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谨防三种猪的病毒性腹泻

2014-04-05 15:08刘雪锋吴剑锋戴亚松
兽医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未消化流行性周龄

刘雪锋 吴剑锋 戴亚松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孤山畜牧兽医站,江苏靖江 214500)

冬季谨防三种猪的病毒性腹泻

刘雪锋 吴剑锋 戴亚松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孤山畜牧兽医站,江苏靖江 214500)

1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吃入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一般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h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体重迅速下降,仔猪明显脱水,发病2~7d死亡,死亡率达100%;在2~3周龄的仔猪,死亡率在0~10%。断乳猪感染后2~4d发病,表现水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在5~8d后腹泻停止,极少死亡,但体重下降,常表现发育不良,成为僵猪。有些母猪与患病仔猪密切接触反复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和腹泻,也有些哺乳母猪不表现临诊症状。

主要病变部位在胃和小肠。仔猪胃肠膨胀,胃内充满未消化的乳凝块胃底粘膜轻度充血。小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体,含有大量泡沫和未消化的乳凝块,小肠壁变薄,弹性降低,以致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血管充血扩张,淋巴结肿胀。

2 猪流行性腹泻

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只发生于猪,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猪、架子猪或肥育猪的发病率很高,尤以哺乳猪受害最为严重。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如果一个猪场陆续有不少窝仔猪出生或断奶,病毒会不断感染失去母源抗体的断奶仔猪,使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在这种繁殖场内,猪流行性腹泻可造成5~8周龄仔猪的断奶期顽固性腹泻。

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者在腹泻之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奶后。年龄越小,症状越重。一周龄内新生仔猪发生腹泻后3~4d,呈现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最高的死亡率达100%。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断奶猪、母猪常呈精神萎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大约一周,并逐渐恢复正常。少数猪恢复后生长发育不良。肥育猪在同圈饲养感染后都发生腹泻,一周后康复,死亡率1~3%。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呕吐,重者水样腹泻3~4天可自愈。

眼观变化仅限于小肠,小肠扩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缩短。

3 猪轮状病毒

轮状毒主要存在于带毒猪的消化道,随粪便排到外界环境后,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及土壤等,经消化道途径使易感猪感染。排毒时间可持续数天,另外,人和其他动物也可散播传染。本病多发生于晚秋、冬季和早春。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感染率最高可达90~100%,发病猪多是8周龄以下的仔猪,日龄越小的仔猪,发病率越高,发病率一般为50~80%,病死率一般为10%以内。

症状的轻重决定于发病的日龄、免疫状态和环境条件,缺乏母源抗体保护的生后几天的仔猪症状最重,环境温度下降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时,常使症状加重,病死率增高。通常10~21日龄仔猪的症状较轻,腹泻数日即可康复,3~8周龄仔猪症状更轻,成年猪为隐性感染。

病理变化病变主要在消化道,胃壁弛缓,充满凝乳块和乳汁,肠管变薄,小肠壁薄呈半透明,内容物为液状,呈灰黄色或灰黑色,小肠绒毛缩短,变短的绒毛呈融合状,带有发育不良的刷状边缘,有时小肠出血,肠系淋巴结肿大。

以上三种病毒病的预防主要是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和免疫预防措施。一旦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清楚粪便及其污染的垫草,消毒被污染的环境和器具。在腹泻的最初24~72h用葡萄糖盐溶液给病猪口服,对于防止脱水有一定效果。

猜你喜欢
未消化流行性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流行性感冒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鹦鹉感染禽波纳病毒病例》图版
完谷不化是因为脾阳虚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针灸治疗绵羊虚寒性溏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