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

2014-04-01 01:00吕西林张翠强周颖卢文胜曹万林
关键词:振动台层间框架结构

吕西林,张翠强,周颖,卢文胜,曹万林

(1. 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2. 北京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半再生混凝土是指混凝土中粗骨料来自建筑废料,其余组分与一般混凝土相同。由于其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存在一定差别,因此,有必要研究半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主要进行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最后用CANNY 软件进行计算以及易损性分析,来综合评定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近年来,环保和资源再利用概念在中国迅速发展,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工程师和研究者的关注。2008 年汶川地震后,产生了大量建筑废料,在灾后重建中如何处理和利用建筑废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将建筑废料处理后制作成全再生混凝土用于建筑工程是一个重要方向。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已有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3 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基础阶段,对再生混凝土的本构曲线进行研究,肖建庄等通过试验[1-2]或者计算手段[3]研究再生混凝土的本构曲线,得到再生混凝土的最基本的力学性能,再生混凝土与一般混凝土相比,弹性模量低,强度低,峰值应变比一般混凝土大,极限应变与峰值应变比值比一般混凝土小,表现在直观力学性能可总结为强度低,延性差。Xiao 等[4]对不同约束材料约束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基于试验的峰值应力表达式以及约束应力应变关系。

第二阶段:在已有的材料力学性能基础上展开对再生混凝土构件研究,包括再生混凝土梁,柱,剪力墙,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Ajdukiewicz[5]通过对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梁、柱基本构件的强度和变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中再生混凝土构件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构件强度差异不大,但变形比普通混凝土构件大。Fathifazl 等[6]通过研究特定配合比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结果表明特定配合比再生混凝土梁具有与普通混凝土梁相当的强度,传统设计方法依然适用。尹海鹏等[7]针对不同配筋率对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配筋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刚度、耗能能力均有提高。张亚齐等[8]研究了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短柱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明显减小,试件初始刚度、承载力、耗能能力明显下降,但加设交叉钢筋对再生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有显著提高。Yang 等[9]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普通钢管混凝土柱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并提出可将普通钢管混凝土柱的理论模型应用于再生钢管混凝土柱,并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曹万林等[10-12]针对高宽比为2.0 的剪力墙、高宽比为1.5 剪力墙以及高宽比为1.0 剪力墙,研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其抗震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 种高宽比再生混凝土剪力墙比普通剪力墙抗震性能有所降低,并且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剪力墙抗震性能呈下降趋势,针对高宽比为1.5和1.0的再生混凝土剪力墙可以通过配置格构暗支撑能明显改善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Corinaldesi 等[13]通过对再生混凝土节点试验研究,表明与普通混凝土节点相比再生混凝土节点强度有所降低,耗能性能差,但仍然可应用实际工程。肖建庄等[14]研究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节点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等问题。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节点破坏与普通混凝土节点破坏类似,抗震性能低于普通混凝土节点,但仍可用于实践工程。

第三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孙跃东等[15]研究单榀再生混凝土框架子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单榀框架的研究基于拟静力滞回加载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用于工程实践。Xiao 等[16]针对一个6 层三榀两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建议再生混凝土框架可用于6 层以下实际工程。与文献[16]中研究对象不同之处在于,本文研究对象为8层三榀两跨规则框架,且加速度相似常数几乎接近1,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重力失真现象,可以更加真实地再现结构破坏过程与破坏机理,更加准确地评估其抗震性能。

1 原型结构设计

本文的原型设计为规则的8 层框架结构,层高3 m,总高为24 m。梁截面面积为200 mm×500 mm,柱截面面积为600 mm×600 mm。原型的平面布置图见图1,原型整体见图2。原型结构设防烈度为8 度,第一组,场地类型为II 类,场地特征周期为Tg=0.35 s,恒载设计值取5 kN/m2,活载设计值为2 kN/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程序PKPM 完成配筋设计。原型结构动力特性见表1。

图1 原型结构平面布置图Fig.1 Plane layout of prototype

图2 原型结构整体图Fig.2 Model of prototype

表1 原型结构的动力特性Table 1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rototype

2 振动台试验设计

2.1 振动台试验模型材料选取

根据试验目的和相似理论,为了避免重力失真,即要求加速度相似常数为1,因此要求振动台模型弹性模量和强度均为C30 混凝土的1/4。由于振动台试验室之前没有此种混凝土的配合比,因此,必须通过适配,寻找处一组合适的配合比。为此,针对半再生混凝土(semi-recycled concrete, SRC)配制了7 组不同的配合比,见表2。根据模型设计相似比,取用配合比5 为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配合比。配合比中掺入石灰膏的目的在于降低模型材料的弹性模量。施工完成以后在振动台上的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见图3。

