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的社会责任思考

2014-04-04 12:37殷格非
西部大开发 2014年1期
关键词:葛兰素史克责任

殷格非

国企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国有企业的发展奠定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有企业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初步洗礼,形成了一批规模上在全球举足轻重的国有企业。

应该说,新时期的国企改革既不是回到许久之前的企业办社会,也不是回到国企一味承担所谓学校医院甚至派出所社会政府职能;既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口支援扶贫赈灾救灾上,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上。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国企改革的社会责任内涵呢?

第一,承担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责任。中国国有企业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基础和必然选择,但是衡量国有企业价值的关键在于最终不只是成为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者,而是要成为可持续发展实践带头人和领导者。这既与社会责任的本质(即贡献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增进社会福祉)相一致,也与国有企业的社会角色相符合。

第二,承担综合价值创造的引领者责任。国有企业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成为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综合价值创造的领先者是其重要途径。这不仅需要超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简单经济目标,把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造放在与经济价值创造的同等地位,同时还必须超越“企业办社会”的落后思想,时刻不忘有效率地创造物质财富的企业基本职责。

第三,承担关注并响应更多利益相关方的表率者责任。综合价值的创造不仅仅需要关注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关注国家股东的诉求和期望,同时也要关注国有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除国有出资人之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和期望,还包括企业经营决策和活动过程中对子孙后代的代际责任。国有企业有责任首先承担起对这些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而这也是综合价值创造的对象。

第四,承担责任管理的创新者责任。无论是成为履行对各利益相关方责任的表率,还是综合价值的创造,都离不开对责任管理的创新。简单地说,依靠现有管理理念和方法都不足以实现。国有企业必须在不断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过程中锐意创新才能实现。

第五,承担责任运营的中国代表者责任。中国国有企业不仅在国内要履行社会责任,有条件的国企特别中央企业更要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视野来定位自己,以全球企业公民的角色来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不可或缺的贡献者,成为贡献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企业的重要代表。

(作者系商务部《WTO经济导刊》副社长、北京大学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链接

2013企业社会责任“黑名单”

以下企业名单,根据各大媒体在2013年的报道进行总结而成,希望能够帮助推动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也希望2014年的黑名单中不再出现这些企业的名字。

雅培集团:食品安全问题和虚假宣传

2013年8月4日,新西兰恒天然集团自曝其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测出肉毒杆菌。8月5日,恒天然乳品全球首席执行官史毕根斯透露,在该公司供应产品的客户中,仍有一家企业未被曝光,只是因为这家企业明确要求恒天然不要透露其品牌名称。雅培成为重点怀疑对象,而雅培却郑重向公众声明:“那家要求隐瞒信息的企业绝对不是我们,企业供应中国市场的所有产品均未使用恒天然问题原料。”

葛兰素史克:葛兰素史克行贿门

葛兰素史克行贿门是2013年7月曝出的一个药品行业的行贿受贿事件。涉及此事件的主要厂家葛兰素史克,利用贿赂手段谋求不正当的竞争环境,导致药品行业价格不断上涨。因涉嫌严重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被依法立案侦查。透过已经查明的更多案件细节,一个跨国药企的商业贿赂利益链逐渐清晰,将药价推向虚高的幕后黑手开始浮出水面。

光大证券:“8·16”光大证券乌龙事件

2013年8月16日11点05分,上证指数出现大幅拉升,大盘一分钟内涨超5%。最高涨幅5.62%,指数最高报2198.85点,盘中逼近2200点。11点44分上交所称系统运行正常。下午2点,光大证券公告称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8月18日,证监会通报光大证券交易异常的应急处置和初步核查情况,并立案调查。8月18日下午,光大证券公布自查报告。8月30日,证监会认定光大证券“8·16”异常交易行为已经构成内幕交易、信息误导、违反证券公司内控管理规定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指光大董秘回应误导公众,对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处以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处罚,没收光大证券非法所得8721万元,并处以5倍罚款,共计5.23亿。

ZARA:供应链污染问题

ZARA作为全球最大的时装零售公司之一,在其网站宣称“真诚地与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建立联系;持续地与前面提到的利益相关方和社会组织进行对话;整体业务活动要透明,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透明。”事实上,ZARA的实际行动却违背了其公开承诺,ZARA甚至回应:“很遗憾我们不能回答来自学校、大学和专业人士等个体对于我们业务模式提出的问题。”

强生集团:产品质量问题并对中国消费者实行歧视政策

据统计,2009年以来,强生所属在华公司,共在中国内地召回产品33次。2013年4月23日和5月3日,强生(韩国)公司因质量原因再次出现药品召回事件。

GE医疗:召回制度内外有别

全球前三大医疗器械公司之一的GE医疗,先后于2013年7月30日、10月8日以及10月17日在华低调进行了三款医疗设备召回,引发社会巨大争议。

多美滋:强制消费第一口奶,损害婴幼儿健康

一如过往其他外企在华“犯事儿”后的处理方式,多美滋公布的“第一口奶”事件最终处理调查结果依然选择了将责任推给某个项目,并撤换中国区高管。然而,对受影响婴儿进行赔偿,是否应当按照《母乳代用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遭到处罚,多美滋均绝口不提。

中国石化:青岛输油管道爆炸

2013年11月22日,中国石化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原油管道发生破裂,导致原油泄漏,部分原油漏入市政排水暗渠,流入海岔,同时发生爆燃。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同时,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根据中国石化12月3日所公布的遇难人员名单,此次事件共造成62人死亡。为此,中国石化将11月22日定为公司安全生产警示日。

Gucci:销售翻新产品

早在2011年就有消息传出,古驰(Gucci)会把消费者退货的有瑕疵产品进行维修,再作为新品在门店出售给消费者。事隔两年,古驰在华销售商品质量再次遭到质疑,新品价买回二手货,消费者要求退货频繁遭拒,古驰公司信誉何在。

哈药集团:销售假冒保健品

2013年12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称,其在保健食品执法检查和抽检中查出了包括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葫芦大药房销售的“赛而牌维美克减肥颗粒”在内的21种产品含有酚酞、西布曲明等违禁化学药物成分,属于假冒保健食品。据不完全统计,哈药旗下药品、保健品在过去十年至少遭遇了超过十次以上的重大产品负面曝光,然而至今一些印有“哈药”二字的问题产品在屡次被曝光后依旧大行其道。

(据《中国慈善家》杂志,有删节)

猜你喜欢
葛兰素史克责任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谁的责任
责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