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庄灌区新型闸管所建设实践探索

2014-04-07 05:56苏秀峰张茹张静
山东水利 2014年9期
关键词:德州市干渠水量

苏秀峰,张茹,张静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德州 253014)

潘庄灌区新型闸管所建设实践探索

苏秀峰,张茹,张静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德州 253014)

分析了德州市潘庄灌区闸管所改革发展的必要性,总结了闸管所建设成效,并进一步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议。

德州市;潘庄灌区;闸管所;建设模式

潘庄引黄灌区位于山东省德州市西部,1972年建成使用,是全国特大型引黄灌区之一,承担着向齐河、禹城、平原、夏津、武城、德城、陵县、宁津8个县(市、区)工农业生产生活供水任务。灌区渠首设计流量120 m3/s,开灌以来累计引水360.3亿m3,年均引水9.5亿m3,是德州市名副其实的命脉工程,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1 闸管所改革发展的必要性

1.1 灌区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灌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远程遥控遥测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各闸管所人工操作、半自动化管理水平已与当今现代化灌区的发展形成巨大差距。近几年,社会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水作为不可替代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愈显重要。虽然自大规模的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实施以来,闸管所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仍与现实工作要求有很大的差距,闸管所的改革势在必行。

1.2 理顺管理体制的客观要求

由于闸管所距离远,交通不便,基层单位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因此普遍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效率低下等现象。为此,应提高管理层次,下放管理权限,从体制上采取措施来解决,即强化闸管所职能,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给予闸管所人员管理和资金使用等方面权利,提高其管理地位,实行责权利相结合,从而

达到更高的目标要求。

1.3 安全高效引水的必然选择

潘庄灌区自1972年开灌溉至今已近40年,两岸堤防隐患逐年增多,桥梁、节制闸、引水闸等建筑物大多损毁老化失修严重,总干渠堤防巡查、管护和衬砌维修任务十分繁重。潘庄灌区2010年又开始引黄济津,向天津供水,伴随着长时间、大流量、高水位的送水,总干渠管护任务更加艰巨,对各闸管所的工作效能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只有充分调动闸管所人员的积极性,由闸管所具体负责分段范围内的工程维修养护、堤防巡查及测水量水任务,才能确保干渠安全运行,确保灌区管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 闸管所建设成效

2.1 闸管所职能作用突出

中心管理所组建后,灌区管理局首先理顺关系、明确各闸管所全面负责本辖区内的引水调度、水沙测验、测水量水、输水设施管护、现代化信息系统管理等工作,协调与黄河部门关系和当地乡镇村的关系,保证灌区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夯实发展根基,潘庄灌区以人为本,首先加强基层职工队伍建设,公开选用了3名所长,吸引了9名正式职工到中心管理所干事创业,安排4名新录用大学生到闸管所锻炼,有效地激发了基层职工队伍活力,闸管所职能日益彰显。2.2闸管所基础设施完善

筹资300万元对赵庄、务头、台楼、武庄、潘庄5个闸管所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新建办公楼2处。投入200余万元,给每个闸管所配备了交通工具及生活设施,开展了小厨房、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建设,对院落实施美化、净化、硬化、绿化改造,面貌焕然一新。

2.3 闸管所服务效能提升

制定出台了《潘庄灌区闸管所量化管理办法》,从引黄调度供水、工程建设管理、站所建设管理及水政执法4个方面、分36个单项对闸管所进行百分制量化管理,达到了奖优罚劣的目的。建章立制,制定了《水沙观测员量化管理及奖惩办法》《县级引黄所用水管理规定》《引水口门查测要求》等一系列制度,全面规范工作流程,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2.4 闸管所管理精细高效

以闸管所为基点和平台,建成了水位自动传输、远程控制全自动测流、监控、远程闸控4大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总干渠运行数据的及时获取,实现了对重点输水设施的全天候实时监控,实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引水闸门的启闭与提降,建立了水政执法、地方公安、工程管理人员和电子监控网络“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渠系长、点多、面广造成的历史性管理难题,促进灌区管理和决策不断发展。

3 思考与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1)技术力量薄弱。8个闸管所只有不到30名工作人员,且只有1名正式职工,尤其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造成了高年龄、低学历的职工队伍结构,严重制约着灌区的发展。2)引水设施管理不完善。总干渠堤防由灌区管理局管理,而节制闸、引水口门全部由县(市)水利部门和乡镇村庄管理,给引黄水的正常调度、工程管理带来极大困难。3)测水量水设施精度低,测水量水站点主要分布在总干渠上,无法掌握、控制各分区的详细情况,且设备陈旧老化落后,数据采集又是采用人工现场实测计算,致使灌区效益不能正常发挥。

3.2 建议措施

1)理顺管理体制,实现引黄设施统一管理,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潘庄灌区管理局实施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直接统一管理引黄总干渠及地下调水河道上的堤防(含管理范围内的土地)、节制闸和引水口门等行为,负责向各县(市)供水,做好配水、量水、水沙测验等工作;各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本县(市)引黄总干渠及市管调水河道范围以外的引水渠道及建筑物,负责向各乡镇供水;各乡镇管理站直接管理本乡镇支渠和有关建筑物,负责向村庄供水,组织各村搞好引水灌溉。灌区内全面建立起责、权、利分明、管理科学、运作高效的管理体制,确保引黄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2)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增强闸管所发展活力。在原有管理体系上,建议将3个中心管理所明确为正科级基层管理所,直接管理8个闸管所和测水量水站,具体管理引黄总干渠及渠道上的节制闸、引水口门和堤防。人员可采取公开考核、招聘录用等有效措施,引进吸收水利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同时通过建立人才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基层水利队伍的活力和服务能力。

3)改革闸管所管水机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引黄工程实行统管后,各县(市、区)每年按月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用水计划,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黄河分配德州市水量,经综合平衡,下达各县(市、区)用水指标。灌区管理局按照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各县用水指标,向各县(市、区)统一调配水量,并负责各县(市、区)的用水计量、水费核定工作。各县(市、区)灌溉管理所(股)负责向乡镇配水、供水、水量计量、水费核定等工作。乡镇管理站负责向各村配水、供水、水量计量、水费核定等工作。

4)壮大闸管所自身实力,发展多种经营,增强发展后劲。闸管所要在积极完成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立足行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扩大经营领域,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当前,可抓住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良田的契机,走以水养水之路,使引黄工程管理、供水、收费、经营统一起来,使闸管所有稳定的收入,补充工程管护资金和工作经费的不足,增强闸管所发展后劲。

(责任编辑 崔春梅)

S274

B

1009-6159(2014)-09-0013-02

2014-03-08

苏秀峰(1974—),男,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德州市干渠水量
小水量超纯水制备系统的最佳工艺选择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基于水力压裂钻孔的注水量及压裂半径的应用研究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
分散药包千吨注水量的水压爆破
青海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输水隧洞全线贯通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