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

2014-04-03 04:24孙晓玲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院校高职

孙晓玲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160)

在2010年的高职教育研讨会上,我国的相关专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分析的结果显示:首先,我国的高职教育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高职院校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扩大自己的教学规模,紧抓教育质量关不放松;其次,为了适应未来市场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广泛招生,并将学历与非学历培训结合起来,同时制定灵活、适宜的教学制度,让每一个有特色、有想法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再次,高职院校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层次,目前先暂时基本稳定在专科的层次,然后再向本科教育阶段过渡,最终实现教育层次的多级化,既有招收专科生的资格,还具有招收本科生的资格;第四,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强化政府的监控力度,并且逐渐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机制;最后,高职院校应该改变传统死板的教育教学模式,并逐渐向多元化、多能化转变,使教育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本文笔者就目前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以重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方面希望能够提高群众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另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目前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而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是在最近几年内才兴起的,因此,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和发展相对于其它国家来说还不是很完善,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我国高职院校教育阶段的发展时间也不是很长,因此,虽然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教学制度和考核制度,但是,他们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仅仅是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积累来进行的,很少有高职院校拥有科学、有效的评价指导方式,因此,可以说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许多方面依旧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和欠缺。

1.没有较为完善、系统的理论基础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因此许多理论基础还没有建立起来。而目前我国许多的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仅仅是建立在他(她)的教学成果或者学术成果上,根据教师发表的专业论文的多少或者论文发表期刊等级的高低等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虽然简单明了,容易统计,容易管理,同时还能体现出院校的“科研成绩”,但是却给了教师们一个错误的、盲目的奋斗方向和目标,还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因为,一些教师为了获得高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花费大量的精力致力于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上面,而忽视了对高职教育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就出现了科研成果多,课堂教学质量一片糟的情况。这样不但得不偿失,还使得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真正得到提高和发展,不能达到学校办学的最初教学质量目标,使得教学行为与教学目标渐行渐远。

2.高职院校对自身的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现在社会变化速度之快,是让所有个人、组织以及团队都很难把控的,这就使得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相结合,很难建立起长期的发展教学目标。同时,还有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长期的教学发展目标,但是却没能将其很好地与实际结合,也没有经常对自己建立的教学目标进行更新,以使它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时间一久,就出现了对自身教学目标模糊不清的状况。因此,高职院校的领导者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当下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并将其划分成一个一个容易实现的、阶段性的小目标,并且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对教学目标进行更新,最后实现自身教学的最终目标。

3.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相对落后

虽然每一个高职院校都拥有自己的教师质量评价体系,但是相对于大部分教育体系发达的国家来说还是相对落后。而落后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一般都是以教师的科研成果和论文的发表数量以及论文发表期刊权威性的高低来判定的,很少在其它方面对教师进行具体的要求,从而导致教师一味追求科研成果,而不是关注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其次,我国高职院校的评价机制一般是由上级对下级进行评价,这样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准确性,我国是一个“人情味”比较浓厚的国家,这就导致一些参加评价的管理者出现“感情用事”的问题,即谁跟我关系好,我对谁的评价就高一些,这样的评价体系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应该要使用360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即参加评价的人员必须要有参评者的上级、下级、同事、学生以及自己;再次,由于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高职院校以前建立的战略目标已不再适用于当下的社会环境了,但是许多院校并没有发现这一问题,或者说没有对这一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而是依旧采取顺其自然的方式,最后导致教师质量的评价结果的不准确和不全面。

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缺乏反馈制度

我国教师教学质量体系评价制度的不健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反馈制度的缺乏引起的。如果不能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那么进行多少次的教学质量评价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有每一位参与者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反思,并将其反馈上去,才能让大家明白和了解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才能取得进步。因此,缺乏反馈制度是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一个严重的问题。

二、以部分重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为例的调查研究

为了对基于绩效评估的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对重庆的三所高职院校(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职业学院、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进行了调研:

1.对院校整体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调查

为了对院校整体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情况进行调查,将调查分成移情性、专业与课程设置、沟通与流程管理、教与学的环境四个部分。根据调查的结果可知:(1)关于移情性,得分普遍很低,这充分说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师生的交流充满着期待,对知识比较渴求,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但是对于自身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却是相当迷茫;(2)关于专业与课程设置,得分普遍较高,这充分说明高职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比较的合理,但是在专业知识更新上得分较低,这又充分说明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知识更新不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还比较滞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3)关于沟通与管理课程,得分相对较高,这说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素质基本上能够让学生和家长满意,但是,院校的管理机制不够灵活,学生提出的意见不能够被学校倾听,造成师生矛盾的扩大;(4)关于教与学的环境,得分较低,这说明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虽基本满足了学生的日常需求,但是教学环境并没有达到学生的满意度,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2.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调查

为了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情况进行调查,将调查分成教师人格特征、教学风格、师生人际关系、教师学识、教学基本技能五个部分。根据调查的结果可知:(1)关于教师人格特征,得分普遍较高,这说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认可,同时还体现出学生对有幽默感的教师额外喜爱;(2)关于教学风格,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对于大部分老师的教学风格虽然比较认可,但是仍旧需要有一定的提高;(3)关于师生人际关系,得分不容乐观,说明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在课外与学生的接触并不是很多;(4)关于教师学识,得分不是很令人满意,说明教师的学识只能够基本满足学生的日常专业知识学习,并不能使学生知识得到更多的拓展;(5)关于教学基本技能,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对教师的课堂知识传授还是比较满意。

3.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调查

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还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分成了学习价值感、学习过程质量、学习结果质量三个部分。根据调查的结果可知:(1)关于学习价值感,得分相对较高,说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比较感兴趣,并且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在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上;(2)关于学习过程质量,得分也相对较高,这说明高职院校的学生之间关系较好,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强,上课时不能集中精神认真听讲,从而导致课堂听讲率不高;(3)关于学习结果质量,得分也相对较高,这说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课外能够花费较多的时间学习功课和完成作业,从而在考试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总结

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的重心工作之一,在碰到问题时,应理性分析其中的教学质量评价依据、教学目标、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内容,以科学有效的措施对重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进行调查,建立并完善一套切合实际且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从而形成良好的教风和提高教学质量。

[1]刘春丽,赵淑云.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2]霍本瑶,郝艳莉.高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9(14).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