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陇南市为例谈智慧城市发展

2014-04-06 23:51
山西建筑 2014年24期
关键词:陇南智慧建设

王 乐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1 发展背景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基础性与应用型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把已有的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形成技术集成、综合应用、高端发展的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城市。智慧城市具有更全面灵活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能力,更高效安全的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更科学的监测、预警、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更高水平的远距离控制执行和智能化执行能力,更协调的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点合作能力,以及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2 发展理念及趋势

2.1 发展理念

智慧城市理念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1)城市管理,通过智慧化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效率;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的物联网、互联网、无线网络、卫星定位、云计算、软件设计等技术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特别是物联网产业;3)引发科技创新潮流;4)提供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2.2 发展趋势

1)使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信息化能力进一步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将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光纤干线宽带网络的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出口带宽大幅增加,移动宽带互联网从全市域3G 网络向4G 网络的平滑过渡,城域网宽带覆盖率达90%以上,农村家庭宽带接入比例大幅提高;实现广播电视网、通信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提升网络宽带化、泛在化、融合化、智能化水平和支撑信息化的能力。

2)“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高目标,而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高度一致,是城市持续发展理论的实例示范,所以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现阶段保持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必由之路。

3)“智慧城市”建设将建立覆盖全市的智慧应用体系。覆盖整座城市的智慧应用体系包括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健康、智慧城管、智慧应急、智慧环保、智慧物流、智慧旅游等十个领域。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以点带面、突出实效,打造经济发展制高点,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政府和社会有序投资,合力共建,良性循环。

4)“智慧城市”建设将建立城市集约高效的产业体系。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将加快提升经济发展智能化水平,催生出一批新生的产业,同时也将促进现有产业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以智慧城市产业为纽带,推动整个城市的良好运转,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带动一大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

5)“智慧城市”建设将提升城市科学运营和规划管理水平。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化、分析优化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交叉融合,实现了更全面的感知、更快速的互联互通以及更高效的信息处理,为全面提升城市经济生活质量创造条件。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综合的行政决策辅助系统,是提升政府部门规划和决策水平的有效方法。行政决策辅助系统能够使决策者在广泛了解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决策,不但能够提高决策的效率还能保障决策结果的合理性、时效性和适应性,从而有效避免以往靠主观经验决策而导致的失误。

3 发展智慧城市的必要性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以智慧城市为手段。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是发展智慧产业,陇南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先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工业园区承载能力为支撑,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成长性龙头企业为重点,壮大有色冶金、特色农产品加工、中医药制造、非金属采选及制造等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重要的有色冶金产业基地、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陇南市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陇南市委、市政府坚持“一个目标、围绕两大主题、抢抓三个重大历史机遇、实现三大突破、突出五个重点、强化五个保证、实现三个翻番、达到三个大幅增长”的总体工作思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做出重大安排部署,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全市科技创新任务更加艰巨,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在更大范围整合市内外创新资源、更高层次上推进自主创新,已成为新时期科技发展的主题。

2)统筹城乡发展格局。通过智慧城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优化城乡发展格局,推动城乡一体化,产生经济发展“双动力”,陇南市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具体措施及目标如下:a.矿产、有色冶金优势领域的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b.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转化应用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达到省内领先水平。c.地道中药材GAP 规范化种植技术及中药制剂新产品开发取得突破,技术水平进入国内先进水平。d.能源、资源、环境矛盾有效缓解,生态环境明显改善。e.水电能源开发、节能、节水、节材技术有效应用,主要产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平均水平。f.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序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到2015年,争取组建油橄榄、核桃、茶叶3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花椒、银杏、蚕桑、食用菌、香料植物、纹党、红芪、大黄8 个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g.全社会研究开发(R&D)投入明显增长,到2015年全社会R&D 经费投入占GDP 的比重达到0.5%以上,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0%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企业达到1.0%、重点骨干企业3%、高新技术企业5%。

3)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民生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加强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把科技进步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机结合起来。

陇南市智慧城市通过组织管理信息化,实现陇南市范围内的各层次党群、团组织、企业和民间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等由政府统一管理、调度、规划,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做到“哪有困难,我们在哪”的民生工程。重民生、顺民意、解民忧,可以通过智慧城市中社会管理信息系统上报民意信息,疏通重大决策听证、咨询、公示、论证发布渠道。公平管理,科学决策,时刻以民声、民意为基础和方向标,着眼人民群众现实和长远需求,切实把群众想办、愿办的事情办好,集中力量把一些难事办成。

4)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陇南市多民族聚居区,宏观上“智慧”面向的是整个城市“社会”,它是一个统一完整的服务平台,是一种平铺的网状或面状数字基础设施;微观上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于人民群众、一切以人民的利益至上,减少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将来的发展和建设、社会化服务的智慧城市信息化程度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5)提升城乡应急能力。陇南市是“5·12”地震的重灾区、舟曲泥石流等突发性灾难,给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一个新的也是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即政府如何在非常状态下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急管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陇南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愈来愈高、灾害愈来愈重,加快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步伐已成为推动陇南发展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如何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技术、创新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建设一套统一指挥、各部门协同的基于智慧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是迫切、可行和必要的。

智慧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为公安、消防、交警、气象、国土、水利、交通、民政、医疗急救、环保、武警等应急处置机构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通过对各部门的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加以集成,将各种应急服务资源统一在一套完整的智能化信息处理与通讯方案之中;遇紧急、突发、特殊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即成为统一的协调、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指挥调度中心。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就可以实现统一指令、统一处置,在调度通信平台和集成数据信息的支持下,统一指挥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响应等联合行动、反馈,成果的跟踪、检验,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治理闭环管理。

6)展示陇南新风貌,推进招商引资、旅游业发展。陇南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随着近年来国家支持力度的加大,陇南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条件将会发生明显改观,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数字交通、数字景点、数字园区等系统,能够直观展现陇南发展新风貌,宣传陇南革命老区文化,为招商引资、旅游业发展提供对外展示窗口。

[1]陈枊钦.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 :8-16.

[2]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2) :28-32.

[3]坚强智能电网研究工作组.坚强智能电网综合研究报告[R].2009.

[4]彭继东.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陇南智慧建设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陇南记忆
圆梦陇南
有智慧的羊
Epidemiology of visceral leishmaniasis before and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Longnan City,China,2005-2013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