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母猪产科疾病

2014-04-05 15:08吕志刚
兽医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锰酸钾助产产科

吕志刚

(吉林省公主岭市畜牧兽医局,吉林公主岭 136100)

中西医结合防治母猪产科疾病

吕志刚

(吉林省公主岭市畜牧兽医局,吉林公主岭 136100)

母猪产科疾病是母猪妊娠、分娩期常见多发病,给生猪生产带来了极大危害,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将导致母猪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失去生产性能,被淘汰,给规模养猪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母猪产科疾病;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防治

母猪的饲养管理是生猪生产的关键环节,科学做好这一环节工作,不但能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还能达到母猪多胎高产的目的。经调查,目前我国母猪年产商品猪头数平均为14 ~18头,与世界平均水平25~28头相比明显偏低,分析原因,一方面由于饲养管理不科学、不到位;另一方面缺乏对母猪常见产科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妊娠母猪在分娩和泌乳期常见的产科疾病主要有难产、产后少乳、子宫内膜炎等病症。

1 母猪难产

1.1 发病原因

(1)后备母猪配种过早。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小型品种后备母猪适宜配种月龄在6~9月龄、体重50~60kg以上,大型培育品种在8~9月龄、体重在70~90kg以上,且连续发情两次以上开始初配,配种过早,骨盆发育不全,胎儿分娩时经常会出现难产。

(2)妊娠后期母猪采食过多量、过肥,易导致母猪分娩时子宫收缩无力。

(3)母猪营养、运动不足,分娩时腹肌收缩能力差。

胎位、胎势不正,不能顺产。

(4)分娩母猪积尿、积粪、阴门水肿均可导致产道狭窄,影响胎儿正常分娩。

1.2 难产的临床表现

(1)羊水流出,母猪频繁怒责,但胎儿不出。

(2)产仔间隔时间超过2h,母猪起卧不安,伴有疼痛表现。

1.3 治疗

1.3.1 药物催产。母畜原发性阵缩和怒责微弱,早期可使用催产药物,如脑垂体后叶素、己烯雄酚等。不可一次大剂量使用,要少量多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min。

1.3.2 人工助产。胎儿已进入产道但不能自行娩出,应采取人工助产,助产人员剪短指甲,除去指甲边缘的积垢并磨光指甲边缘,用0.1%的高锰酸钾液浸洗手掌、手臂和母猪外阴部,手掌、手臂涂上肥皂或石蜡油,五指并拢呈圆锥状慢慢旋转伸入母猪产道内,母猪努责时停止伸入,检查引起难产的原因。当仔猪正生时四指卡住仔猪的二耳缓慢牵引,也可用拇指和中指抠住仔猪眼眶或用拇指和食指拈紧仔猪下颌间隙部缓慢牵拉。如果胎位不正,可先矫正仔猪胎位,然后牵拉。如果两头牵拉同时进入产道,可先将一头推向里面,然后按上述方法助产。母猪助产后,肌注或子宫内放置抗菌消炎药,用一次性输精管吸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2 母猪产后缺乳

2.1 发病原因

(1)管理不善,营养过剩导致过肥。

(2)后备母猪过早配种,乳腺发育尚未完善。

(3)母猪运动不足,分娩时间太长或胎衣不下继发子宫感染。

(4)隐性或亚临床型乳房炎。

(5)某些疾病如蓝耳病、猪瘟、支原体病等感染。

2.2 临床症状

母猪产后乳汁分泌少或不分泌,是规模化猪场初产及老龄母猪的常见病。表现为猪乳腺缩小干瘪、充乳不足,但体温正常,有的则乳房肿胀,拒绝仔猪拱撞吸吮,体温升高至40.5℃左右,鼻盘干燥、尿短赤等,仔猪出生后,吃不到足够的初乳,容易诱发黄白痢等胃肠疾病。

2.3 预防与治疗

2.3.1 西药治疗。肌肉注射鱼腥草注射液20~30ml,炎症明显的,用青霉素、氨基比林消炎,同时用温毛巾按摩乳房,促进泌乳,也可每头母猪肌肉注射乙烯雌酚5~6ml,每天2次。

2.3.2 中药治疗。对体质瘦弱、乳汁不能充盈的母猪,可用王不留行30g、穿山甲30g、党参20g、川芎30g、生熟地20g,混合研为细末开水冲调,煎温喂服.

2.4 预防

后备母猪不可过早配种,产前1周将母猪转入产房,分娩过程中用浸泡过0.1%高锰酸钾溶液的湿毛巾擦洗按摩乳房,减少应激。

3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

3.1 发病原因

3.1.1 病原微生物感染。病毒,包括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及细小病毒等;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布鲁氏菌等;其他病原微生物。

3.1.2 人为感染。自然配种或人工授精时,公、母猪外生殖器和器械消毒不严或生殖道黏膜受到机械损伤,接产时消毒不严和产后预防措施不力。

3.2 临床症状

3.2.1 急性子宫内膜炎。多见于产后或流产后,病猪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卧地不起,鼻镜干燥。

3.2.2 慢性子宫内膜炎。常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治疗不及时转化而来。病猪全身症状不明显,卧地时常从阴道内排出少量灰白色或黄色黏稠的分泌物,阴户周围可见到分泌物结痂。

3.3 防治措施

3.3.1 群体预防

(1)疫苗免疫。做好相关疾病如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及细小病毒等的预防接种,并做好免疫记录。

(2)预防用药。在母猪分娩前1周和分娩后1周,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350g+磺胺五甲氧嘧啶450g+甲氧苄啶(TMP)85g/t,拌匀饲喂。

3.3.2 个体预防

(1)清洗消毒。搞好母猪分娩消毒,分娩前1周将母猪转入分娩舍,转入前,分娩舍必须严格消毒,母猪彻底清洗消毒。在产前2h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刷外阴、乳房。

(2)产后护理。产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外阴、乳房,并擦洗干净。注意观察母猪产后子宫、外阴、乳房及食欲、体温、精神、排泄等情况。

3.3.3 药物治疗

(1)西医疗法。急性子宫内膜炎,应先清除滞留在子宫内的炎性分泌物,可用复方林可霉素注射液4支进行子宫冲洗,效果很好。

(2)中医疗法。可用黄柏24g、苍术24g、薏米30g、红藤30g、蒲公英30g、鱼腥草30g、香附子24g、白芍30g、益母草30g、木通20g、山药30g,煎水灌服。

吕志刚(1967-),男,1993年毕业于延边大学农学院,所学专业兽医,现聘为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

猜你喜欢
高锰酸钾助产产科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高锰酸钾三级中红外光谱测定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高锰酸钾溶液制备方法的优化研究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高锰酸钾在种苗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