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为辅助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2014-04-01 07:14严红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智能手机辅助

严红美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近年来,随着我国3G、4G和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的日趋完善,无线网络覆盖面积的日益扩大,以及各种移动电子设备的日渐普及,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正在悄然兴起,并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移动学习(M-learning)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相对“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老师、固定材料”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而言,有着诸多优势。移动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从而给学习者一种全新、自由的感受,因此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欢迎,并成为一种趋势。国际远程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在谈到移动学习时说:“由远程学习和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生的移动学习将为我们展现学习的未来。移动学习是继远程学习、电子学习之后的第三种学习方式。”[1]

虽然目前我国的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尚在探索当中,但是,根据移动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实践应用的案例及移动学习自身的适应性来看,移动学习比较适合应用于校园内学生的辅助学习和社会学习者的即时知识获取的信息传送与情境建构。[2]

一 移动学习的定义及其优势

(一)移动学习的定义

移动学习是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学习形式,最初源于1994年卡内基梅隆开展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项目。2000年,国际远程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在庆祝上海电视大学建校40周年的学术报告中首次将移动学习的概念介绍到中国。[3]但是,迄今为止,移动学习仍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一些研究机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移动学习,其中较为权威的有以下几种定义:

1.Knowledge Planet公司认知系统部主任Clark Quinn从技术的角度对移动学习。做了这样的定义:移动学习是通过IA设备实现的数字化学习,这些 IA设备包括 Palms、Windows CE设备和数字蜂窝电话等。他认为“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与数字化学习的结合,它包括随时、随地的学习资源,强大的搜索能力,丰富的交互性,对有效学习的强力支持和基于绩效的评价。它是通过诸如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或移动电话等信息设备所进行的数字化学习”[4]。

2.Alexander Dye等综合了众多学者的观点,对移动学习下了一个较为具体的定义: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的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5]

3.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委员给移动学习做出如下定义:移动学习是指依托目前较为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多媒体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教师和学生通过利用目前普遍使用的无线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来更为灵活方便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的信息交流。[6]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实现移动学习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多媒体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和“无线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这两个条件在当前无疑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无线移动网络发展至今已经相当成熟,基本覆盖了所有地区,包括大学校园;且无线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在大学校园里已经相当普及,基本上人手一部。这就为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二)移动学习的优势

1.灵活性。这是移动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优势。随着无线网络覆盖面积的不断扩大,移动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等,实现无线连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不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固定时间、固定场所的时空限制。同样,教师也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教学,不再局限于固定时间、固定场所的课堂教学。此外,学习者也可以灵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工具、学习方式和学习材料灵活地学习;教师也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特点,灵活地教学。

2.实时性。这是移动学习的另一大优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学习资源主要以纸质材料为载体,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所呈现的学科知识相对滞后,有时甚至远远落后于学科知识的真实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对学科知识的了解与掌握,造成所学的学科知识与真实的学科知识脱节的情况。而移动学习模式中的学习资源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可以实时更新,实时地为学习者提供最新的学科知识和前沿动态,避免了所学知识非最新知识的尴尬局面。此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由于条件的限制,可能无法实时地和老师进行交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移动学习模式中的学习者则可以利用网络和移动电子设备,通过在线交流、电子邮件等方式和教师实时交流,实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学习的顺畅进行。

3.交互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受到时空的限制,大都发生在课堂上,而移动学习模式中师生、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则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和移动设备提供的便利,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这种学习过程的交互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信心,形成学习者对待学习的乐观态度,培养学习者的交流沟通能力。

二 智能手机作为移动学习工具的独特优势

智能手机(Smart 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7]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智能手机除了具备一般功能手机的通讯功能之外,同时具备了其他移动电子设备的功能,如无线通信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以及支持多媒体资源的存储和播放等功能。此外,智能手机还有其他移动电子设备无法媲美的优势--普及性和便携性,因而是更为理想的移动学习工具。

1.普及性。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成熟、硬件成本的急剧下降以及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智能手机的价位逐步降低到普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智能手机也因此逐步成为了现在社会群体普遍认可和选择购买的通讯设备。大部分的大学生在选择通讯工具时也都会把价格适中、外观精美、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作为首选。另外,各大网络运营商为了抢占大学校园这一市场,纷纷在大学校园采取各种促销活动。学生只需承诺连续若干月保底消费若干元,便可免费领取相应档次的智能手机一部。因此,智能手机在大学校园里相当普及,基本上人手一部。这种优势是也其他移动设备无法企及的。其他移动设备因价格相对较高,在大学校园里的普及率远不及智能手机。

