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蛋种鸡白痢的诊治及体会

2014-04-05 22:03马克强王均迎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5期
关键词:孵化率种鸡种蛋

马克强 王均迎

成年蛋种鸡白痢的诊治及体会

马克强 王均迎

(山东省莒县龙山畜牧兽医站 276519)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畜牧兽医站)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火鸡,2~3周龄内雏鸡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中鸡亦可爆发高死亡率的疫情,成鸡主要是呈隐性或慢性感染。但是近年来,成鸡白痢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多发生于成年产蛋鸡开产前和产蛋高峰期,患病蛋鸡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并发生卵巢炎。

1 临床症状

处于产蛋高峰期的鸡群突然出现产蛋下降,且下降幅度比较大,有时经过几天时间可由90%下降到20%~ 30%不等,甚至停产;鸡群采食量下降,时而出现腹泻;鸡冠开始萎缩,不新鲜,上面经常可见到一些“白霜”,肉垂卷缩,并出现零星的死亡现象。种鸡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

2 剖检症状

病死鸡肝脏肿大,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腹腔积聚血凝块,卵巢萎缩,成熟卵子较少;卵泡发生变色(呈黑褐色、灰绿色、淡绿色、黄绿色等)、变性(呈梨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和变形(呈水样、菜汤样、油脂样等)的病变,可见卵泡破裂,卵黄流入腹腔内而引起卵黄性腹膜炎。部分鸡可见关节的化脓性关节。

3 临床诊断

一般根据发病情况、饲养管理、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等可初步诊断为本病,确证需进行实验室诊断。采用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可作出快速诊断。

4 发病原因

病原是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本病的传染途径很多,病鸡的排泄物污染周围环境是本病传染的主要因素,健康鸡因接触病鸡排泄物或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用具等而被传染。带菌种蛋可直接将病菌传染给新孵出的后代,同时还会污染孵化器和孵坊。该病还可以通过断喙、性别鉴别传播,被污染了的免疫器材也能传播本病。另外,饲养管理条件差,如雏群拥挤、环境不卫生、通风不良,饲料缺乏或饲料营养搭配不齐全,较差的运输条件或者同时有其他疫病存在,鸡本身抵抗力下降等,都是诱发本病和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5 防治措施

综合采取下列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鸡白痢的发生。(1)进雏时要从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净化鸡场购雏,不要从没有种鸡群、外购种蛋进行孵化的场家购买鸡雏。有条件的鸡场和专业户饲养的商品蛋鸡在开产前进行鸡白痢净化,检出阳性鸡淘汰。(2)在育雏期、开产前和产蛋高峰期选用相关的敏感药物来预防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感染。(3)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要做好相关的消毒工作,并且要调整饲养密度,通风换气,减少各种应激。(4)选用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敏感的药物,同时用一些增蛋类等中西药配合治疗,补充一些电解多维来缓解应激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常用药物有头孢类、氟喹诺酮类、丁胺卡钠、庆大霉素等。

6 体会

成年蛋种鸡白痢多发生于成年产蛋鸡的开产前以及产蛋高峰期,呈慢性经过或隐性感染,所产种蛋或商品蛋均含有大量的鸡白痢沙门氏菌,使得种蛋的孵化率下降,造成病菌的传播和疫情的扩散。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流行呈散发性或区域性,近年来发病率呈递增趋势,死亡率不高,但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却很大,对产蛋鸡群尤其是种蛋鸡的危害性比较大,所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

6.1 建立无白痢种鸡群 因为通过种蛋的垂直传播是造成该病发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做好种鸡群白痢的净化是至关重要的。定期采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疫净化。同时定期用治疗沙门氏菌的药物进行预防。

6.2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种蛋应取自无病鸡群,2h内用0.1%新洁尔灭喷洒消毒,或用0.5%高锰酸钾浸泡1min,或用1.5%漂白粉溶液浸泡3min,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0min。孵化器,孵化室及用具再用前应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

6.3 加强对雏鸡的饲养管理 育雏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室温应根据日龄调整,温度不能忽高忽低。饲槽和饮水器应及时清洗消毒,并注意通风换气。

6.4 药物预防 出壳后的雏鸡应可用0.01%高锰酸钾溶液饮水2~3d。同时在饮水中添加适当的抗菌药物(如西力欣)等连用3~5d,有利于控制雏鸡白痢的发生。

6.5 注意常规消毒 鸡舍及一切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搞好鸡场的环境卫生。孵化器使用前,要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育雏室和一切育雏用具,要经常消毒,孵化种蛋在孵化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6.6 种鸡场执行定期检疫措施 定期对种鸡群检疫是消灭带菌者,净化鸡群鸡白痢杆菌病的最有效措施。应用全血玻片凝集试验方法,一般种鸡群每年进行3次检疫,第1次在40~70日龄,间隔1.0~1.5d进行第2次检疫,第3次应于全面开产后进行。坚持淘汰阳性鸡,以达到净化鸡场的目的。

(2014–03–10)

S858.31

B

1007-1733(2014)05-0055-02

猜你喜欢
孵化率种鸡种蛋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土鸡种蛋的收集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