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痢疾的防治与体会

2014-04-05 11:25牟之祥重庆市开县和谦镇畜牧兽医站王潇重庆市开县温泉镇畜牧兽医站
兽医导刊 2014年13期
关键词:开县土霉素痢疾

牟之祥/重庆市开县和谦镇畜牧兽医站 王潇/重庆市开县温泉镇畜牧兽医站

羔羊痢疾的防治与体会

牟之祥/重庆市开县和谦镇畜牧兽医站 王潇/重庆市开县温泉镇畜牧兽医站

(一)症状表现

1.流行病学。该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龄的发病最多,7日龄以上的很少患病。病羊及带菌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也可能通过脐带或创伤。魏氏梭菌可以通过羔羊吮乳、或食入被该菌的芽孢污染的牧草、饲料或饮水,或饲养员的手和羊的粪便而进入羔羊消化道。在外界不良诱因下,如母羊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气候过于寒冷或炎热,羔羊受冻或暑热;哺乳不当,羔羊饥饱不匀;羔羊抵抗力减弱时,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羔羊痢疾的发生和流行,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

2.临床症状。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1~2 d,病初精神委顿,低头拱背,不想吃奶。不久就发生持续性腹泻,粪便呈黄色或带血,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到了后期,有的排便失禁,有的还含有血液,直到成为血便。病羔逐渐虚弱,脱水,卧地不起。若不及时治疗,常在1~2 d内死亡。有的以神经症状为主者的病羔,腹胀而不腹泻,或只排少量稀便,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最后昏迷,头向后仰,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常在数小时到十几小时内死亡。

(二)防治

本病发病因素复杂,应综合实施抓膘保暖、合理哺乳、消毒隔离、预防接种和药物防治等措施才能有效地予以防制。每年秋季注射羔羊痢疾苗或厌气菌七联干粉苗,产前2~3周再接种一次。羔羊出生后12 h内,灌服土霉素0.15~0.2 g,每日一次,连续灌服3 d,或羔羊生后12 h内肌注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1 ml,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治疗羔痢的方法很多,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抗菌消炎和对症治疗。

1.土霉素0.2~0.3 g,再加胃蛋白酶0.2~0.3 g,加水灌服,每日两次。

2.呋喃西林5 g、磺胺脒25 g、次硝酸铋6 g,加水100 ml,混匀,每次服4~5 ml,每天服2次。

3.10 %氟苯尼考10 mg/kg体重,肌内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次。

4.磺胺脒0.5 g,鞣酸蛋白和碳酸氢钠各0.2 g,1次内服,日服3次。如果无效,可肌注20%长效土霉素0.1 ml/kg体重,每日1次,连用3次,严重时易感羔羊全部注射。

5.中药疗法,每天服3次泻痢宁,每次服3~5 ml,连服3d为一疗程。同时服乌梅散。处方:乌梅(去核)、炒黄连、郁金、甘草、猎苓、黄芩各10 g,柯子、焦山楂、神汤各13 g,泽泻8 g,干柿饼1个(切碎)。将以上各药混合捣碎后加水400 ml,煎汤至150 ml,红糖50 g为引,用胃管灌服,每次服30 ml。如果羔羊拉稀不止,可再服1~2次,也可内服承气汤加减治疗。处方:大黄、酒黄芩、焦山楂、甘草、枳实、厚朴、青皮各6 g,将以上各药混合后研碎,加水400 ml,再加入朴硝16 g(另包),用胃管灌服。

(三)体会

1.严格免疫接种。于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 d和10~20 d,在两后腿内侧皮下,各接种1次羔羊痢疾氢氢化铝菌苗,剂量分别为每只2 ml和3 ml。初生羔羊吸吮免疫母羊的奶汁,可获得被动免疫力。

2.严格消毒。采取清扫、冲洗、熏蒸、浸润、喷雾等方法,做好圈舍消毒工作。在母羊临产前,剪去其阴户部、大腿内侧和乳房周围的污毛,并清洗和用3%的来苏尔溶液消毒。接羔时注意洗手消毒,脐带剪断后要用碘伏消毒,防止脐带炎,饲喂初乳前要清洗和用酒精擦拭母羊乳头。一旦发生痢疾,随时隔离病羔羊,并搞好羊圈的消毒工作,控制交叉感染。

3.严格保温。将放牧中所产的羔羊立即用毡毯包裹,防止受凉。产羔舍配备烘烤箱、烤灯等升温设施,设法提高圈舍温度。羊圈尽可能保持干燥,避免潮湿。高温季节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防止羊只过度暑热。

4.抓好母羊保膘、保健。注意搞好母羊的上膘、保膘工作,饲料配比科学,营养搭配均衡,使所产羔羊体格健壮,抗病力强。定期对母羊投喂中草药抗病药物,增强抵抗力,产后投喂过奶止痢的中草药散剂。

5.科学合理哺乳。产羔后1 h内,必须喂足初乳。科学合理哺乳,避免羔羊饥饱不均,母羊在羊圈附近放牧,适时回圈哺乳等。对泌乳不足或无乳的母羊进行合理补饲,或对缺奶羔羊进行寄养等。

6.做好羔羊保健。在常发痢疾地区,羔羊生后12 h灌服土霉素0.15~0.2 g,每天1次,连服3 d。或羔羊生后12 h内肌注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1 ml,增强抗菌能力;同时肌注1~2 ml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增强抗病能力。

7.及时诊断、科学处方。根据发病情况,早诊断,早治疗。抗菌消炎,对症治疗,及时纠正脱水和体内电解质平衡是关键。采取中西医结合,口服加肌注结合的方法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必要时进行输液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

猜你喜欢
开县土霉素痢疾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二)
土霉素高产菌株N56育种及工业发酵条件优化
羔羊痢疾的综合防治
仔猪痢疾的发病原因、诊断和防治
生物质碳点的合成及初步用于盐酸土霉素的测定
以区域合作平台促进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例
兽药土霉素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