高、运营成本高、用户体验不一致等问题,需要构建一个集中运营、全网覆盖的统一支付体系。集中化运营也是OSS/BSS系统建设的必然趋势,理想的统一支付平台集成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统一支付缴费充值体系架构

注:Cn=分公司,Bn=商业银行,P=第三方支付机构,M=电商平台。

统一支付平台采用运营商总部系统对银行总部系统一点接入方式,规则统一。拓展外部渠道时,只需统一接入统一支付平台,接口配置、清结算等功能均由平台完成;其他机构只需专注于服务提供,支持快速简洁的渠道拓展功能。统一支付平台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统一支付平台在集中负责客户签解约/缴费等联机交易处理的同时,承担全网集中对账、酬金核算、数据一致性管理、业务管理和运维监控的职能。其支撑模式的优势主要如下:

(1)一点接入:针对主要全国性商业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实现总部对总行的一点接入,降低网络成本,统一接入规则,降低建设成本;

(2)全网覆盖:所有分公司客户都能获得同样的银行缴费能力,包括托收签约和代扣、代缴、网银支付等,在实现客户体验一致性的同时也间接解决了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异地的情况下无法缴费的问题;

(3)统一费率:总部统一在全网与商业银行等机构商定较低的佣金费率,降低总体佣金成本;

(4)集中运营:总部建立一支专业的缴费支付运营团队来集中承担全网对账和酬金管理等运营工作,可减少环节、理顺关系、提高效率,以集中运营提升服务水平、降低总体运营成本。

统一支付平台集中支撑模式可以有效发挥全网规模优势和资源整合效应,在降低网络成本、佣金成本、运营成本的同时,将支持更加复杂的业务场景,从而得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比如:在广东工作的小张将手机号码与银行卡账号通过统一支付平台进行绑定后,可以将手机号码归属地为湖北的父母添加为附属号码,之后小张就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指令、网上营业厅办理等方式,用自己的银行卡为父母进行缴费充值,十分便捷和人性化,这在现有分公司模式下的缴费体系中是无法实现的。

4 结语

客户的需求是推动运营商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分阶段的逐步建设,不断提升电子渠道缴费支撑能力,完善顺应移动互联网潮流的统一支付体系,逐步解决客户缴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提升客户缴费充值便利性的同时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实现企业运营高效低成本,是统一支付平台集中支撑模式建设的目标。

IT支撑系统集中化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集中支撑带来种种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具体如下:

(1)数据安全问题:客户信息/银行账户资料集中保存在统一支付平台,如何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是系统建设及后续运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2)交易稳定问题:集中支撑将面临高并发频繁大量交易,要求系统做到高性能、高可用性,同时还具备负载均衡和过载保护机制;

(3)运营时效问题:集中进行全网缴费充值交易对账及结算对运营时效性要求高,需要强大的自动化处理机制作为支撑。

这些潜在的风险对于统一支付平台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建设及运营期间需要解决的问题。统一支付平台集中支撑模式在未来还有很多可持续提升的空间,比如:在保持集中支撑的前提下,优化对各分公司个性化业务需求的定制化支撑等;未来接入更多全国性商业银行及第三方金融机构,最终打造一个完善的统一支付体系是长远的目标,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高航. 电子商务统一支付平台的需求分析、设计与测试[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1.

[2] 谢若晨. 统一支付清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2.

[3] 杨宏宇. 关于电信行业OSS/BSS系统建设的思索[J]. 科技资讯, 2005(27): 180.

[4] 曾文辉. B市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集中化管理模式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5] 刘波.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风险防范的研究[D].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