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图案元素在现代时尚服饰中的应用简析

2014-04-06 03:37
山东纺织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服饰图案

董 聪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近些年,民族风开始形成服饰设计中的一种流行趋势,无论是时装还是大众着装都融入了民族风格。世界各国的服装设计师都设计出了具有本国特色风情的服饰。无论是英伦风情还是日式情调,世界各地不同地域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越来越受到服饰界的追捧。民族服饰图案同样受到了重视,因为它能够使服饰更具魅力。

1 中华民族主流服饰图案发展历程

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由于地域、环境、宗教信仰等的不同,每个民族的服饰材料、图案设计、服饰款式、印花工艺等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民族服饰上的图案不仅记录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审美观点。但是民族服饰图案在经过几次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也归于接近统一,形成了大中华民族图案体系。以下笔者根据民族融合的几个发展趋势,来阐述一下民族服饰图案的发展脉路。

1.1 远古民族服饰图案

服饰图案文化可以追溯到远古人类文明诞生的旧石器时代,人们为了保暖,开始用兽皮制作服装,用兽骨做针,用兽筋或麻做线来缝制服装进行遮体和保暖。经过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祖先开始扩展地盘,形成了初始的国家概念,人们为了区分不同部落文明,从而开始将一些代表自己部落的图腾绘制在器皿和服饰上,如苗族彝族崇拜龙和蛇,傣族崇拜鱼,故而鳞纹成为主要服饰纹样。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服饰图案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凶猛威武的猛兽和粗犷的几何线条(用于男服),一种是美丽小巧的珍禽和柔软缠绵的几何形体(用于女装)。

1.2 唐朝民族服饰图案

在唐朝,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民族贸易往来频繁,民族大融合形成了一定的趋势。在这个大环境中,各自的服饰文化开始与不同民族的服饰图案融合。唐朝的服饰图案融合了很多少数民族图案的特点,唐代的服饰及其图案常有胡人(胡人即回纥,今天维吾尔族祖先)的影响。花蕊夫人在《宫词》中写道:“明朝腊月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就非常鲜明地说明了唐朝人学习胡人的生活风气,已经成为唐朝当时的时尚,许多达官贵人甚至平头百姓,都以穿胡服、涂胡装、唱胡歌、跳胡舞为时尚。在唐朝民族图案中,最具带表性的是唐朝服饰中的莲花蓬转图案,恰似胡舞狂舞的姿态,故而莲花蓬转图案借鉴了胡旋舞的动态,这种图案在胡服和唐服中经常使用。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各国民族文化不断结合,中国唐朝服饰图案文化也受到了影响,其中影响最多的是波斯等国的图案。波斯图案中大部分都采用波形交缀纹和联珠纹,波斯联珠纹对唐代服饰图案的影响十分巨大,很多图案都用联珠纹。

1.3 明清民族服饰图案

明、清是封建社会末期,在这个时期民族服饰图案保留了民族特点,同时也吸取了国外花纹、装饰风格和制作工艺。在该时期图案装饰手法大多有写实、夸张、花套花、叶中花等形式。

1.3.1明朝服饰图案特点

明朝有崇尚吉祥祝福的风气,因此吉祥祝福的词语和文字通过象征、借代、寓意等手段进行符号化的抽象之后用于服饰图案中,形成当时一大风尚。这些吉祥图案大多以谐音为主,如荷花的形象代表连年有余;用三只羊的形象代表三羊开泰;以松树仙鹤寓意长寿等。这些词语的借代方式的图形表达出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和内心寄托的深刻意义,代表了当时人们渴望幸福吉祥的思想。

1.3.2清朝服饰图案特点

清朝是满族人统治的朝代,在民族融合历史中清朝是最大的一次。满洲人入关后,为了更好地进行统治,实行了满汉一家的政策。在清朝时期服饰和图案的特点都融合了满汉的民族特色,常见的服饰就是,男装:一般带瓜皮小帽,穿着分为袍、马褂、补服、披肩和领衣、马甲等。其中补服和明朝区别不大,都是利用不同的图案来区分官阶。女装:在贫民和贵族妇人中的服饰和明代服饰类似,但图案加入了满族服饰图案的元素,清朝后妃及其宫女都穿满族传统旗袍,头梳“叉子头”,在服饰图案装饰上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图案大多以花卉、芳草、鹤鹿、龙凤等吉祥图案为主。

