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温床育苗的管理

2014-04-01 07:03湖南农业大学聂明建
湖南农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薯苗床土炼苗

湖南农业大学 聂明建

甘薯属典型的喜温怕凉作物,试验表明,薯块在16~32℃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芽出苗就越快而且多。16℃为薯块萌芽的最低温度,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9~32℃,薯块若长期处于35℃以上较高温度时,由于呼吸强度大,消耗自身养分多,容易发生糠心,对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温度达到40℃以上时,容易发生伤热烂薯。所以在育苗时,高温催芽以后,要把苗床温度控制在31℃左右。甘薯出苗后,温度以25~28℃为宜。

在薯块萌芽期保持床土和空气的相对湿度均在80%左右,使薯皮始终保持湿润为宜。在幼苗生长期间,床土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为使薯苗生长健壮,后期炼苗时可以减少水分,相对湿度降到60%以下。

1.温度 苗床温度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催为主,以炼为辅,先催后炼,催炼结合”。

前期(1~10天)高温催芽。排放种薯前,先加温预热苗床至30℃左右,排薯后使苗床温度上升至35℃,保持3~4天,然后降至32~35℃。棚温前阶段的温度不低于30℃,7天以后逐渐降至25℃左右。中期平温长苗。待齐苗后,注意逐渐通风降温,苗床温度降至25~28℃,棚温短时不能超过40℃。后期低温炼苗。当苗长到20厘米左右时,移栽前5~7天,逐渐揭膜通风炼苗,使苗床温度接近外界温度,以利于栽插成活。

甘薯温床育苗中,温度的准确测量十分重要,测温点应分别设在苗床当中,靠近两侧边缘和靠近两端处。温度计插入苗床不宜过深或过浅,以温度计下端与种薯底面相平为宜。盖薄膜的苗床,注意测量膜内薯苗茎尖层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烧伤薯苗。

2.水分 甘薯排种后,盖土前要浇透水,浇水量约为薯重的1.5倍。苗床水分管理的原则是:高温期水不缺,低温炼苗时水不多。酿热温床浇水量要少,次数要多些。采过一茬苗后隔天浇水。薄膜具有不透水性和疏水性,土壤里的水分通过高温和照晒不断蒸发,使水分凝结在薄膜上,滴落而回流床面。据测定,每平方米苗床在1天里回流的水分可达1.5升,对保持床土水分、减少蒸发有明显作用。可采用勤拍打薄膜的办法,把水珠振落,增加透光性,提高苗床的温度和湿度。

3.光照 在薯块萌芽阶段,光照对发根、萌芽没有直接影响,但光照弱会影响苗床温度。强光能使苗床增温快、温度高,可促进发根、萌芽。出苗后光照强度对薯苗生长速度和质量有明显影响。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薯苗叶色黄绿,组织嫩弱,发生徒长,栽后不易成活。因此,在育苗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光照,以提高苗床温度,促进光合作用,使薯苗健壮生长。

在甘薯幼苗全部出齐并已开始展新叶时期,选晴暖天气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适当打开薄膜通风降温。剪苗前3~4天,采取白天揭膜、晚上盖,通风、透光以炼苗,这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条件。

4.施肥 育苗前期所需的养分,主要由薯块本身供给,所以甘薯育苗前期不需施肥,后期随着幼苗生长,逐渐转为靠根系吸收床土中养分生长,这时需要施肥补充养分。采苗2~3茬后,薯块里的养分逐渐减少,根系吸收的养分则相应增多。薯苗生长需要较多的氮素肥料,氮肥不足薯苗生长缓慢,叶片小,叶色淡黄,植株矮小瘦弱,根系发育不良。因此,育苗应采用肥沃的床土并施足有机肥,育苗中后期适量追施速效性氮肥,以补充养分的不足。每剪采1次苗结合浇水追1次肥,注意选择苗叶上没有露水的时候进行,追施尿素每10平方米一般不超过0.25公斤。追肥后立即浇水,以便迅速发挥肥效。

猜你喜欢
薯苗床土炼苗
“循环”式炼苗对烤烟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红薯苗栽植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简述日喀则番茄1号常规品种的采种技术
观赏植物无糖组培苗炼苗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春季红薯栽苗注意啥?
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床土培肥效应研究
蔬菜育苗中的不正常现象发生原因
沼泽小叶桦丛生芽生根培养及移栽炼苗试验
叶菜型甘薯大棚越冬栽培薯苗存活率及其产量性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