半再生混凝土的粗骨料是由破碎的建筑废料而来,包括碎石,砂浆块,粒径为8~10 mm,见图4。由于在破碎过程中,碎石,砂浆块以及砖块内部存有很多微裂缝,以及碎石表面的原有砂浆结合面也成为再生混凝土破坏的源头。

图3 模型整体图Fig.3 Panorama of model

图4 再生粗骨料Fig.4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2.2 振动台试验模型相似关系

相似理论建立起了2 个不同尺度系统的之间联系桥梁,其本质是物理学力学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在不同尺度系统内都适用。相似理论要求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的物理量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如果物理量之间的量纲相同,则相同量纲物理量之间相似常数应该一致。以振动台试验为例,振动台试验主要模拟的结构的惯性力,根据相同量纲物理量之间的相似系数一致的原则,要求模型竖向重力加速度与横向加速度具有相同的相似比。然而振动台试验是在地球上完成的,模型的竖向重力加速度与原型的竖向重力加速度相似比为1, 那么也要求模型水平加速度相似常数为1。

当Sa不等于1 的时候,即不满足式(1)中的第3 式,据此设计的模型便存在重力失真。所以,本模型为了避免重力失真效应,初始设计加速度相似常数为1。该模型长度相似常数为1/4,密度相似常数为1,根据预留试验块的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试验值,弹性模量相似常数为1/3,因此得到加速度相似常数取为1.20,其余相似常数确定见表3。

2.3 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配筋

根据构件截面承载力相似原则,模型截面的配筋见图5。图5 中钢筋标号10#,12#,14#和20#的直径依次为3.50,2.77,2.11 和0.90 mm。

2.4 振动台试验选波原则和输入顺序的确定

振动台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模型试验对原型结构抗震性能做出评估,因此,根据地震波反应谱与规范设计反应谱拟合程度,选择4 条地震波进行输入。由于振动台模型进入非线性后具有不可逆性,应当按每条波输入后结构的反应程度,将波的输入顺序进行排序。一个简单做法就是以结构第一周期(第一周期的振型质量参与系数需大于50%)处的反应谱值按规范规定的1:0.85:0.65 进行缩放后进行平方和开平方后值进行排序。

表2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配合比Table 2 Semi-recycled concrete mix proportion

表3 相似关系表Table 3 Similarity relationship

图5 模型截面配筋图Fig.5 Rebar details of different cross sections

选择地震波按输入顺序为 Wenchuan 波,MYG013(仙台波),El Centro 波和Kobe 波。将4 条地震波的3 个方向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统一调整为70 cm/s2,进行反应谱分析,与规范8 度多遇地震设计反应谱(Designed response spectrum)反应谱画在1 张图上,见图6。从图6 可以看出:4条地震波反应谱与规范设计反应谱在结构第一周期处存在一定差距,而4 条波反应谱平均值与反应谱比较接近,因此用4 条波地震反应均值对结构进行评估。对于输入振动台模型地震波需要经过加速度相似常数和时间相似常数进行调整之后,方可作为振动台输入,对模型结构进行激励。

2.5 振动台试验工况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在8 度设防水准下的抗震能力,是否能达到8 度抗震设防水准的要求。因此,振动台输入以8 度为目标,分级进行试验。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输入工况按照8 度多遇烈度双向、三向输入;8 度基本烈度双向、三向输入;8 度罕遇烈度双向、三向输入;8 度半罕遇烈度(PGA 为510 cm/s2)双向、三向输入的加载制度。

2.6 振动台模型传感器布置

根据本模型结构特点,分别在结构底座、第2 层、第4 层、第6 层、第8 层处布置加速度传感器共39个;分别在底座、第4 层、第8 层布置位移传感器6 个。

图6 地震波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Fig.6 Response spectra of input ground motion and designed response spectrum

3 试验结果

3.1 试验现象

在不同阶段分别对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现象进行对比汇总。对于框架结构来说,主要抗侧力构件是梁、柱和节点。因此,对这3 个部分,在不同水准下的性能进行研究。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在8 度多遇烈度阶段,框架梁端出现细微裂缝基本集中在第1~3 层,柱子没有可见裂缝,节点没有破坏,见图7;8 度基本烈度阶段,梁端裂缝范围向第4~8 层扩展,第1~3 层裂缝增多,柱子有2 根出现裂缝,8 个节点出现裂缝,见图8;8度罕遇烈度阶段后,框架梁端和跨中均有裂缝,有7根柱子出现裂缝,节点破坏数量增加,既有裂缝破坏加重;8 度半罕遇烈度阶段后,梁全部产生裂缝,柱子均有裂缝,节点除底层外,其余层均有破坏,见图9。框架破坏始于底层梁,破坏范围从下扩展到上部,然后是柱子破坏,然后是节点破坏,总的破损程度上部比下部严重,见图10。