1.4 民国服饰图案特点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民国成立后以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制度为主体的思想,要求人民剪辫,自此中国近三百年的辫发之习彻底终结了,人们的衣冠服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国政府公布了服饰条例,要求政府官员无论职位高低,都穿同样制服(中山装),从而废弃了中国千百年来以官服区分品级的规定。民国时期,男子常见的装束为长袍、马褂、中式短衫和裤装,西装、如实学生服、中山装。女子服饰主要是旗袍为主,中式短衫和裤装,服饰图案将满汉传统图案结合。

1.5 新中国服饰图案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的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复苏之路。在这个时期人们崇尚明国时期劳动人民朴素、节俭的着装方式,服装主要特点是色彩灰暗,款式单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军绿色军装成了当时一个流行的趋势,中国民族服饰开始沉寂。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开始复苏。经济、科技、文化等对外交流日益增多,服装也受到了国际流行变化的影响。民族服饰以及图案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头,直至今天以民族服饰为主流设计的服饰及其图案非常丰富,充实着我们的生活,如唐装、旗袍等时尚改款服饰,如哈萨克族、高山族等各民族服饰图案创新设计的T恤服饰。

2 民族服饰图案造型在时尚服饰中的局部应用

将传统民族服饰图案应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之中,不仅体现了传统物质文化同现代精神文化结合的特点,也表现出了我们的民族习俗和审美理念。时尚设计师们将我国传统民族服饰中的某些要素,经过抽象概括的方式提炼出来,设计出了具有国际化的时尚服饰。

将传统服饰图案应用于服饰中的某些部位,可以提高设计的特色和档次感,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将领口、袖口、门襟、下摆等各部位用改造后的民族图案加以点缀,能避免单调性,更能突出重点。通过设计师的造型再创造,使服饰既具有传统民族的神韵,又富有强烈的时尚设计美感。

3 民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时尚色彩与新面料中的应用

将各民族图案不同个性特点和题材,与现代不同织物和色彩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搭配方式。这样组合可以开发出更具特色的民族艺术造型,为现代时尚服饰艺术设计增彩。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民族服饰图案不仅应用在常规的民族服饰面料上(丝绸、麻布、棉布等自然纤维面料),也要尝试新的面料形式(涤纶、莱卡、腈纶等化纤面料)。

4 民族服饰图案形成了古今结合 中西合璧的态势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的市场经济和古代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有本质上的区别。那个时期服装不会在市场上大量买卖,现今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服饰市场的竞争力也增强了,所以许多设计师都在以民族风为主体,设计服饰和服饰图案。谁设计图案更别出心裁更吸引人,那么他的服饰就能有更好的销路。当今民族服饰图案设计在具有传统民族服饰图案特色的同时,也融入了国际化大趋势下的国外优秀的时尚创意思想。中西服饰图案设计方法的融合,使得中国服饰图案的设计更加独具创新与时俱进,更加吸引人。

5 现代民族服饰图案制作工艺的应用现状

传统民族服饰图案是通过印、染、绘、镂、织、缀、拼、添等方法将图案制作到服饰面料上的。民族服饰图案由于制作成本过高,不适合批量生产,所以要想将民族服饰图案真正适合时尚服饰,那就需要创新制作工艺。当今的创新民族服饰图案是通过蜡染、电脑刺绣、丝网印刷、热转印、编织等工艺进行制作的。另外还可以在面料上运用激光粘贴亮片、烫钻、数码印花等新型图案制作工艺方法。这些现代图案制作方法既可以较好地适应现代机械化生产现状,也可以提高传统民族图案在现代时尚服装上运用的艺术效果。

6 总结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各民族不同文化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服饰特点。但是各民族传统服饰图案由于装饰图形复杂,宗教味道浓郁,所以和现今过快的生活节奏、人们的心理要求、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将民族服饰图案融会应用到现代时尚服饰潮流中,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设计师在跟随世界设计的潮流中,需要展示我们的原创性设计,需要在民族服饰的文化宝库中挖掘灵感。民族传统服饰及其图案的活用与创新设计具有无可限量的前景。

[1] 吴晓波.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12,(4):53—56.

[2] 王高媛,吴秋英.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3):52—54.

[3] 熊忆.中国传统民族服饰对现代成衣设计制作的影响[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2007:400-402.

[4] 夏梦.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结合之探索[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0.

[5] 彭容.中国传统元素在中式品牌服装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

[6] 韩佳蓉.服饰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12):218—219.

[7] 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8] 沈雷,张茹,赵淑敏.从接续传承到融合创新——刍议中华民族服饰文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13—15.

[9] 李平,祝重禧.当今西方时尚中的“中国风”现象分析[C]. 第四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中国流行色协会.2007:55—59.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服饰图案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雪人的服饰
传统茶元素与民族服饰设计的融合探讨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