2.便携性。移动学习强调的是“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移动学习终端的便携程度决定着学习者学习方便程度。与其他的移动电子设备相比,智能手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更方便携带,更符合移动学习的要求。

三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为辅助的英语教学模式

基于无线网络已基本覆盖大学校园及学生基本上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技术条件和设备条件,笔者尝试着将移动学习与英语教学相融合,构建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为辅助的英语教学模式,具体为基于手机短信的辅助教学模式、基于网页浏览的辅助教学模式、基于在线交流的辅助教学模式以及基于单机学习的辅助教学模式,并将之分别应用于词汇拓展学习、阅读拓展学习、课业信息发布以及听力学习等。实践证明,这些辅助教学模式确实可行,且成效颇佳。

(一)基于手机短信的辅助教学模式

短信交流是智能手机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通讯功能之一,具有发送即时、阅读方便的特点。此外,几大网络运营商为了抢占大学校园市场,纷纷推出了各种学生通讯套餐,向使用套餐的师生提供数量可观的同一网内通话及短信免费服务,同一网内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发短信一定数量内是免费的。因此,短信交流也成为了最受在校大学生欢迎的通讯方式之一。这就为基于手机短信的辅助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利用短信,将学习内容发送到学生手机,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地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既不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又高度契合了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和非正式学习理论,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效。笔者主要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词汇拓展学习,结果取得非常好的成效。比如,前段时间国内各地雾霾严重,笔者就将和雾霾有关的一些英语词汇编成短信:“各位亲们:近段时间我市 air quality(空气质量)持续下降,P.M2.5(Particulate Matter2.5可入肺颗粒物)持续爆表,haze(雾霾)天气仍将持续。各位亲们无事少出门,出门则记得戴上respirator(口罩)哦!”实践证明,学生非常欢迎这种词汇学习模式,词汇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基于网页浏览的辅助教学模式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开通了流量套餐服务,基本无需担心因上网学习而产生流量超标的问题。因此,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要求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登录 WEB或者WAP网页,查找、浏览、下载教学需要的学习资源,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笔者主要将这种辅助教学模式用于拓展阅读学习,也取得不错的成效。笔者事先指定某个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网站,要求学生课前或课后自行浏览内容,并在上课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检查。实践证明,这种辅助学习模式对学生的词汇量的扩大、阅读能力的提高、知识面的拓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基于在线交流的辅助教学模式

现在的大学生除了常用语音交流、短信交流之外,尤为喜欢在线交流。每个学生基本上都注册了一个或者更多的腾讯QQ账号以及各种的微博账号,每个班级基本上也都会建立起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如QQ群等。因此,基于在线交流的辅助教学模式是最为理想,也是最易实现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交流平台,与学生交流学习信息,或者发布课业信息。笔者也常利用学生所在班级的QQ群发布一些课前练习或要求、课后作业信息以及教学内容PPT等,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四)基于单机学习的辅助教学模式

学习者在使用智能手机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信号差等问题无法实现以上三种模式的学习模式。此时,单机学习就成了移动学习的最佳方式。单机学习主要是指学习者利用手机上已安装的学习软件,或者已经下载的资源进行学习。笔者主要将这种辅助教学模式用于英语听力学习。比如,笔者会在上课前要求学生将听力部分音频拷贝到手机,并利用课余时间先行学习,之后在课上进行核对,以检查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这种模式有利于改变学生在听力课上的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有效提高学生听力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优化学生听力学习的成效。

结 语

虽然移动学习模式相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而言有着诸多的优势,但是从其自身的适应性来看,移动学习模式目前还是比较适合于辅助学习。以移动学习为辅助的英语教学模式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成效。当然,以智能手机作为移动学习的主要工具也有着一些局限性,如目前大部分的智能手机待机时间短,屏幕相对偏小等。尽管如此,英语教育工作者和英语学习者都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带给我们的便利,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1]桂清扬.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3,(2):36-38.

[2]査代春.3G背景下的移动学习模式构建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47-51.

[3]胡通海.移动学习的定义、特征和结构[J].软件导刊,2010,(7):178-179.

[4]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10,(1):95-96.

[5]李楠李,盛聪.2006-2011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成教研究,2012,(18):53-57.

[6]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19.

[7]百度百科.智能手机[EB/OL].http://baike.baidu.com,2014-03-06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智能手机辅助
智能手机是座矿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