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支持是否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2014-04-01 03:16汪艳涛苟露峰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专用性大户农村金融

汪艳涛 高 强 苟露峰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农村劳动力逐步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农业经营主体也发生了变革,由传统的小规模家庭经营转变为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黄祖辉和俞宁,2010)[1]。传统小规模家庭经营主要依靠经验种地,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以及现代化机械操作,影响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张晓山,2013)[2]。因此,需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科学的种养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促使其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孔祥智,2013)[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离不开农村金融等生产要素的支持(吴超和钟辉,2013)[4]。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政策,但是这些机构普遍监管困难,存在着系统性风险,且准入制度严格,制约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谷洪波和王文涛,2007)[5]。农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中小型农业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物,出现了融资贷款困难、贷款交易成本高以及贷款手续复杂等问题,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孙勇智和孙启明,2013)[6]。另外,小额信贷等扶持性贷款规模较小,远远无法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缓慢 (刘雨松和刘新智,2013)[7]。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农村金融运作效率,创新农村金融运行体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能力的提升(于亢亢、朱信凯和王浩,2012)[8]。但是,现有文献大多从宏观层面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对其发展现状、前景以及培育必要性进行定性分析,从农村金融支持视角进行研究的较少。因此,本文拟构建一个农村金融支持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理论模型,借助山东省胶州市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农村金融支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影响;并提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二、理论模型

为了进一步分析农村金融支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影响,本文从传统生产函数分析框架出发,将农村金融、农村劳动力、农村物质设备当作一项要素投入用于培育过程,这样就得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效果函数:

其中,Y代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F代表农村金融支持水平;L是农村劳动力投入;K代表农村生产物资投入。由于本文重点研究农村金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的影响,因此本文借鉴温涛、冉光和和熊德平 (2005)[9]的做法,对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物质设备投入加一个容量限制,从而可得如下方程:

如果不考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税收差别、分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利用这一模型就可以考察农村金融支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之间的关系。假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所需的金融支持既有来自于主体内部的金融支持,也有来自于主体外部的金融支持。外部金融支持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政府或社会组织的补贴,他们提供的金融一般不针对某个特定的农业经营主体,因而这种金融一般具有通用性;另一种渠道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金融机构融资,这部分金融一般具有针对性,只对本农业组织(企业)服务,因而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假设农村金融支持符合C-D函数,式(3)变为式(4):

其中,FG代表政府提供的通用性金融支持;FS代表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支持;I代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拥有的具有私人特征的金融支持;α、β、γ>0。由于政府提供的金融支持FG不针对具体的主体,农户对其不能自由支配,因此本文假设每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事人金融禀赋为Ri=FSi+Ii,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的金融禀赋为:

因此,求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最大化。联立式(4)和式(5),建立拉格朗日函数,并对此函数求一阶导数,整理可得:

将式(5)带入式(4),对FS求一阶偏导并令其等于0,可得:

一般而言,政府提供的通用性金融支持和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支持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能力的提升弹性不会大于1,因此增加金融支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能力提升的影响是呈边际递减趋势的。当0<β<1时:

命题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随政府提供的通用性金融支持的增加而提升,同时也随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支持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都呈边际递减的趋势。为了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最优,专用性金融支持随着金融禀赋R的增加而增加;反之亦然。这说明,政府提供的通用性金融支持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能力的提升,但也不是无限度的提供,应限定在适当的额度范围内。如果有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的技术条件,主体会通过增加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支持来扩大经营规模;但由于存在边际能力递减的趋势,因此经营规模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这就回答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应该遵从“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

根据式(6)可以得到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支持与政府提供的通用性金融支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假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金融机构获得的专用性金融支持利率为r1,政府提供的单位通用性金融支持的价格为r2,那么金融提供的社会成本函数可以写成C=因此,在社会成本约束下的培育能力最大化是,从而有:

由式(9)和式(10)本文得到第2个命题。

命题2:政府提供的通用性金融支持与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支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边际替代率减小。另外,两者的替代性也不是无限制的替代,两者金融支持力度在数量上应保持适当的比例,这样才能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最小社会成本约束条件下获得培育能力的最大提升。

由式(6)及成本约束条件,本文可以得到I=γR/(γ+β)。当β→0时,I≈R,此时FS→0,意味着向金融机构所获得的专用性金融支持减少,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通用性金融支持获得培育能力的提升。反之,当β的值较大时,由于FS与FG具有一定的替代性,FG的增加会使FS有所减少,在资源约束条件R=FS+I下,意味着I有所增加,也就是说当FG增加时,同样的FS可以满足更多的I的需求;也就意味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的扩大。于是本文得到第3个命题。

命题3:如果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支持的弹性较小,那么随着政府提供的通用性金融支持的增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会趋于缩小;如果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支持弹性较大,那么随着政府提供的通用性金融支持的增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将趋于扩大。

