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耳针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30例

2014-04-05 16:21袁成阶张爱群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遵义县耳针中医科

袁成阶,张爱群

(1.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卫生院中医科,贵州 遵义563001;2.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卫生院中医科,贵州 遵义 563112)

中药配合耳针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30例

袁成阶1,张爱群2

(1.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卫生院中医科,贵州 遵义563001;2.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卫生院中医科,贵州 遵义 563112)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配合耳针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疗效。方法:30例用少腹逐瘀汤和耳针治疗。结果:治愈2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结论:中药配合耳针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疗效确切。

痛经;寒湿凝滞型;少腹逐瘀汤;耳针

笔者用少腹逐瘀汤配合耳穴贴敷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0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中医科治疗患者。年龄14~26岁、平均(20.5±6.5)岁,病程1~10年。为寒湿凝滞型痛经。

诊断标准: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暗黑有块,或畏冷身痛,苔白腻,脉沉紧。

排除标准: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及内生殖器异常等器质性病变。

2 治疗方法

月经前3天开始用少腹逐瘀汤[1]。炒小茴香2g,炒干姜3g,延胡索3g,当归9g,川芎3g,官桂3g,赤芍6g,蒲黄9g,炒五灵脂6g。水煎服,日1剂。另取双耳的耳区,用毫针针柄找到敏感点,压出痕迹后用长宽约0.5cm×0.5cm的正方形医用胶布,中间固定王不留行贴于肾、神门、子宫、屏尖,每4~6h按1次,日3次,直至月经结束[2],连用3个月经周期。

3 疗效标准[3]

治愈:疼痛消失,停药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好转:连续3个月经周期疼痛减轻。无效:疼痛未减轻。

4 治疗结果

治愈2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

5 体会

少腹逐瘀汤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调经、活血祛瘀,五灵脂、蒲黄、延胡索、没药通利血脉、祛瘀止痛,小茴香、干姜、官桂,温经散寒除湿、理气止痛并能引诸药直达少腹。耳是全身脏器的全息器官,全身脏器均可在耳部找到其反射区,神门安神定志止痛,子宫、肾、屏尖搜通经络,调节气机以止痛。中药配合耳针,可收标本兼治之效。

[1]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 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

R245.319.151

B

1004-2814(2014)05-0406-01

2013-12-23

猜你喜欢
遵义县耳针中医科
疫情背景下基于QQ+超星学习通“刺法灸法学”在线教学体会——以“耳针法”章节为例
更 正 说 明
浅谈中医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在中医科护理中的作用
撤地设市20年之新农村建设
强降水灾害性天气应急气象服务分析
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遵义县关工委深入学校开展道德宣讲活动
科主任综合能力在医院中医科发展中的作用
高职高专针灸学耳针的学习障碍与教学策略
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到北京医院中医科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