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肝片吸虫病诊治技术要点

2014-04-05 15:08黄文明
兽医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吸虫病肝片吸虫

黄文明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同德 513200)

牛羊肝片吸虫病诊治技术要点

黄文明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同德 513200)

肝片吸虫病在国内流行较为普遍,但是污染和危害程度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此病有着较强的季节性,通常情况下,雨水多的春夏交接时是此病高发期。文章在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病学、感染症状、病理剖检的基础上,就诊治要点进行汇总介绍,为今后科学防控牛羊肝片吸虫病提供技术借鉴。

肝片吸虫病;防控;流行病学

1 前言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等反刍动物主要的寄生虫病。病原是吸虫纲片形科片形属的吸虫,在我国有两种,即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的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文章介绍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病学、感染症状、病理剖检的基础上,就诊治要点进行汇总介绍,为今后科学防控牛羊肝片吸虫病提供技术借鉴。

2 流行病学

肝片吸虫病在国内流行较为普遍,但是污染和危害程度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可以说,及时在同一省份,不同的年份流行情况也是各有差异。一般情况下,于多雨时节流行最为严重。因为雨水多,禽畜粪便中的虫体更容易被冲到水中。当水位高时,螺蛳更容易繁殖,导致囊幼广泛散布,更容易诱发牛羊感染。所以说,此病于低洼潮湿地较高燥之处更容易被感染。此病有着较强的季节性,通常情况下,雨水多的春夏交接时,此时气候较为适宜,更有利于螺蛳大量繁殖,也更加适合肝片吸虫卵的发育和毛幼的孵化。待到夏秋时节,大量的尾幼逸出后,可导致大批牛羊被感染,也是此病高发期。

3 感染症状

轻度感染不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但是感染数量较多时(牛在250条以上,羊在50条以上),就会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对于幼仔而言,及时感染少量虫体,也会出现典型的有害作用。

急性型肝片吸虫病多发生于羊,时间多在夏末和秋季,这主要是在一个短时间内集中地吞咽了大量囊幼,幼虫在肝实质内移行时所致。病羊精神沉郁,体温时常升高;食欲消失,偶有腹泻现象;肝脏叩诊时,半浊音区扩大,敏感度增强;而后迅速发牛贫血,黏膜苍白。常在3~5日内死亡。

慢性型肝片吸虫病最为常见,主要是寄生在胆管中的成虫引起的。病羊贫血,粘膜苍白,眼睑、颌下、胸下及腹下水肿。被毛租乱,无光泽,干枯易断。有部分脱毛现象。消化障碍,瘤胃蠕动无力,有卡他性肠炎。食欲减退或皮绝,逐渐消瘦,最后出于极度衰竭而死亡。

牛患肝片吸虫病,常至慢性经过。

4 病理剖检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肝脏,其变化程度与感染数量和病程长短有关。如在原发性大量感染、取急性经过的病例中,可见到急性肝炎,肝肿大、出血等病灶;其中有长达2~5mm的暗红色索状物,质软,挤压切面时,有粘稠污浊黄色液体流出,其中杂有尚未成熟的幼龄虫体。腹腔内有血色的液体和有腹膜炎病变。

慢性病例,主要呈现慢性增生性肝炎。被破坏的肝组织形成腋痕性的淡灰白色条索,肝实质萎缩、退色、变硬,边缘钝圆,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增厚,扩张成绳索样突出于肝表面。胆管内壁租糙而坚实,内台大量血性粘液和虫体以及黑褐色或黄褐色成粒状或块状的磷酸盐结石。

5 诊治要点

5.1 诊断要点

根据症状、流行病学资料、虫卵检查及病理剖检结果作综合判断。

5.2 防治要点

5.2.1 治疗措施

肝片吸虫病临床治疗,在做好驱虫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对症治愈措施,尤其是对于那些体弱病重患畜。

日常常用的驱虫药有:(1)硫双二氯酚——羊用量为80~100mg/kg,牛用量为40~50mg/kg,1次性灌服。一般情况下,在用药后2~3d可出现拉稀症状。之后4~5d可恢复正常;(2)硝氯酚——口服用药,牛每5~8mg/kg,羊用量为4~6mg/ kg,1次性口服;(3)碘醚柳胺——牛、羊用量为7.5mg/kg,1次性口服,治愈效果较好;(4)硫溴酚——黄牛用量为30~50 mg/ kg;绵羊用量为60mg/kg;山羊用量为30mg/kg,1次性口服,康复效果较好;(5)硝碘酚腈——牛羊用量为10mg/kg,1次性皮下注射,康复效果较好;(6)丙硫苯咪唑——口服用药,牛羊用药20 mg/kg,杀灭成虫效果较好,但是对幼虫杀灭效果不是很好;(7)科里班——用量黄牛75~100mg/kg,绵羊用量为80~120mg/ kg,1次性口服,无论是成虫还是幼虫杀灭效果都很好。

5.2.2 预防措施

预防牛羊肝片吸虫病,必须要根据其流行特点及发育史情况,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第一,做好驱虫工作。

肝片吸虫传播主要载体为病畜和带虫畜,所以,做好驱虫工作,既有利于临床治疗,对于预防此病也有很好的效果。具体驱虫时间和次数的确定,必需要结合疾病流行地区具体情况而定。在国内北方地区,每年至少要驱虫2次,首次驱虫安排在秋末冬初,主要是用于预控冬季发病;第二次安排在冬末春初,防控重点在于减少外出放牧次数,减少病原散播机会。

第二,粪便无公害化处理

定时清扫圈舍,集中发酵处理,以便杀死虫卵。牛羊被驱虫后,排出的粪便更应该严格处理,做好一切防病害传播的可能。

第三,优选放牧地

关于放牧地尽量安排在地势高燥处,这样可有效遏制虫害侵蚀。如果选择牧场在低洼潮湿之处,可有计划地分段进行使用。通常情况下,夏季在某地放牧时间不能超过2个月,之后可迁徙到另一地段进行放牧活动。

第三,加强饲养管理

舍养补料,必须要营养全价,确保牛羊生长发育必须的营养物质。供给饮水水源需清洁卫生,严禁水源有虫体污染,杜绝一切存在的致病因。

[1] 宗泽君.雨季牛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1999,(4):81.

[2] 李剑,蔡进忠,李扎西才让,等.三氯苯咪唑混悬剂对牦牛肝片吸虫的驱虫试验[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4):12-13.

猜你喜欢
吸虫病肝片吸虫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绵羊肝片吸虫病与前后盘吸虫病混合感染的防治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
反刍动物三类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骆驼感染肝片吸虫的病例报告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一例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