三、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一)数据来源

为了从微观层面验证农村金融支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影响,本文于2013年7月至11月对山东省胶州市6个乡镇的农户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方式为面对面访谈,共发放问卷960份,删除那些问答缺失或者前后矛盾等有问题的问卷,最终得到900份样本,占总问卷的94.4%,远远超过数据模型所需样本的最低需求。

(二)样本描述

本文在进行问卷设计时,考虑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异质性,对被调查者进行了适当的分类,把农户分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四类。其中,家庭农场是直接根据调查问卷中“是否注册了家庭农场”来划分,如果回答“是”,则该农户被认定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是根据问卷中“是否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来划分,如果回答“是”,则该农户被认定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划分也是根据问卷中“是否注册了农业企业”来划分,如果回答“是”,则该农户被农业企业;种养大户是指没有注册家庭农场、也没有注册农业企业(根据当地耕作规模,本文把种植面积大于30亩的农户,称为种养大户)。由此,本文得到有效样本600份(表1)。

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

由表1可知,性别特征方面,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以男性为主,说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男性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能力,与当今小农户生产中的妇女占主导地位有很大区别;年龄特征方面,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四类新型农业经营被调查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40岁和40~50岁青壮年阶段,这也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中的老龄化趋势有很大的差异性;农户文化教育程度特征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高中文化程度占到较多的比重。另外,大学及以上学历中农业企业占到了42%,家庭农场占到了22%,农民合作社占到了12%,种养大户占到了7%。由此可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比传统小农户来说,文化教育水平有显著提高,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新技术的采用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变量选取

根据理论模型,本文将农村金融分为政府提供的通用性金融、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和主体自身拥有的私有金融3部分,这3个变量的选取采用问卷中是否获得政府补贴、是否从金融机构以及农户年收入水平来衡量。虽然变量的选取没有从金融绝对数值上来分析,但是可以将其作为选择性变量来评判,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表2)。另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的评价是抽象的概念,很难用数量直接衡量,因此本文采用各类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培育效果的满意度来间接衡量。虽然此种衡量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此方法使得抽象的评价变成了直接的数量评价。

表2 变量选取及变量描述

1.被解释变量。为了区分农村金融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本文选择4个变量来反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能力提升:(1)农业企业培育效果,用Y1表示;(2)家庭农场培育效果,用Y2表示;(3)农民合作社培育效果,用Y3表示;(4)种养大户培育效果,用Y4表示。为了准确地反映上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的好坏程度,分别给予1~4的分数,Y1~Y4的选项分别是:“不满意”=1;“一般”=2;“较满意”=3;“很满意”=4。

2.解释变量。为了解释金融支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影响,结合理论模型,本文选取代表政府支持的通用性金融支持变量、代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用性金融支持变量和代表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身资金,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以下解释变量。(1)“您在培育过程中是否得到政府补贴支持”,用X1表示,反映政府支持的通用性金融变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影响;(2)“您在生产中是否从银行贷款”,用X2表示,反映经营主体自身专用性金融支持的影响;(3)“您一年的收入有多少”,用X3表示,反映农业经营主体自身资金对培育影响。

3.控制变量。为了避免因遗漏变量而造成估计量在小样本下有偏和大样本下不一致,本文选取了如下控制变量。(1)农户自身特征:具体包括农户的文化程度(用X4表示)、年龄(用X5表示)、健康状况(用X6表示)、性别(用X7表示);(2)农户生产特征,包括种地年限(用X8表示)、种地规模(用X9表示)、对粮食生产的依赖程度(用X10表示)、当地交通条件(用X11表示)、农业技术指导情况(用X12表示)。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检验模型

现代经济学分析中经常面临许多决策选择问题或者效果评价问题,即人们在众多方案中选择满意的一个方案,或者对某项行为给“好”或“坏”判定标准。但是本文问题不同于经典的计量经济学,被解释变量通常不是连续变量,而是用离散的数据表示。如果被解释变量有两种选择,称为二元选择模型;如果被解释变量有多种选择,称为多元选择模型。对于二元离散选择问题可以建立如下计量经济学模型:

其中,Y的观测值是0或1。由于Xiβ并没有处于[0,1]范围内的限制,因此考虑如下的模型:

当yi*>0时,yi=1;其他情况下,yi=0。

由于这里考虑到了正态分布和逻辑分布都为对称分布,因此有:

其中,F为概率分布函数。上式所得概率应在0~1之间,因为仅两个选择,故有:

当F服从于标准正态分布时,模型为Probit模型;当F服从逻辑分布时,模型为Logit模型。另外,当解释变量大于两个时,就可得到多元离散选择模型。在多元选择离散模型中,由于Logit模型更适合于效用最大化时的分布选择,所以应用最多的多元离散模型是Logit模型。如果被解释变量有(J+1)个,那么多元Logit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i为样本数,为了研究方便,进行标准化处理,令β0=0,于是有:

