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球虫病的防控

2014-04-05 22:03马伟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5期
关键词:产床卵囊球虫病

马伟

仔猪球虫病的防控

马伟

(山东省淄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55000)

在造成仔猪腹泻的各种疾病中,以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圆环病毒、猪瘟、流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物理性、季节性腹泻较多。而仔猪球虫病(猪等孢子球虫)也是造成仔猪原发性和继发性性腹泻的原因之一,球虫虫体抵抗力强,抗消毒剂一般无效。球虫病也可发生于清洁的、管理非常好的猪场。可造成断奶时体重不均衡,均断奶体重降低,清洁球虫污染粪便是非常费力的事。仔球虫病和继发感染病治疗成本较大,影响猪场效益。为此有必要引起广大养猪场的注意。

1 发病机制

球虫病的发育要经过3个阶段:无性阶段,在其寄生部位的上皮细胞内以裂殖生殖进行。有性生殖阶段,以配子生殖形成雌性细胞、雄性细胞,两性细胞融合为合子,这一阶段是在宿主的上皮细胞内进行的。孢子生殖阶段,是指合子变为卵囊后,在卵囊内发育形成孢子囊和子孢子,含有成熟子孢子的卵囊即为感染性卵囊。粪便排出的卵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约经1~2d发育成感染性卵囊。这种散布在土壤、地面、饲料和饮水等外界环境中的感染性卵囊被猪吃了以后,子孢子游离出来,钻入肠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子、配子、合子。合子周围形成一层被膜,被排出体外。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不断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使上皮细胞受到严重破坏,遂引起发病。

2 发生原因

高度集约化饲养与饲养小区的无序建设易发。适宜的温度,最适宜的温度20~37℃、适宜的湿度下易发。最易感的猪群(产房),有些猪场的球虫病作为主要的腹泻病主要发病阶段:7~14日龄(3~4周龄和5~6周龄也可发生)容易发生继发感染,通过母猪粪便直接感染的可能性不大;胎盘和乳汁中没有球虫,感染源可能来自没有消毒好的地面,猪场规模越大,球虫病流行越普遍。

3 临床症状

黄灰色、松软、糊状、水样粪便。仔猪能继续吃奶。被毛粗长、脱水、增重缓慢。

4 病理变化

纤维素性坏死性小肠炎(严重感染)。通常没有出血性变化。组织学变化:微绒毛萎缩、融合、隐窝增生和坏死性肠炎。病变出现在感染后5d,在无性生殖阶段。

5 诊断

7~14日龄腹泻,对抗生素没有反应(线索)或有反应不能根除,可通过腹泻的粪便中检出球虫卵囊确诊,可取病畜粪便或刮取死亡仔猪的肠内容物,以蒸馏水+搅拌+离心(2000~3000转/min~~3~5min)镜检即可。在散养猪场很难见到单纯球虫病,多与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混合感染多。区别诊断:大肠杆菌病、C型梭菌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类圆线虫、伪狂犬、缺铁性贫血等疫病因临床症状相似,临床区别较难,有时也可继发或并发与球虫病,治疗时与单纯球虫病不同。

6 防控措施

做好保育阶段清洁和消毒,不能忽视,能杀死虫卵的消毒药而不影响仔猪健康的消毒药不多,酚类消毒药对虫卵有效。管理措施落实,管理和卫生消毒,重点考虑病原体和仔猪的关系仔猪健康、免疫力高+感染致病性卵囊少可不发病。仔猪感染球虫卵囊的日龄越大,球虫病的症状越轻,球虫卵囊存在于地面、墙壁或栏杆上;做好产床的管理、清洁、加热、干燥和特殊的消毒剂,如:高压/热水冲洗产床+全进全出制度;使用火焰消毒(如燃气、酒精等);使用粉碎的石灰粉洒在地面上;在进下一批猪前确保完全干燥;产后的第一周力争产床干燥生物安全措施;减少通过靴子、扫帚等将卵囊污染产床;不要将腹泻的粪便污染其它的产床。化学药物预防:在饲料中添加磺胺类仅在无性繁殖阶段有作用,通常使用几次。但如果在感染的4、5、6日龄磺胺药效果欠佳。可使用百球清以打断球虫发育阶段(4日龄20mg/kg体重),也可用青霉素类药物口服有消除球虫病症状的作用。

7 结论

发生于任何一个猪场,不管是何种猪舍或地面类型。很多情况下,人们将球虫病忽视了。诊断时,正确取样和检验是必需的。一旦在猪场里有球虫病,将长期存在。在流行病学方面,母猪的作用不大。仔猪表现糊状粪便、生长缓慢、易继发感染。卫生措施重要,但必须结合策略性用药方案。用于球虫病预防和治疗的化学药物不多和治疗时机不好掌握。

(2014–03–07)

S858.28

B

1007-1733(2014)05-0056-01

猜你喜欢
产床卵囊球虫病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做好猪场产床局部生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改进措施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球虫免疫成功要点
仔猪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种新型产床的设计理念及应用效果分析
微小隐孢子虫在HCT-8细胞内的培养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产床在设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美科学家发明无抗方法保护鸡免受球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