图7 2 层梁端裂缝Fig.7 Cracking at the end of a beam at 2nd floor

图8 1 层梁端交叉裂缝Fig.8 Cross cracking at the end of a beam at 1st floor

图9 1 层柱底水平裂缝Fig.9 Cracking at the bottom of a column at 1st floor

图10 8 层节点破坏Fig.10 Damage of joint at 8th floor

3.2 模型结构动力特性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振动台先后历经五次白噪声,主要查看结构的损伤状况。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频率和阻尼比变化见图11 和12。从图11 可以发现:随着地震波烈度增加,模型结构频率出现了一致降低,在质量不变情况下,表明模型结构刚度减小,即产生一定损伤,与试验观察到现象一致。从图12可以看出:模型振型结构阻尼比随着地震烈度增加,阻尼比也在变大,低阶振型阻尼比呈现一致增加趋势,高阶振型阻尼比增加趋势不是很明显。

图11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模型频率变化图Fig.11 Changes of model frequencies of RSRC

图12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模型阻尼比变化图Fig.12 Changes of model damping ratio of RSRC

3.3 模型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

加速度放大系数表征结构的刚度损伤程度,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在不同水准下楼层加速度放大系数见图13。从图13 可以看出:随着地震烈度增加,结构出现损伤后,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在降低。当结构损伤比较严重(8 度半罕遇)之后,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为最小。由于损伤造成结构频率段远离地震波卓越频率段,因此,出现8 度半加速度放大系数比8 度的小。

3.4 模型结构位移反应

图13 不同水准下加速度放大系数图Fig.13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 of acceleration at different earthquake levels (RSRC)

图14 不同水准下楼层位移包络图Fig.14 Storey displacement envelope at different earthquake levels (RSRC)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在不同水准下楼层位移包络图见图14。从图14 可以看出:随着地震波烈度增加,其包络曲线也再增大。8 度半罕遇烈度地震输入后,结构水平位移增加已经不是很明显,但对竖向位移增加影响比较大,表明8 度半罕遇烈度主要给结构竖向构件带来损伤。

4 原型结构试验结果

原型结构抗震性能根据试验和计算两方面综合评定。试验方面,根据相似理论,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推算得到原型试验结果,分别从原型结构动力特性,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和层间弯矩等几个方面来考察。

4.1 原型结构动力特性

根据相似理论,无量纲量在不同尺度相似系数为1,因此原型结构的阻尼比和模型结构阻尼比相同,在此不再给出。根据时间相似关系,可以得到原型结构的频率。原型结构在不同水准下的动力特性见图15。从图15 可以看出:结构损伤集中出现在第2~3 次白噪声之间,表明中震给结构带来损伤大于小震带来损伤。第4 次白噪声扫描为罕遇地震之后,结构频率有进一步下降。第5 次白噪声扫描表明结构刚度维持在白噪声4 扫描之后水平,基本保持不变。

4.2 原型结构层间位移角

图15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原型频率变化图Fig.15 Changes of frequencies of RSRC prototype

根据相似理论,推算得到原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根据输入地震波反应谱均值与设计反应谱拟合程度比较接近,应当取四条波的均值对结构进行评估,才能得到准确合理的结论。原型结构层间位移角均值见图16。由于在试验过程中(8 度半罕遇烈度阶段,El Centro工况),Y 方向第6 层加速度计出现异常,故原型结构在8 度半罕遇烈度阶段Y 向只有底层四层结果。从图16 可知:原型结构在8 度多遇烈度阶段满足规范限值1/550 的要求;在8 度基本烈度阶段,满足规范限值1/200;在8 度罕遇烈度阶段,满足规范限值1/50 的要求。

4.3 原型结构剪力弯矩分布

根据相似理论得到原型结构的层间剪力和层间弯矩,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层间剪力和层间弯矩见图17 和18。

图16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层间位移角Fig.16 Inter-storey drift of RSRC prototype

图17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层间剪力图Fig.17 Storey shear force of RSRC prototype

图18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层间弯矩图Fig.18 Storey moment of RSRC prototype

5 原型结构计算分析

对原型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以及易损性分析,主要考察层间位移角和层剪力,层弯矩评定原型结构抗震性能,以及从概率角度评定其抗震性能。