这里J=3时,为四元logit模型。多元Logit模型可以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整体效果进行评估,并用迭代法得到参数的估计量。本文采用四元Logit模型对农村金融支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二)检验结果及分析

本部分基于调查数据,利用Eviews6.0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中在给定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若统计量所对应的对数似然比检验的显著性指标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则自变量总体上对因变量有显著的影响,得到最终各变量系数的估计值(表3)。

表3 金融支持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的模型估计

从表3的计量结果可以发现,由于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其自身的异质性,农村金融支持对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1.政府通用性金融支持对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农业企业影响不显著。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主要还是进行农业生产作业,政府补贴在某种程度上从资金上进行了间接支持,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政府通用性金融支持对农业企业的培育影响不显著,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农业企业一般从事农产品加工作业,目前国家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补贴力度没有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大,对农业企业资金运行中的影响力较小。

2.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种养大户的影响不显著。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在运行中需要一定的劳动力投入、设备投入和技术投入,这部分专用性金融支持主要来源于银行借贷。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支持对其培育也具有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另外,之所以影响不显著主要原因可能是银行出于对信用风险的考虑。由于金融抑制所造成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过于僵硬,加之农业本身收益率较低以及农业贷款风险较大等原因,使得种养大户存在着贷款难的问题(汪艳涛和高强,2013)[10]。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收入的提高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一方面,自身收入提高,有利于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的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会把收入的一部分投资到农业生产中,用于良种的购买、设备的采购、人员的培育以及技术的推广应用等,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良好的发展也会促进自身收入的提高,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另外,从横向比较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对种养大户的影响系数高于其他主体,说明自有资金对种养大户的影响更大,原因在于自有资金是种养大户培育的主要资金来源①在调查中本文发现,只有1%的种养大户向银行借贷,其他种养大户主要是依靠自身收入和政府补贴来增加农业生产的投入。。

4.控制变量农户生产特征中的交通条件和农业技术培训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均有显著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系数为负说明目前的交通建设还不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需求,尤其是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种对机械化要求比较高,更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支持;农业技术指导的影响系数为正,说明农业技术在农业增产增效、节约成本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应继续加大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供技术支持(黄国平,2013)[11];虽然种地规模和对粮食的依赖程度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影响不显著,但是从种地规模影响系数的正负号可以看出,种地规模的大小要适度,这也和本文理论分析一致。种地年限对种养大户和农民合作社有正向影响,而对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影响不显著,说明种地年限越多积累的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更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5.控制变量农户自身特征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不同影响。文化程度对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有正向影响,年龄和健康状况对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有正向影响,说明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对教育文化的要求较高。从本文调查的样本数据可以看出,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文化教育程度达到“大学及以上”程度的分别占到42%和22%,均高于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的12%和7%;年龄和健康状况对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具有正向影响,这是由于种养大户和农民合作社主体主要仍从事农地耕地作业,身体健壮的主体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其优势。

五、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提供的通用性金融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种养大户的培育效果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企业正向促进作用不明显;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种养大户的影响不显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在新型农业培育过程中,三种金融都要提供准确的投入方向和适度的支持力度。

首先,政府应该落实和完善所提供的通用性金融支持政策,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各类补贴政策,加大对农业企业的补贴政策,让补贴真正服务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中。其次,政府应该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服务功能,放低农业贷款的门槛,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信贷政策;同时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吸纳民间资本进入合作金融领域,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对资金的需求。再次,政府应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水平,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水平,鼓励和支持其向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最后,政府应该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文化教育培训和农技推广使用的支持力度,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教育培训和典型示范,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掌握专业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形成培育过程的良性循环;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建设的资金投入。

[1]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

[2]张晓山.创新发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J].中国国情国力,2013(3).

[3]孔祥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合作社的角色定位[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3(11).

[4]吴超,钟辉.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哪里[J].财经科学,2013(2).

[5]谷洪波,王文涛.农村金融支持效率的缺损及优化[J].经济体制改革,2007(2).

[6]孙勇智,孙启明.信贷模式创新、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以黑龙江省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13(7).

[7]刘雨松,刘新智.我国农户创业与金融支持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1992-2011年的数据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3(4).

[8]于亢亢,朱信凯,王浩.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变化趋势与动因:基于全国范围县级问卷调查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10).

[9]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

[10]汪艳涛,高强.我国农村金融作用农村经济的路径与实效[J].西部论坛,2013(1).

[11]黄国平.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改革和完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4).

猜你喜欢
专用性大户农村金融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横向并购对公司资产专用性投资的影响
船祸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公司治理、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
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