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4-04-05 22:03胡建平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5期
关键词:嗜血耳病血清型

胡建平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胡建平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湘环动物医院 421005)

副猪嗜血杆菌病(Haemophilus Parasuis Hps)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所以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还称之为革拉泽氏病。现已知副猪嗜血杆菌有l5种血清型。其中血清型l、5、l0、l2、l3、14毒力最强,猪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血清型2、4、8、15为中等毒力,患猪死亡率低,但常出现败血症状,生长迟滞;血清型3、6、7、9、ll感染猪后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血清型是4、5和l3。副猪嗜血杆菌是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

猪在整个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可感染副猪嗜血杆菌,但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最易感.尤其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较高,其死亡率严重时可达50%以上。该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在饲养管理不善、饲养环境不良时多发,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疫病如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的大面积流行,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该病的发生也越来越普遍。该病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肿胀、跛行为主要临床症状,以浆液-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等)和关节炎为主要病变,严重阻碍了养猪业的发展。2013年5月在衡阳县某大型猪场又暴发了此病,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场是一个规模化养猪场,有杜洛克、长白和大约克3个猪品种,现有经产母猪450头,后备母猪120头,采用三元杂交优势、自繁自养,仔猪断奶时间为21d,转入保育舍。常规免疫为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和日本乙型脑炎以及仔猪副伤寒。在此之前没有发生过大的疫病流行。本次疫病发生在一栋保育猪舍。该批发病猪群是2013年4月20日断后奶转入该猪舍的,饲喂郴州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保育料,生长发育良好。时至5月10日由于天气突然变冷,保温措施没有及时跟上,个别猪只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继而咳嗽,呼吸困难,还有些出现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当时认为是链球菌病,给有症状的一律肌肉注射30%的林可霉素,但效果不佳,并出现死亡,5月14日来本院求医,经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最后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2 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主要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有些无任何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程长者体温升高达40.5~42℃,个别的达43℃;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畏寒、拥挤而卧、昏睡不醒;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关节肿胀,尤其是跗关节和腕关节,触摸有疼痛感,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大部分病猪耳、腹部及四肢内侧薄皮处发绀,指压不褪色,严重者呈酱红色,个别甚至皮肤坏死脱落,眼睑皮下水肿;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游泳状划动;发病后期,病猪进行性消瘦,皮肤逐渐苍白,后发青变紫,被毛粗乱,耳朵发绀。总之,本次疾病的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胀、跛行、被毛粗乱。

3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和濒死猪10头,除体表薄皮处如四肢内侧、胸腹部、耳尖发绀和关节肿胀之外,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肺脏充血、水肿、表面可见纤维素性渗出物(5例),个别猪肺脏与胸壁粘连(2例);心肌表面点状出血、尤其是心冠状脂肪出血严重、心包积有多量淡黄色液体(7例),心包表面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2例);胸腔、腹腔积有大量的淡黄色或淡红色液体(8例),有的呈胶胨状(2例);肝脏稍肿大,肝被膜上附着较为牢固的银灰色的纤维蛋白(4例);肠道表面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6例),病程较长的严重者可见肠攀、小肠被析出的纤维蛋白粘连并固定在一定的活动范围之内(3例);关节肿胀,关节腔内有不等量的黄色液体,尤其是跗关节和腕关节更为多见(6例);全身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切面多汁(10例);脑软膜充血、淤血和轻度出血,脑回变得扁平,脑膜与头骨内膜以及脑实质之间粘连(3例)。

4 实验室诊断

采取病死猪的肺脏、肝脏、淋巴组织和胸腔积液,到湖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疫病研究所,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并通过药敏试验,该场所感染的副猪嗜血杆菌最敏感的药物是恩诺沙星,其次是头孢噻呋钠、支原净、氟苯尼考等。

5 防治措施

(1)将发病猪和可疑病猪全部换舍隔离,对死亡仔猪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全场猪舍和用具彻底打扫和清洗干净并用高压水冲冼,然后场地用3%热烧碱溶液消毒,用具用戊二醛喷洒消毒,并用“菌克”消毒水带猪消毒,2次/d。(2)全场健康猪和病情较轻猪只紧急接种副猪嗜血杆菌油乳剂灭活苗,饲料中拌入头孢噻呋钠+清瘟大败毒(一类清热解毒中草药),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黄芪多糖,连用7d;肌肉注射盐酸恩诺沙星,2次/d,连用3d。(3)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减少各种应激,提供营养全面、易于消化的优质饲料。通过以上措施,15d后病情得到控制,无新病例出现。

6 讨论

(1)副猪嗜血杆菌在养猪场中普遍存在,而且大多是与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以及伪狂犬病合并感染,目前所流行的“高热病”几乎都存在着副猪嗜血杆菌。由于副猪嗜血杆菌不同的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这就增加了对该病控制的难度。鉴于对该场菌株的药物敏感试验,在衡阳地区用蒽诺沙星拌料来预防副猪嗜血杆菌病,同时注意搞好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以及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这是控制“高热病”的有效措施。(2)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多,而且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不同地方、不同猪场流行的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及致病力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疫苗免疫在不同的血清型之间所引起的交叉保护力低,所以,不可能有一种疫苗能同时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所有致病菌株产生交叉保护力,这就给在实际生产中采取接种疫苗来预防该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通过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敏感药物投料是预防该病的最有效途径。(3)副猪嗜血杆菌主要影响哺乳仔猪及4月龄以内的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其中以5~8周龄的保育猪更为多见,尤其是当猪群处在断奶、合群、换栏、运输、寒冷等应激条件下,以及在高密度饲养和突发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情况下,该病的发病率就更高,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除各种应激因素,并对4月龄以内的猪群用敏感药物进行预防,这是控制该病行之有效的方案。(4)据报道:副猪嗜血杆菌病容易继发沙门氏菌病,使病猪后期严重拉稀,甚至粪便呈暗红色或黑色,皮肤苍白,衰竭死亡。因此,在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同时,加强沙门氏菌病的控制,是提高其疗效,加速病猪康复,减少死亡的重要防治措施。

(2014–03–05)

S858.28

B

1007-1733(2014)05-0045-02

猜你喜欢
嗜血耳病血清型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通辽地区牛肉与牛肉制品沙门氏菌血清型调查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