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与黄金的那些事

2014-04-06 04:52薛谷香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票号熊市贵金属

一段久远的温暖记忆,一部至今印象深刻的话剧,于我而言,都先于去年的中国大妈抢购黄金事件,令我对中国大妈买黄金投赞成票。

我曾有一位热衷于购买黄金的外婆,她积攒的那些个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镯和小金砖什么的,用她的话说起来“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关键时候可以用来救命”。文革时期,我父亲因其地主成分被关“牛棚”,母亲因患肺结核病退,母亲总带上我们姐妹去外婆家过寒暑假,平时外婆也会来我家送钱。彼时我想,外婆为什么会有用不完的钱呢?直到我有一次在外婆家半夜起来方便,看见外婆在捣鼓高粱扫帚柄,从里面掏出一个金戒子,然后自言自语:“卖掉这只戒指,孩子们的学费和过年的新衣服应该够了。”醍醐灌顶,原来外婆的钱都是这么“变”出来的!外婆是旧式的家庭主妇,一辈子没有外出工作过,因为我外公解放前就是上海邮政总局长江航运邮船上的大副,收入颇丰,而解放后划的成分又是工人,使得外婆有收藏黄金的经济能力与政治安全。外婆去世时,我还分得一些金首饰,成了我轻易不佩戴的珍藏。外婆留给我黄金,寓意的是她的后人应该秉承勤俭持家与居安思危的生存法则。

山西省话剧团前些年演出过一个话剧《立秋》,讲述风雨飘摇中的山西票号故事,剧中女主人翁马老太太,为了应对前来票号挤兑的客户,毅然拿出祖传的60万两黄金全部偿还,捍卫了马家的信誉,欣慰地与世长辞。然而马老太太的黄金,却没能拯救票号最终走向衰败,被现代银行取代的命运。

时值公元2013年,当黄金经历了“412大跌”后,以“中国大妈”为代表的民众掀起一波黄金抢购潮,甚至当时被媒体报称打败了华尔街。必须说明,个中绝对没有我的身影。这倒不是为了说明我有深谙熊市投资黄金的睿智,而恰恰说明我作为工薪阶层的大妈,其时间和货币都是相对稀缺的。

面对铺天盖地对中国大妈们抢购黄金的“点赞”与“调侃”,可想而知我更愿意站在前者的队伍中。为什么不?正如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曾在《中国大妈抢金行为是正确的》一文中表示:“黄金是最诚实的资产。”因为无论黄金的熊市可以持续多久,作为国家储备资产、世界稀有贵金属,其抗风险以及价值投资作用远没有消失,中国大妈在黄金的相对低位时买进,无论从价值贮藏和抗风险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作为添置首饰自用或作儿女婚嫁之用角度考虑,都是不错的。

但是如果从黄金底部的角度考虑,“中国大妈”纷纷大批买进黄金无疑会增加持有成本。黄金步入熊市再进入牛市需要一个周期循环,这需要时间来完成,市场凶猛,暗示升势的信号也许伴随下一拨的价格下跌。“中国大妈”抢购黄金亦对亦错,对在价值贮藏,错在抄底投机。

上述中国大妈与黄金的那些事,与作为黄金投资的贵金属业务主流而言,或都是泡沫置于大海的关系,前者仅是后者的微小组成部分,且有歪曲后者本质的成分。靠勤俭持家省钱的大妈远不能成为贵金属业务的主要客户;而那些不懂得与时俱进的金融企业,抑或没有渊博的全球经济金融背景知识和贵金属业务专业知识的人,即便持有再多的黄金,也难以避免悲剧的命运,不论盛世还是乱世都伤不起。

猜你喜欢
票号熊市贵金属
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CO、VOCs完全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山西票号的固执
山西票号的固执
“2020年中国贵金属论坛”顺利举办
《贵金属》征稿启事
艰辛与辉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贵金属纪念币展
秋季化肥需求不足 未来或仍持续“熊市”
封面文章 熊市加减法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中国银行的“乡下祖父”
——日升昌留给后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