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巨著?弘扬国粹

2014-04-03 18:19陈滨滨
民主 2014年2期
关键词:齐如山国剧文集

陈滨滨

齐如山是我国近现代戏曲史上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剧作家和活动家,是20世纪中国民俗学领域的一位文学大家,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大师、京剧巨擘。他出生于1877年,是河北高阳人,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1914年,他与梅兰芳见面,为其创作并导演了一大批富有代表性的京剧剧目,奠定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成就。

此外,齐如山还成功运作了梅兰芳的访美表演,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海外传播具有开拓之功。而齐如山最令人瞩目的贡献是以毕生之力完成的几百万字的剧学著作,构建起了京剧表演艺术的理论体系。他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民俗学家,一生出版了民俗学著作十余种。

皇皇巨著 全面收入各时期著作

2014年1月4日,第三届中国政府奖在京揭晓,由开明出版社与河北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国内著名专家梁燕教授主编的《齐如山文集》名列其中,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这是经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严格遴选,在全国出版系统层层选报的几千种优秀图书中,评选出来的体现国家优秀水准的精品图书。

全书共11卷,282.8万字,收录了齐如山一生各个时期富于代表性的戏剧学专著29部,民俗学专著14部,文学随笔2部。这是经多年搜求,在所能见到的齐如山所有著作中,通过较为严格的遴选而确定的著作——力求最大程度地体现齐如山在中国戏剧学、民俗学领域的理论贡献。

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齐如山的著作在大陆出版较少。开明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齐如山文集》是大陆第一部由齐如山研究专家担任主编,全面收录齐如山一生各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首次以文集体、多卷本、一次性结集出版而成的。

“文集”主要包括齐如山于20世纪20至30年代出版的“齐如山剧学丛书”,于1948年至1962年在台湾出版的一系列戏剧学和民俗学著作,以及1979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的《齐如山全集》未收入的《说戏》、《观剧建言》、《北京三百六十行》、《北京土话》、《国剧浅释》等5部著作。它的出版,终于使这位在大陆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京剧大师走出尘封的历史来到了我们大众的面前。

专家主编 引来学界一片喝彩

《齐如山文集》的主编梁燕教授是大陆齐如山研究队伍中的领军人物。1996年,她的博士论文《齐如山剧学初探》在戏曲理论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被认为是“海峡两岸迄今为止研究齐如山最有分量的论文”。此后的十几年间,梁燕一直在齐如山研究的这块沃野上悉心耕耘,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齐如山的理论建树》、《齐如山剧作的风格特色》、《齐如山现代戏曲导演的艺术成就》等。2008年12月,梁燕用多年心血主编的《齐如山剧学研究》一书出版,该书是大陆首部研究齐如山的专著。2010年12月,由梁燕主编的《齐如山文集》出版,更是引来了学界的一片喝彩。

就以往在大陆出版的齐如山作品而言,《齐如山文集》学术质量受到学术界的瞩目,具体概括如下:

在选本上,经过爬剔梳理,汇聚经典,保留珍本。《齐如山文集》整理、校勘了从1913年至1962年齐如山近50年间的代表性论著,还选录、校勘了《齐如山全集》(10卷)所没有的《说戏》、《观剧建言》、《国剧浅释》、《北京三百六十行》和《北京土话》5部著作。其中对1913年出版的《说戏》一书的发现和整理意义非凡。这不仅在于它是齐如山的首部戏曲论著,距今已近百年,而且台北联经版的《齐如山全集》、辽宁教育版的“齐如山作品系列”都未收录,实属珍本。

在编写过程中,以坚持最大程度体现齐如山50年的学术研究历程为编校原则。《齐如山文集》保持了齐如山每部著作的相对独立性。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齐如山前后期(即在北京和在台湾时期)面对同样的研究对象所得出的论断存在一定差异,如1953年出版的《国剧概论》,将国剧的舞蹈分为“形容人心思意志之舞”、“形容做事之舞”和“形容词句意义之舞”三类;而1961年出版的《国剧艺术汇考》,则将国剧的舞蹈分为“形容音乐之舞”、“形容心事之舞”、“形容做事之舞”和“形容词句之舞”四类,主编梁燕特意未做任何删改,力求再现齐如山在其研究中不断深化的过程。这对于研究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按照现代汉语规范统一全书,体现《齐如山文集》的当代性。齐如山的早期戏剧学著作,像《说戏》、《观剧建言》、《中国剧之组织》、《脸谱》、《国剧浅释》等书,使用文言,有的无任何标点符号,有的仅用圈、点断句,《齐如山文集》全部使用新式标点符号。齐如山身处清末和民国时期,当时著作的语言文字与今天有较大不同,如过去用“姿式”,今天用“姿势”;过去用“扮像”,今天用“扮相”,等等。《齐如山文集》在文字上都逐一进行了规范,体现了当代齐如山研究的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另外,对齐如山在行文中的随意性所带来的语义不够明晰或有误的情况,都尽可能在保持原著原意的基础上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以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核对齐如山著作中所引用的文献,订正由于误记或笔误或早期编校、印刷条件落后而造成的一些明显错讹,如把传统剧目“《滚钉板》(《九更天》)”错写成“《滚钉板》(《五更天》)”,将“英国工党”错写成“美国工党”等,齐如山列举明人于慎行的《谷山笔麈》一书的“麈”字多次被误印作“塵”字;对这些错字、讹字、脱字、倒字均予以订正。

填补空白 受到学术界广泛赞誉

《齐如山文集》出版工程浩大,且在大陆出版尚属首次。出版者面临着人力、物力投入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前景不明的重重困难。艰难时刻,开明出版社秉承了一贯的出版宗旨:面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出版社应该担负起文化保护、传承与推广的责任。开明出版社社领导表现出了铁肩担道义的气魄,毅然决定介入此项出版工程,承担并全力推动了曾被一度搁置的“齐如山文集出版项目”,申请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了《齐如山文集》的顺利出版。应该说,没有开明出版社社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出版者少有的气魄与作为,《齐如山文集》是无法问世的。

《齐如山文集》一经出版便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赞誉。2011年12月28日,开明出版社与河北教育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齐如山文集》出版座谈会。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文史知识》杂志社以及梅兰芳纪念馆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热烈研讨,高度评价《齐如山文集》的出版意义和学术价值。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光明日报》等几十家新闻媒体都曾进行过深入报道。

《齐如山文集》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再次证明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当下的重要意义;而这项国家大奖,也是对主编和出版者所付出的一切努力的最佳肯定和最高褒奖。

猜你喜欢
齐如山国剧文集
《2022国剧盛典》2·4安徽卫视播出
《熊铁基文集》出版
对齐如山在“梅剧团”中角色的反思*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梅兰芳、程砚秋、齐如山与早期京剧导演
《郭汉城文集》简介
齐如山戏曲观的李渔意味
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
什么是“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