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臁疮26例

2014-04-05 21:40王维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刺络生长因子溃疡

王维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宝鸡 721000)

中药外敷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臁疮26例

王维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宝鸡 721000)

刺血疗法;中药外敷;臁疮;腿溃疡

臁疮,俗称“老烂腿”,是发生于小腿下部内外侧及脚踝的慢性溃疡,因经久难愈,或愈后易反复而得名。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上多以下肢静脉曲张为病因,血液瘀滞,逐渐出现下肢皮肤营养障碍,色素沉着,形成溃疡,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溃疡会越来越大越深,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采用中药贴敷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臁疮患者2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6例臁疮患者均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患者,均由下肢静脉曲张引发。其中男18例,女8 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4年,最长10年。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敷贴

中药分1号方和2号方。1号方由巴豆仁捣成泥即成;2号方药物组成为当归、乳香、没药各50 g,麻油1000 mL,蜂蜡150 g,先用麻油浸泡全部药物1 d,再直接用火煎熬药物成渣,熄火用细纱布滤去药渣,放入蜂蜡,自然冷却。2个药方制成后各自装瓶备用。治疗初期用1号方贴敷,隔日换药1次,治疗时间均安排在下午,10次为1个疗程,26例患者治疗初期为1~2个疗程。见腐肉基本去掉,血液浓稠度减低,不再流黄色或绿色脓水之际,中药敷贴改成2号药方贴敷,根据患者的静脉迂曲部位的数量,可隔日或者隔2 d换药1 次,10次为1个疗程。

2.2 刺络放血

每次换药时采用刺络放血治疗。每次选择2~3处静脉迂曲较明显的不同部位,用75%乙醇消毒,然后用三棱针刺络放血。治疗初期刺出血液流动性较小,流动速度慢,颜色暗黑;后期血液浓稠度减低,流动速度加快,颜色逐渐趋于正常。每个部位出血量控制在4~6 mL。全部操作完毕后,先用3%双氧水,再用0.9%氯化钠液清洁皮损区域,再将1号方或2号方均匀敷在溃疡面上,覆盖无菌纱布,外以纱布绷带包扎固定,松紧适度。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所有患者的病因为下肢静脉曲张所导致营养障碍,但目前临床缺乏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1]。故笔者根据治疗实际情况,并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相关标准,自拟疗效标准。

治愈:下肢静脉曲张部位平复。

好转:下肢静脉曲张部位数量面积综合程度减轻。

未愈:下肢静脉曲张程度没有改变。

3.2 治疗结果

26例患者治疗3~7个疗程后,治愈14例,好转8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84.6%。

4 讨论

现代医学发现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增高,使组织长期处于瘀血状态,从而产生营养障碍,引发溃疡[3]。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经久站立或担物负重,劳累耗伤气血,中气下陷,而致下肢气血运行无力,造成血液瘀滞,肌肤失养,复因湿热下注,皮腐肉烂而成[4]。其特点是溃疡经久难以收口,或虽经收口,每易因损伤而复发,下肢皮肤的外伤、蚊虫叮咬以及湿疹等常为诱发因素。

26例患者均由下肢静脉曲张引发此病,就诊时静脉迂曲程度都比较严重,笔者选用三棱针刺络放血,2个中药方分时期治疗,以期达到良好效果。治疗初期,患者下肢肿胀,湿疹,溃疡流脓,巴豆辛、热、有大毒,《痈疽神秘验方》中指出其去壳,研膏,治一切疮毒及腐化瘀肉。治疗中后期改变处方,选用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和没药协调使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外用敷疮疡,能解毒,消肿、生肌、止疼,虽为开通之品,不至耗伤气血,诚良药也。患者下肢静脉里的血液瘀滞且失去营养濡润的作用,用刺络的方法排出,全当归补血又可活血,与乳香、没药相配能解毒化瘀,活血生肌。蜂蜡是由中华蜜蜂分泌的蜡,《中国药典》中指出其可收涩敛疮、生肌止痛调理,外用可治一切溃疡不敛,臁疮糜烂;麻油是分子最小的植物油,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较其它植物油抗酸败,抗皂化能力强,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无毒性,能润滑皮肤和组织。

对于溃疡创面的愈合,以往的观点是尽可能为创面提供干燥的环境,使创面脱水、结痂,达到痂下愈合的目的。但是由于创面渗出物脱水形成的痂皮是创面愈合的天然屏障,表皮细胞在痂皮下移动缓慢,因此延缓了创面愈合[4]。湿性敷料与创面周围正常皮肤紧密贴合造成局部低氧、微酸、湿润的环境,从而可抑制创面细菌生长,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刺激毛细血管形成及内源性胶原酶释放和激活,特别是蛋白酶和尿激酶,使创面坏死组织溶解,从而达到清创的目的,创面微环境的改善可吸引大量修复细胞和炎性细胞,这些细胞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与受体结合后又发挥促修复作用,进一步促进溃疡创面的愈合[5]。1号方中巴豆仁富含油脂,而2号方用麻油作调剂都是为创面创造良好的恢复环境。

臁疮患者常于下午或晚上下肢肿胀明显,次日早晨减轻,即下午及晚上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现象更加严重,血管承受压力更大,加之此类患者的静脉壁较薄弱,所以很难靠自身挤压回流血液,放血时间安排在下午,一是午后为一天气温最高之时,可以减少腿部受凉,加重瘀滞;二是多气多血之经在午后活跃起来;三是这时放出瘀滞状态较严重的血液,减少静脉压力的同时对血管也起到良性刺激,几个因素互相影响,不但疏经通络还可补益气血。

26例臁疮患者的腿部皮肤营养障碍,有色素沉着、粗糙且呈黑褐色、在判定疾病的恢复情况时也应纳入考虑之中。治疗初期患者溃疡流黄或绿脓水,中医学认为是外毒入侵,需要用药拔毒化腐,巴豆效力强劲,可达此目的,但操作时一定要小心,根据溃疡的严重程度考量用量,由于笔者缺乏量判标准,治疗时仅凭经验,但不能覆盖正常皮肤,以免引起急性皮炎或全身其他症状。中后期换2号方能解余毒同时又可补血活血,生肌收口,采取药物贴敷患处,笔者认为能直达病所,是针对溃疡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l] 杨敏,陶茂灿,曹毅.下肢溃疡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10,18(3):48-5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0.

[3] 吴在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9-642.

[4] 郭淑芸,吴爱须,杨彩云,等.湿性愈合敷料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分析[J].河北中医,2010,32(12):1796-1797.

[5] 刘强,柴家科,杨红明,等.选择性去细胞异种(猪)皮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对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1): 2027-2029

R246.7

B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9.0857

1005-0957(2014)09-0857-02

2014-02-12

王维(1982 - ),女,助教

猜你喜欢
刺络生长因子溃疡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都是“溃疡”惹的祸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概况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