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
——以陕西定边县为例

2014-04-05 15:08刘界强
兽医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畜产品存栏检疫

刘 兰 刘界强

(1.定边县红柳沟镇畜牧兽医站,陕西榆林 715699; 2.定边县草原工作站,陕西榆林 715699)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
——以陕西定边县为例

刘 兰1刘界强2

(1.定边县红柳沟镇畜牧兽医站,陕西榆林 715699; 2.定边县草原工作站,陕西榆林 71569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肉蛋奶人均消费量与日俱增,畜禽养殖规模增加,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消毒剂等养殖投入品被过度使用,造成畜产品中药物残留和其它毒害物质严重超标,致使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近年来,“三聚氰胺”、“瘦肉精”、“假牛羊肉”等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来在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还有很多缺失,而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持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全面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新阶段畜牧兽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近几年,我县畜牧业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底,全县大家畜存栏3.2万头(匹)(其中奶牛6400头);羊子饲养量155万只,其中存栏85万只,出栏70只;生猪饲养量34万头,其中存栏17万头,出栏17万头;家禽饲养量151万只,其中存栏105万只,出栏46万只。肉类总产2.6万t,禽蛋总产0.42万t,奶类总产2.2万t。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0.8亿元。

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一园、二区、三基地”的畜牧产业布局。一园即:以定边、安边两镇为中心的奶牛养殖园,已建成奶牛养殖小区7个,园区奶牛存栏5000多头。二区即:以定边、贺圈、砖井、安边四镇为中心的规模笼养蛋鸡区,规模养鸡户150多户,笼养蛋鸡存栏40多万只;以滩区为中心的生猪养殖区,生猪存栏达12多万头。三基地即:以南部山区为中心的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基地,白绒山羊饲养量75多万只,存栏45多万只;以东西滩区为中心的肉羊养殖基地,肉羊饲养量55多万只,存栏30多万只。畜牧业发展迅速,产业布局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过渡,但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饲养环境较差、养殖人员素质低:目前,多数养殖场(户)均不具备基本的动物防疫条件,消毒、隔离、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处理)和粪污处理等基础设施简陋或缺失等,养殖场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卫生、防疫制度执行不严,脏乱差较为普遍。

(2)生产过程不科学: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生产条件越来越苛刻,导致疫病流行严重,传播迅速,而个别养殖户受趋利思想影响,为了追求利润,快速抑制畜禽疫病传播,甚至非法使用违禁药物和滥用饲料添加剂,很容易造成兽药残留量超标。

(3)投入品使用不规范:部分饲料销售商向养殖户重复推广饲料添加剂,大部分饲料销售商无休药饲料品种;部分养殖场把兽药原粉直接加入饲料中,一些销售商和养殖场户,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购进低价劣质的产品;个别兽医从业人员或者养殖人员治疗时常使用人用药品,部分养殖场(户)没有建立进药、用药记录。

(4)畜产品经营市场不规范:部分经营者经营产品来源不详,制度不健全;个别饭馆、酒店等单位进货不规范,有时使用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存在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流入市场现象。

(1)监管人员短缺、监管手段落后、工作经费不足:我县地域辽阔,畜产品生产、经营、运输单位在全县各乡镇星罗棋布,监管工作量大面广,监管经费有限,监管人员数量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工作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2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提高畜产品质量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饲养技术和管理措施作保障,还需要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思路是:进一步加强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抓好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同时进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

2.1 严格控制兽药残留及违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兽药残留问题是畜产品安全的典型表现,针对当前畜禽疫病控制的新特点,完善疫苗注射和药物治疗的防控体系,并积极推行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减少在饲养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药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要建立健全养殖投入品使用档案,完善兽药、饲料可追朔体系建设。

2.2 实施无公害畜产品工程

结合畜牧养殖项目及新农村建设,鼓励符合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要求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养殖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养殖场,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规模化饲养程度,提高畜禽饲养水平和动物防疫水平。推广鼓励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定期举办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班,不定期进行检查和尿样抽检,坚决杜绝使用“瘦肉精”等违禁化学添加剂的使用。

2.3 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狠抓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的落实。实行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责任制量化考评,确保防控责任落到实处。建立部门内部防疫责任制,将防控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存栏畜禽强制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检测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真正构筑起坚固的免疫保护屏障,最大限度地减少畜禽的发病死亡率。

2.4 抓好动物检疫工作

产地检疫方面,我们以县级动物检疫检验机构为依托,在重点乡镇设立乡(镇)级报检点;以全县341个村级防疫员为基础,设立村级报检点,初步形成产地检疫网络,对全县20个乡镇341个行政村全部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开展面达到了100%。对规模养殖场和畜禽贩运经纪人采取签订《产地检疫责任书》,实行全方位监管,全县签约式报检率达到100%,规模养殖场的产地检疫率达100%。

屠宰检疫方面,严格实行驻厂检疫制度,对全县各个定点屠宰场派驻专门检疫员,屠宰过程的检查关。为做好屠宰检疫工作,制定各项制度,健全各项记录,规范了屠宰检疫整个流程,使屠宰检疫操作标准化,确保定点屠宰检疫率100%,病害生猪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100%,保证出场肉品的检疫质量。

2.5 加强畜产品信息可追溯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畜产品信息档案,养殖场生产管理档案必须包括畜禽购进、兽药和饲料等养殖投入品使用情况、消毒防疫、诊断治疗、休药期、出栏、销售等基础数据,对没有有效免疫标识的畜禽一律不准上市流通;对于检查出现问题的畜禽及畜禽产品,将按标识号码索查免疫档案,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6 搞好奶站及生鲜乳质量监管

目前我县正常运营的有8个奶站。为提高生鲜乳质量,我们建立健全了奶站各项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了奶站监督检查制度,将奶站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们分别对各个奶站派驻了一名监督员,驻场监督员从挤奶前消毒到装罐前实施全程监管,如实详细地登记产奶、卖奶情况,检验合格后,由监管人员贴封条进行封存,到达目的地后,由当地监管人员进行启封,确保了生鲜乳质量安全。

2.7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教育

以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养殖投入品规范使用为重点,通过举办培训班、科技下乡等方式,加强对养殖场户的教育培训,指导养殖场户科学用药,建立健全养殖档案,规范生产,依法经营。一方面要加强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宣传,促使畜产品从业者遵纪守法;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危害畜产品质量安全行为的打击力度。组织执法人员,成立专项工作组,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对全县范围内养殖、贩运、屠宰、销售环节进行执法检查,并形成常态化机制。

3 建议

(1)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拨付专项监管工作经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增加畜产品安全监管人员编制,提高现有监管人员待遇。通过对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畜产品实施有效地监测检验,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实现畜产品优质优价,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引导畜牧业结构调整,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建议县委县政府协调卫生、工商、质检、食安、公安、交通等部门配合,强化全局意识,形成监管合力,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实效。

(3)无公害产品生是产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也是一项系统化、社会化的工程,工作责任重、难度大,而本级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并加大督查力度,加快养殖场换代升级步伐,为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畜产品存栏检疫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