5.1 原型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半再生混凝土由于再生粗骨料的影响,其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与普通混凝土不同,主要差别在于弹性模量为普通混凝土的0.55 倍,极限应变/峰值应变为1.29,小于普通混凝土的该比值,其峰值强度可取与之等级相同普通混凝土强度[17]。

采用CANNY 软件分别建了3 个计算模型与PKPM 模型进行比较。模型1 为不考虑实际配筋,因此结构自振周期相差不大。模型2 为考虑了实际配筋影响。模型3 为考虑再生混凝土以及实际配筋。动力特性对比见表4。最终弹塑性计算模型采用模型3,通过弹塑性时程计算分析,原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四条波均值结果)见图19,层间剪力和层间弯矩见图20和21。

5.2 原型结构易损性分析

根据规范设计反应谱在 PEER 数据库(http://peer.berkeley.edu/peer_ground_motion_database/)里选择15 条地震波。将其峰值加速度统一调整为70 cm/s2,地震波反应谱与规范设计反应谱对比见图22。

表4 原型框架结构动力特性对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rototype frame

图19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原型结构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Fig.19 Calculation result of inter-storey drift of RSRC prototype

图20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原型结构层剪力图Fig.20 Storey shear force of RSRC prototype

图21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原型结构层弯矩图Fig.21 Storey moment of RSRC prototype

图22 地震波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对比Fig.22 Comparison of response spectra of earthquake waves and code designed response spectrum

对计算模型进行3 向地震波输入,输入比例根据抗震设计规范调整为1:0.85:0.65。对原型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选取整个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工程需求参数。将所选取地震波PGA 进行统一调幅,调幅后PGA 分别为:0.035g,0.07g,0.10g,0.20g,0.40g,0.6g,0.8g,1.0g,1.2g,1.4g,1.6g,1.8g 和2.0g,并按照文献[28]中的准则确定继续调幅还是终止分析。PGA,Sa[T1,5%](T1处谱加速度,阻尼比为5%)与X 向最大层间位移角的关系如图23 所示。由图23 可以看出:选择Sa[T1,5%]比选择PGA 画出IDA 曲线族离散性小。

对IDA 曲线进行概率统计,得到结构易损性曲线见图24。半再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18]见表5。易损性分析表明:对于正常使用(1/550),基本可使用(1/400),以及修复后使用(1/250)3 个状态,易损性曲线均比较陡峭,表明当Sa[T1,5%]=0.191(8 度基本烈度)时,结构超过修复后使用(1/250)概率很大,对于生命安全(1/50),结构依概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

当遭遇地震烈度相当于8 度多遇地震时,结构超过正常使用(1/550)概率为79.30%,超过基本可使用(1/400)概率为45.44%,超过修复后使用(1/250)概率为2.99%,超过生命安全(1/50)概率以及接近倒塌概率很小,几乎为零。当遭遇地震烈度相当于8 度基本地震时,结构超过正常使用(1/550)概率为99.93%,超过基本可使用(1/400)概率为99.31%,超过修复后使用(1/250)概率为92.31%,超过生命安全(1/50)概率为1.67%,接近倒塌概率(1/25)为0.01%。当遭遇地震烈度相当于8 度罕遇地震时,结构超过正常使用(1/500)概率为100%,超过基本可使用(1/400)概率为99.99%,超过修复后使用(1/250)概率为99.74%,超过生命安全(1/50)概率为32.29%,接近倒塌(1/25)概率为3.74%。

图23 IDA 曲线族Fig.23 IDA curves of structure

图24 结构各状态易损性曲线Fig.24 Fragility curves for different limit states

表5 框架结构性能指标Table 5 Limits states for RSRC frame structure

表6 框架结构三水准地震易损性矩阵Table 6 Seismic fragility matrix for given three ground motion levels

6 结论

(1) 振动台模型试验表明半再生混凝土8 层框架结构首先是梁端产生裂缝,然后是柱子产生裂缝,最后节点破坏,符合“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破坏模式。

(2) 试验结果和弹塑性计算分析均表明半再生混凝土8 层框架结构分别在8 度多遇以及8 度罕遇阶段,层间位移角均能满足抗震规范限值,满足8 度抗震设防要求,可用于灾后重建工程实践。

(3) 通过结构易损性分析,半再生混凝土易损性曲线比较陡峭,表明结构在8 度多遇以及基本阶段容易破坏,并且破坏概率比较大。但遭遇8 度罕遇地震时,结构超过或达到生命安全状态概率为32.29%,结构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限值可能性比较小,与振动台试验结论一致,结构层间位移角依概率满足规范要求限值。

[1] 肖建庄. 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一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11): 1445-1449.XIAO Jianzhua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 of recycledd concrete under uniaxial loading[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7,35(11): 1445-1449.

