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纸媒从业者媒介素养建构路径

2014-04-01 16:34秦福贵
关键词:媒介素养信息

秦福贵

(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大众传播媒介所建构的世界并非真实世界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信息选择、加工、重组后所呈现出来的,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概念已经变得更加宽泛,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应用,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传播者,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报纸媒体作为曾经的主流媒体,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在网络时代的媒介生态环境中仍然是重要的一环,在人类信息传播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一、纸媒从业者面临的挑战

1.经济压力。广告是媒介得以经营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广告投放量呈现萎缩的态势,报纸广告尤为明显。更有的企业,甚至提出不再投放纸质媒体广告,这使得纸质媒体的经济收入呈现下滑的趋势。纸媒从业者的薪资水平低于网络媒体,而增长幅度也在放缓,经营不善的报社从业者薪资还有下降的情况,纸媒广告收入的下降是从业者收入降低的重要原因。面对经济压力,纸媒从业者固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会受到经济利益的冲击,从而影响到从业者对于信息的“把关”,进而会影响到纸媒信息传播的质量。

2.业务压力。互联网使信息传播变得异常便捷,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者,这就使记者昔日“无冕之王”的称号逐渐弱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新闻的概念和内涵造成冲击。纸媒从业者在新闻题材的选择,采访的角度以及信息呈现方式上都受到巨大的冲击,传统的采编理论和实践经验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实际,造成了纸媒从业者的巨大业务压力。

3.双重压力导致的扭曲。面对经济和业务双重压力,导致了纸媒从业者的思想扭曲:为追求经济利益,有偿新闻层出不穷;为应付稿件任务,不经实地采访和认真核实就借用网络信息,致使虚假新闻频发。这些虽然不是纸媒从业者的主流,但却反映出一个重要的问题,纸媒从业者的媒介素养亟待提升。

二、纸媒从业者媒介素养建构

美国学者凯瑞·巴扎尔盖特提出了兼顾传者与受者的媒介素养内涵,包括,(1)技术和应用层面,即能从事媒介部门的工作;(2)语言、语义、美学和价值观层面,对媒介内容的鉴赏和辨别能力;(3)结构层面,媒介部门的结构、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1]。基于此,本文认为构建纸媒从业者的媒介素养,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1.传播理念的理性回归

纸媒从业者大多是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具有一定的新闻传播理论素养,而专业知识和理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纸媒从业者如何选取信息、加工信息和传播信息。随着社会的转型,大众传播媒体在功能、地位、作用和运作方式上也在出现新的变化,媒介从业者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媒介从业者却很少接触新闻理论、业务期刊和新闻业界网站[2]。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媒介从业者加强传播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认识到传播居于人类一切活动的中心,并且强调了它与其他专题相比的重要性[3]。纸媒从业者所从事的工作正是这种传播工作,而且是一对多的大众传播,其影响范围和人群更加广泛,只有具备理性的传播观念,才能在传播的过程中充当有价值的“信源”,从而使纸媒更多地发挥出正能量。纸媒从业者在传播过程中还承担着对信息“把关”的责任。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哪些应该进行传播,应该从何种角度进行传播,应该使用什么方式传播,这些都需要纸媒从业者进行筛选和过滤。倘若把关不严,网络虚假不良信息经过纸媒传播后,其不良影响要远远大于互联网传播本身。

理性的传播理论素养是纸媒从业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应对网络时代复杂信息环境的有力法宝。加强传播理论知识的学习,广泛阅读经典传播学著作是获取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由于学科体系的限制,新闻专业高等教育课程中传播理论的课时有限,新闻科班出身的纸媒从业者在学校教育中不能获得足够的传播学理论知识,这就要求纸媒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拿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对自身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媒介机构的管理者,也要有意识为从业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通过聘请专家学者授课和委派外出学习等方式,为从业者传播理念的理性回归创造良好的条件。

2.职业精神的全新塑造

职业精神是纸媒从业者媒介素养的重要体现,是承担社会责任、追求新闻价值、维护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然而,近年来,中国传媒的社会文化责任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如虚假新闻的炮制、植入性行销的泛滥、恶性竞争、低俗化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成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价值观扭曲的重要原因[4]。这一切的出现,与传媒从业者职业精神的缺失有着重要的关系。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要培养崇高的职业精神,首先要有高尚的价值观,这需要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物质诱惑时,纸媒从业者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相对于普通人,媒介从业者所面临的诱惑更多,这就要求他们不断加强自身人格的修炼与完善。

社会责任感也是纸媒从业者塑造职业精神的必修课。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受众给予大众传播媒介更多的关注,这就要求纸媒从业者能够珍视这种注意力资源,勇于承担对受众的责任。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来讲,要有对历史、对社会、对未来、对人类、对道德、对价值的担当,培养自己仁爱与兼爱互补的爱人观、兼济天下的责任观、学无止境的问道观、悲天悯人的待人观,君子不惟器的学养观[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纸媒从业者,更要勇于承担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3.业务评价机制的完善

纸媒从业者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生存于“媒介机构”之中,媒介机构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从业者。提升纸媒从业者的媒介素养,媒介机构的业务评价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面对网络媒体带来的冲击,纸媒的经营管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相关管理机制的变化导致纸媒从业者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稿件数量的要求,采访和成稿时间的限定,稿件级别的评定,工作量与薪酬挂钩等业务评价机制对于从业者最终呈现出的“信息产品”具有直接的影响。评价机制不完善,以数量论英雄,以时效论成败,以吸引眼球为导向,必然让从业者在信息生产过程中急功近利,忽略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操作流程,从而生产出垃圾信息。完备的业务评价机制能够兼顾数量与质量、平衡商业利益与公众利益、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从而使纸媒从业者能够沉下心来钻研业务,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生产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这一切将更加有助于从业者媒介素养的提升,在完备的业务评价机制之下,做到从业者与媒介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纸媒从业者的媒介素养。

西方学者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比喻为医疗卫生教育的地位,后者教会人们避免外在物理病菌侵入身体,保证身体健康;而前者是在保护人们避免精神病毒腐蚀身体,保持精神健康[4]。媒介从业者作为信息传播的起点,其媒介素养就更加值得关注和研究。报纸作为传统媒体,虽然受到来自网络媒体的冲击,但在未来媒介生态中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价值更多体现在为受众提供“信息精品”。只有不断完善和提升纸媒从业者的媒介素养,才能顺利推动纸媒在网络时代向前发展。

[1]陈龙.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的调整[J].现代传播,2004(4):26-29.

[2]陆晔,俞卫东.传媒人的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J].新闻记者,2003(6):54-57.

[3]斯蒂文·小约翰逊.传播理论[M].陈德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胡智锋,刘俊.传媒领导者媒介素养提升论要[J].新闻记者,2013(11):60-67.

[5]刘俊.文化·传媒·青年:台湾传媒教育开路人郑贞铭的教育观[J].现代传播,2012(6):123-126.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信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订阅信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