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剪力墙结构施工管理优化建议

2014-04-07 06:51
山西建筑 2014年17期
关键词:楼板高层剪力墙

罗 晶

(山西西山金城建筑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5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聚集,高层、超高层建筑成为缓解城市人口压力和建筑用地紧张的首选[1]。对于施工方来说,高层、超高层建筑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混凝土用量多、对安全稳定性要求极高、施工过程复杂等[2]。一旦发生安全问题,极易造成群体性事故,因此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应当更加严格化管理。剪力墙结构是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3],在高层中也称结构墙,剪力墙通过建筑外墙和内墙位置来布置钢筋混凝土墙,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剪力。

1 混凝土工程

高层施工中,混凝土工程本身存在自重大,抗裂性差,施工过程复杂的缺点,因此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入模前要保证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水性、和易性,避免混凝土泌水而出现抓底或板结等状况,保证混凝土质量及设计强度[4]。在混凝土施工前做好详细调查和分析,根据混凝土品种、墙壁厚度、钢筋间距来选择振捣棒的型号,并且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一般用长插入式高频振动器振捣,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且间距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4倍。施工工艺方面,通过研究学习和经验总结,在工程中确定了一套新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其顺序为绑扎墙体钢筋→外墙外模安装→楼板模板安装→外墙内模板及内墙的模板安装与绑扎楼板钢筋同时进行→楼板与剪力墙体同时浇筑[5]。消除墙体与其顶部、楼板之间的施工缝,缩短整个主体结构施工时间,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2 钢筋工程

分项工程中,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安全性、耐久性,它对整个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按国家现行标准,直径小于12 mm的钢筋接长采用绑扎连接,墙体中采用的钢筋较细,上下层钢筋的接长常采用绑扎连接;在浇筑时,因振捣钢筋网片容易发生偏移,可在竖向钢筋的搭接范围内点焊通长水平筋来避免此状况;楼板钢筋绑扎时,要放置足够数量的马凳筋和垫块,以确保板内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间距和厚度[6]。在楼板中铺设电线管时,根据图纸中电线走向,防止上下层电线管交叉重叠,防止因楼板中钢筋网上下间距过大而发生楼电线管叠合处局部混凝土超厚。

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剪力墙中钢筋偏离,钢筋绑扎严格按图纸要求布置拉结筋,并绑扎牢固,垫块要绑扎在墙体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交叉点上,用绑丝固定。加强现场管理,塔吊工作必须有司索工两名,一人驻钢筋加工区,一人在楼层指挥,塔吊司机持证上岗,文明施工,浇筑混凝土时,现场施工员、钢筋工和木工均需在岗,发现钢筋偏位、模板跑模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3 放线控制

垂直度、轴线和标高是高层建筑中的三线[7]。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 cm外墙上,用墨斗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明色的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体支模的控制线。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 cm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相邻上下层的墙角在同一条铅直线上。按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地下部分采用外控法,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法。测量精度等级不低于二级。首层底板浇筑时,在内控点位置埋设200 mm×200 mm铁件。目的是为了在首层底板楼面上通过基坑外围的轴线方向上投射控制轴线。利用RTS600全站仪对控制基准线及其方向进行校核,满足精度要求后,把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测量[8]。用钢针在铁件上沿轴线方向划出十字线,其交点即为首层布设的内控点,在交点上钻出小孔,将直径不大于1 mm的铜丝镶入,并做施工围护,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基准点,这些点组成的方格网即为±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在±0.000以上各楼层底板施工的过程中,要预先在内控点区域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0 mm×150 mm的孔洞(激光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采用激光铅垂仪配合经纬仪进行竖向轴线传递。

随着工程进度与建筑的不断增高,自重荷载不断增加,建筑物可能产生沉降,因此要定期检测高层点的高程修正值,以便进行及时修正。一期采用精密水准仪,精度按三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用水准仪往返测。施工层抄平时,先校测自标高起始线传递上来的标高点,校差小于3 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并作出该施工层建筑+0.50 m线的水准点,并弹墨线以红三角标明,作为二次结构抄测依据。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

4 模板安装与校核

所谓模板即为: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组成的体系。要掌握模板工程安装要点:竖向模板安装前,应在安装基层面上测量放线,并将模板准确定位;安装模板按设计与施工说明顺序拼装,对照模板平面布置图,首先安装支腿,挑架,然后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顺序,根据模板平面布置图,将横墙模板使用塔吊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然后缓慢调整模板位置。通过调整支腿上调平螺杆,校正模板的垂直度,安装穿墙杆。支设模板时,需要执行负偏差,保证混凝土成型时的实际尺寸和图纸尺寸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而电梯井墙体支模则需要执行正偏差。在模板安装时,对外墙及楼梯间、电梯井内墙处须加强墙体模板定位与垂直度的控制,确保模板垂直正确无误。全钢大模板体积重量庞大,安装时模板移动困难[8]。为方便施工,可利用施工中的钢筋余料加工成与剪力墙厚度等长短筋,每隔1 m左右垂直于墙体焊接在剪力墙下端竖向分布筋上,短筋位置通过墙体边线控制。

全钢大模板施工体系的特点是强度高,制作材料变形小,周转使用能力高于其他类型的模板。全钢大模板有多种不同宽度系列的标准块,可以多次改装,实现工程再利用,能够节约材料及人工费用。

5 施工关键工序管理

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工序的组织管理,决定施工质量的成败。工序质量控制的施工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要想控制施工质量,首先必须控制工序的质量[9]。就我个人管理经验提出两点建议:1)熟悉每个工序的操作要点,预先分析现场所有突发情况,明确目标,使管理更具有方向性和安全性。2)完善现场责任制度。人员各就其位,责任到人,落实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与相应责任。

6 结语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熟练掌握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全面理解高层规范才能整体上控制工程质量,高效完成目标。还应该了解并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从而节约资金投入,降低工程成本。

[1]陈炽明.城市住宅应向高层发展[J].当代建设,2009(6):45.

[2]唐旭雄,曾 嘉,潘宏杰.某高层住宅小区结构方案设计技术难点及解决办法[J].广州建筑,2005(3):5-7.

[3]李江南,路晓松.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31.

[4]陈 林,张天琦.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研究[J].建筑机械化,2003,24(3):18-20.

[5]吕 春.先板后墙模板施工技术在高层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1,40(347):49-50.

[6]王青峰.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26.

[7]王艳新,李云华.高层建筑测量放线方法及措施[J].包钢科技,2002,28(2):92-93.

[8]韩旭波,张丽荣.全站仪在高层建筑测量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277.

[9]郭卫洪.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实施要点[J].宁夏机械,2010(1):6.

猜你喜欢
楼板高层剪力墙
高层动态
预制叠合楼板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应用研究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质量控制
厨房、卫生间楼板渗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四边简支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受力性能分析及应用
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