[2] 肖建庄, 李佳彬, 孙振平, 等.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12): 1558-1560.XIAO Jianzhuang, LI Jiabin, SUN Zhenping, et al. Study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ecycledd aggregate concrete[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4, 32(12):1558-1560.

[3] 肖建庄, 李文贵, 刘琼. 模型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细观数值模拟[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791-796.XIAO Jianzhuang, LI Wengui, LIU Qiong. Meso-1evel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deled recycledd concrete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11, 39(6): 791-796.

[4] XIAO Jianzhuang, HUANG Yijie, YANG Jie,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fine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under axial compression[J]. 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 2012, 26:591-603.

[5] Ajdukiewicz A B, Kliszczewicz A T. Comparative tests of beams and columns mad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and natural aggregate concrete[J]. Journal of Advanced Concrete Technology,2007, 5(2): 259-273.

[6] Fathifazl G, Razaqpur A G, Isgor O B, et al.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steel-reinforced recycled concrete beams[J]. ACI Structural Journal, 2009, 106(80): 858-867.

[7] 尹海鹏, 曹万林, 张亚齐, 等. 不同配筋率的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 2010, 5(1): 99-107.YIN Haipeng, CAO Wanlin, ZHANG Yaqi,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recycledd concrete columns with different reinforcement ratio[J].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10, 5(1):99-107.

[8] 张亚齐, 曹万林, 张建伟, 等. 再生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 2010, 5(1): 89-97.ZHANG Yaqi, CAO Wanlin, ZHANG Jianwei,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recycledd concrete short columns with crossed reinforcing bars[J].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10, 5(1):89-97.

[9] YANG Youfu, HAN Linhai. Experimental behaviour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06, 62: 1310-1324.

[10] 曹万林, 徐泰光, 刘强, 等. 再生混凝土高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 2009, 25(2): 18-23.CAO Wanlin, XU Taiguang, LIU Qia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high-rise recycledd aggregate concrete shear wall[J]. Worl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09,25(2): 18-23.

[11] 张建伟, 曹万林, 董宏英, 等. 再生骨料掺量对中高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0, 43(S2): 55-61.ZHANG Jianwei, CAO Wanlin, DONG Hongying, 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mid-rise recycled concrete shear walls with different percentage of aggregate replacement[J].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0, 43(S2):55-61.

[12] 曹万林, 刘强, 张建伟, 等. 再生混凝土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 2009, 25(1): 1-5.CAO Wanlin, LIU Qiang, ZHANG Jianwei,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low-rise recyeled aggregate concrete shear wall[J]. Worl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09,25(1): 1-5.

[13] Corinaldesi V, Moriconi G. Behavior of beam-column joints made of sustainable concrete under cyclic loading[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ASCE, 2006, 18(5): 650-658.

[14] 肖建庄, 朱晓晖. 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3(4): 436-440.XIAO Jianzhuang, ZHU Xiaohui.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recycledd concrete frame joints[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5, 33(4): 436-440.

[15] 孙跃东, 肖建庄, 周德源, 等. 再生轻质砌块填充墙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25(5): 124-131.SUN Yuedong, XIAO Jianzhuang, ZHOU Deyuan, et al.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 of recycledd concrete frame filled with recycledd lightweight masonry block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05, 25(5):124-131.

[16] XIAO Jianzhuang, WANG Changqing, LI Jie, et al. Shake-table model tests on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J].ACI structural Journal, 2012, 109(67): 777-786.

[17] 肖建庄. 再生混凝土[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52-60.XIAO Jianzhuang. Recycled concrete[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8: 52-60.

[18] 门进杰, 史庆轩, 周琦. 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目标和性能指标的量化[J]. 土木工程学报, 2008, 41(9): 76-82.MEN Jinjie, SHI Qingxuan, ZHOU Qi. Performance-based fortification criterion and quantified performance index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J].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8, 41(9): 76-82.

猜你喜欢
振动台层间框架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问题和对策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通信机柜地震易损性分析
沥青路面层间剪切性能研究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述
基于双向精控动态加载系统的路面层间联结性能测试仪开发
基于ISS&SSDR的沥青路面层间疲劳寿命外因素综合影响预估
层间组合隔震结构随机动力可靠度分析
冗余驱动液驱振动台台阵系统内力分析及其抑制方法研究
无地下室框架结构基础深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