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混染症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2014-04-05 15:08张文增
兽医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病死猪耳病养猪场

张文增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破镇畜牧兽医水产站,福建龙岩 364101)

猪蓝耳病混染症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张文增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破镇畜牧兽医水产站,福建龙岩 364101)

现阶段部分兽医在对蓝耳病混染症进行诊断和防治时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如果不能对蓝耳病进行及时的确诊,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可能会对养猪户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对蓝耳病混染症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蓝耳病混染症;诊断;防治措施

通过对猪病诊断的实践可知,最近几年在猪群中蓝耳病的单发情况比较少,但是猪蓝耳病和其他病毒病或者细菌病混染症却较为常见,比如猪蓝耳病与猪瘟混染症、猪蓝耳病与圆环病毒混染症等。当蓝耳病混染症发生时,会造成大量的死猪,最终就会对养猪户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从目前的诊断和防治情况来看,大部分兽医对蓝耳病混染症的诊断和防治都显得办法不足,希望通过本文对蓝耳病混染症诊断和防治措施的简单分析,能促进蓝耳病混染症的诊断和防治的进步。

1 蓝耳病混染症的诊断分析

(1)猪蓝耳病与猪瘟混染症的诊断。某养猪场的新生仔猪出现水泻,然后大量死亡;随后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以及弱仔、木乃伊胎等;种猪在抗菌素和痢特灵治疗无果后死亡。没有对新买的仔猪进行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的注射,也开始发病和死亡。猪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沉郁、不食、高热、减食、便秘腹泻交替发生、流泪、背臀、腹下蓝紫、散布出血斑点、触摸尖叫、淋巴结明显肿痛、后肢无力、妊娠猪繁殖阻碍等。通过对病死猪解剖检验可知,猪是死于出血性脾梗死,通过对病原检验可知,病猪均为PRRS抗体阳性,通过取病死猪扁桃体做猪瘟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可知,病死猪都为猪瘟阳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将猪病确诊为猪蓝耳病与猪瘟混染症。

(2)猪蓝耳病与圆环病毒混染症。某猪场存栏有1000多头猪,妊娠母猪曾经出现很多的流产,断乳的仔猪出现气喘、腹泻、神经症状,在采用氧氟沙星、解热剂以及卡那霉素治疗后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病仔猪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怕冷堆积,耳尖、臀尾、皮肤蓝紫、眼脸水肿、喘咳、消瘦、精神不佳、昏迷,间歇性或者连续性腹泻等。通过对病死仔猪的解剖检验可知,仔猪的淋巴结肿大较为明显,暗红或者灰白,多汁外翻;脾头肿大、弥散性出血;肾灰红、肾上腺肿大、皮质部坏死等。取病死猪的肾、脾、扁桃体和肝,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来对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猪蓝耳病抗体和圆环病毒抗体为阳性,而猪瘟抗体为阴性。对上述病料进行细菌检验和培养发现并没见细菌,由此可以确诊为蓝耳病与猪圆环病毒混染症。

两者蓝耳病混染症除了上述讲到的这两种外,主要还包括了蓝耳病与伪狂犬病混染症、蓝耳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染症、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混染症、蓝耳病、猪瘟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染症、蓝耳病、副伤寒、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病混染症等。当出现病死猪时,要通过对其临床表现症状进行仔细分析,然后对病死猪进行解剖检验和病原的检查,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对病死猪进行确诊。

2 蓝耳病混染症的防治措施

(1)防治的预防措施分析。首先养猪户应该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对饲料的营养应该要加强,避免出现霉菌毒素的污染,对各个猪群的饲养和管理应该要进行不断的细化,加强对繁殖母猪和仔猪的养护工作。要加强对各种影响猪群的应激因素的控制。其次要加强生猪市场以及屠宰加工市场的生猪防疫和检疫工作。如果养猪场条件较好,可以对主要疫病进行抗体的监控,从而来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疫病进行预防控制。第三要对引种和购猪进行严格的把关,不能从疫区引种购猪。在引种购猪前应该要观察和检疫猪群,在回场后应该要将合格的猪种先进行单独饲养一段时间,在确认无病之后才能够混群饲养。第四养猪场工作人员的防疫知识培养工作应该要不断加强,让其树立起良好的防范意识,养猪场的防疫措施和卫生管理制度应该要认真落到实处,加强消灭蚊蝇鼠害和消毒工作,对病死猪、污水、污染物、垃圾等应该要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最后要认真做好蓝耳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尽量选择进口的疫苗,在做疫苗之前应该要先对猪进行抗体的检测,阴性猪场应该采用灭活苗,而阳性猪场则应该采用弱毒苗。

(2)控制和消除措施。第一当养猪场出现蓝耳病混染症时,应该要马上对养猪场进行封锁,进行严格的消毒工作,对猪群进行体检、温度测量和观察,对病猪和健康猪进行仔细的分群。认定为健康的猪就应该要加强饲养和管理,采用相关的疫苗及时进行强化免疫;情况严重的病猪要及时淘汰,如果母猪和仔猪表现为阳性,就应该要进行单独饲养管理,不能做种,同时还要进行抢救性的治疗。第二对流产胎儿、胎衣、病死猪以及相关污染物等应该要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和严格的消毒工作。如果出现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群出现大批死亡时就应该要进行全群的捕杀,同时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和消毒,要将传染源完全消除,避免疫病的扩散。最后因为蓝耳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和繁殖障碍症,当猪感染后免疫力就会快速下降,从而受到其他细菌和病毒的侵害,进一步的引起混染症。所以要对猪病进行快速的诊断和实验室检验,这样才能够及早的发现、确诊和抢救。

3 结束语

蓝耳病混染症的出现容易造成大量的病死猪,从而给养猪户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加强对蓝耳病混染症诊断和防治措施的研究,这样才能对猪病进行快速的确诊,从而找出相应的急救措施来防治蓝耳病混染症。在对蓝耳病混染症进行防治时应该以预防为主,通过预防来有效控制蓝耳病混染症的发生,这样才能将病害控制在萌芽状态。当发病时则应该要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来进行抢救,减少养猪户的经济损失。

[1] 万遂如.对猪蓝耳病的再认识[J].兽医导刊,2011,(4):14-16,57.

[2] 叶维民.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和有效防制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1,(6):23-27.

[3] 周瑜,何元明.猪蓝耳病与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98.

[4] 符廷法.浅谈猪蓝耳病防治的有效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32):369.

猜你喜欢
病死猪耳病养猪场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