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钉内固定加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治疗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护理

2014-04-01 17:54耿丽莹
河北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根钉椎弓椎体

耿丽莹

·护理研究·

椎弓根钉内固定加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治疗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护理

耿丽莹

椎体成形;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康复训练

2010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们对33例外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加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并进行合理周密的围手术期整体化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中,男24例,女9例;年龄30~56岁;完全性截瘫20例,不完全性截瘫13例;外伤原因为高处跌落伤16例,直接暴力砸伤3例,交通伤14例。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

1.2 方法 我们设计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经患椎一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三柱重建或二柱重建。掌握好骨水泥注入的时机及注入量,选择面团期推注,一般胸椎推注不超过3 ml,腰椎不超过5 ml。 围手术期行整体化护理指导,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

2 结果

8例完全性截瘫患者神经功能未恢复外,其余25例患者均部分恢复或完全恢复,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患者多为意外事故,毫无思想准备,且怀疑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出现恐惧和焦虑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1]。针对这些心理变化应加以宽慰,鼓励,多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医生、责任护士,并介绍成功病例增加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明白手术的目的是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序列,对脊髓进行有效的减压及对脊柱进行可靠的融合与稳定[2],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最大限度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3.1.2 术前准备:入院后检查全身皮肤情况,尤其是骶尾部皮肤是否完整,并交接班,建立压疮登记表,定时定时翻身叩背,严防压疮的发生。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观察双下肢肌力、感觉运动情况;完善术前准备,常规化验、遵医嘱留置尿管、心电图和胸片检查;指导患者床上大便和翻身的方法;告知患者术前备皮禁食水的意义;术前遵医嘱行皮试,术前30 min静点抗生素,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将病历、X线片、CT 片、MRI 片等术中用物用药随同患者一起送往手术室。

3.2 术后护理

3.2.1 基础护理:护理时动作应轻柔,晚间护理调暗灯光,必要时放下窗帘,营造安静的环境,让患者充分休息,噪音可刺激交感神经,使患者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疼痛加剧及影响睡眠[3]。

3.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骨折椎体内灌注骨水泥过程中会产生70~80℃的高温,并且有一定的压力,对局部生理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吸氧2 L/min,及时记录心电变化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后 72 h应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并与术前做比较,做好护理记录;术后24~48 h内注意观察有无腹胀,指导患者不要进食产气食物,严重腹胀时酌情禁饮水、牛奶,行腹部热敷或腹部环形按摩、针刺方法。如果没有腹胀,可进软食至普食。

3.2.3 重视体位护理:手术均为硬膜外麻醉,术后回病房须去枕平卧6 h,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的变化,术后第1天尽量少搬动,如需翻身,呈轴线翻身。术后绝对卧床2周,可铺垫气垫床,定时更换卧位,予平卧、侧卧、俯卧位交替进行。平卧时背部两侧需垫软枕,使脊柱部位悬空;侧卧时身体与床面呈90°角,胸前抱软枕,下腿伸直,上腿屈曲,两腿间用软枕垫与同侧髋部抬高或略低,增加舒适感;俯卧位时,头面部、胸肩部、髋部均放置软枕[4,5]。

3.2.4 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观察敷料是否干燥,一旦被血液浸透,要及时更换。患者术后一般放置引流管1~2根,为防止切口积血形成血肿,防止感染,根据医嘱及时调节负压,保持引流管通畅,每2小时挤压引流管1次,避免受压扭曲,打折或滑脱,切忌引流物逆流,翻身时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出,准确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和颜色,一般术后2~4 d引流量<10~15 ml且色淡即可考虑拔出引流管。

3.2.5 疼痛护理:一般情况下患者疼痛立即缓解,但有3例患者疼痛比术前加重, 给予解热镇痛药及抗生素应用2~5 d症状有效缓解,分析原因可能为骨水泥外漏后刺激相应神经根引起的反应。

3.3 并发症的预防

3.3.1 预防压疮:建立压疮评估表,根据压疮系数评估患者,按需轴线翻身叩背,避免腰部扭曲,侧卧时腰背部垫软枕,平卧时双下肢抬高20~30°,骨突出给予透明贴保护。

3.3.2 预防尿路感染:每日行尿管护理2次/d,进行夹闭尿管训练,每2~4小时开放1次,留置尿管超过3 d的,每日用0.9%氯化钠溶液250 ml+庆大霉素8万U行膀胱冲洗1~2次,每日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尿袋,争取早日拔除尿管,鼓励患者多饮水2 500~3 000 ml。

3.3.3 预防坠积性肺炎:鼓励患者深呼吸,练习吹气球,翻身叩背,若分泌物较多不易咳出,遵医嘱行雾化吸入。

3.3.4 防止烫伤和冻伤:截瘫患者由于肢体感觉消退或丧失,使用热水袋或冰袋时注意水温,及时观察。

3.3.5 预防便秘:指导患者在早晨无论有无便意都应用力做排便动作,反复多次,反射性引起蠕动,使患者形成规律性排便。必要时口服通便灵、番泻叶冲服、开塞露入肛和灌肠[6]。

3.4 功能锻炼 由于骨折椎体进行了骨水泥灌注、椎弓根钉加强固定,骨折部位稳定性较好,为了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术后当日即可指导其行直腿抬高、曲髋被动运动,膝关节,踝关节运动,逐渐变主动直腿抬高,以45°为宜。鼓励患者主动功能锻炼[7], 恢复肌力: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扩胸运动、吹气球增加肺活量。双足可用护足架保护以防足下垂。术后晚期可在床上挺胸、背伸、俯卧撑,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等背肌练习。康复期间可辅以针灸、电疗及高压氧治疗[8]。

近年来胸腰椎骨折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胸腰椎骨折导致人体躯干负重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使功能活动严重障碍,合并神经损伤者,可致下肢不全甚至瘫痪,故病情较重,需应用手术治疗,对于临床护理要求较高[9]。传统的手术方法内固定虽能完成椎管减压及部分固定,但三柱的稳定性的重建很难做到。为解决三柱的稳定性、前后路联合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及并发症多的缺点,我们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加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治疗外伤性胸腰椎骨折,是近几年开展的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方法,此治疗方法缩短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又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本组33例患者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加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治疗,通过为患者合理周密的围手术期整体化护理实践,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方案,使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胸腰椎骨折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康复的疾病,出院后常因照护不周、活动不当而出现各种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痛苦,加重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通过医护人员定期行家庭访视护理干预,不但促进了患者康复,而且使患者遵医行为不断增强,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10]。综上所述,在护理中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护理措施,进行合理周密的围手术期整体化护理,并积极做好家庭访视,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和关键。

1 余莉,李红艳,郭红娜. 经皮椎弓根钉棒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80-381.

2 邓幼文,吕国华,王冰.陈旧性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271-274.

3 陈茂艳,唐硕,张莉萍.胸腰椎骨折AF钉系统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西南军医,2011,13:347-248.

4 刘红娟,李娟. AF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护理学杂志,2005,20:23-24.

5 王桂珍,李红.舒适护理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3-34.

6 许芬.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24例护理体会.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29:725.

7 周谋望,陈亚平,葛杰,等主编.骨关节损伤与疾病.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9.

8 罗菊英,赵正据,曹群英.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3:165-166.

9 郭林,夏晓燕,任雪萍.有限减压相邻节段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3 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8,14:54-55.

10 陈少群,江正康,李雪英,等.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对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探讨.护理学报,2009,12(7B):1-3.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7.075

054000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

R 473.6

A

1002-7386(2014)07-1118-02

2013-11-14)

猜你喜欢
根钉椎弓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后路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椎体骨折置钉准确度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